我个人的理解吧,因为京剧是程式化表演,这里走几步,那里水袖抬多高,都是前辈们一点一点抠出来的,能够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都是把这出戏把这个人物吃透得出来的。这些细节里都是前辈们的艺术智慧,你按著模仿,就直接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但是,并没有人说要一成不变。如果要变也可以,但是你要比原来的更好,至少不遑多让吧。可惜我听到最多的,嚷嚷著京剧应该怎么改变怎么创新的,大部分都是门外汉。实际上京剧中的表演一直在变,不过可以去做出改变的,都是大师级别的人物。比如梅兰芳,对京剧表演做出的改革可谓是大刀阔斧,大家不还是认了嘛,因为确实好。

京剧里《艳阳楼》高登一角本来都是武花脸扮演的,可武生俞菊笙为了救场扮演过一次后,武生演高登很快就成了习惯。因为出来的效果确实好,大师的高明处理让这种改变变得合理。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谢邀亲爱的。

首先就像现在的电视剧或者是话剧一样。京剧是用各种各样的手法去表现一个人物,就比如说,用唱腔,西皮二黄和各种各样行头面容来表现这个人他当时的心情,心理的状态,这个人是忠是恶是邪是良。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在脸谱里面红脸一般表现的是忠义的形象,而白脸一般是奸邪的角色。从京剧开始到现在人们发展这些行头面容动作都是为了进一步,更加接近的还原这个角色他当时的状态。

这是行头,就是外表方面它的还原。

还有就是动作方面的还原。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霸王别姬》里面楚霸王回营见虞姬要走七步,这七步从清朝到现在一直都是七步,没有人改过。我个人的理解是楚霸王毕竟是要坐拥江山的人,他不可能一心扑在美身上,但是他也是对于虞姬那种急切的思念情却是贯穿于整折戏的一个重点。所以像我们正常人走路七步那个步数不长不短不多不少,正好能表现这个他的心理状态和角色的形象。

就比如说我们现在看一些网路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遇到一些特别还原的角色,我们会说「神还原」。我认为京戏也是这样。

那些人动作经过一代代人的琢磨锤炼把人物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就相当于「祖师爷给咱琢磨出来了,小后生跟著学就成」可以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

我们在例子中说到的,从网路小说中看到的角色,就是我们京剧中在历史,史实,史书里面看到的一些故事情节和角色。而我们在改编自网路小说的网剧里面看到的角色就相当于我们在京剧里面看到的还原历史的角色。

我们都知道在清朝没有收音机,也没有电视剧去播出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京剧来做一些娱乐。

还有就是我们每个人对于历史中的一些看不见摸不著的,没有任何图画(不包括画风不写实的古画,不要抬杠哈哈哈)来表示的那些红袖佳人五陵年少年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一个形象。

但是呢,这些形象再被第一个出这个戏演这个戏的人在大众的眼前呈现过以后,我们每个人对这个形象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印象。

就这么一代一代下去,把这个固有的心理印象给传承下去,以至于我们现在觉得在京剧中看到这个形象就必须(可能过于绝对哈)是第一代那个人的形象。

所以在后代的京剧演出者的任务中,有一条就是要尽力去模仿前者那些成了角儿的表演者,才能得到大众的青睐。

那看到这儿就是您要问了,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也就是梅兰芳先生的琴师姜凤仙山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个事。大师梅兰芳在出演断桥的时候,曾经犯过一个失误。但是后来我在看,梅先生他自己写过的自传里面,我看到是当时演许仙的那个先生(抱歉忘了是谁),好像我记得好像是跪得往前了一点。剧情是找过法海的许仙,意识到白素贞是一个蛇精,后来猛的醒悟来找白素贞认错跪在地上,这个时候白素贞要用手去点儿许仙的脑门儿。但是呢,梅先生点的力太大了一点,导致跪在地上的许仙重心不稳,向后仰去。先生下意识的动作去扶她,后来想到这个剧情的发展,白素贞作为一个面对负心汉丈夫的妻子来说他去扶的话过于那个什么一点,我不说你们应该能理解那种心情,所以先生又是反手向后推。

这一点把当时白素贞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想原谅,但又对他有那么一点生气的感觉。

后来人看了这个桥段之后,觉得把白素贞当时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以后的断桥都按照这个手法来演。

这就是一次不遵从复古的做法。

就像前面说的,演这个戏是为了尽可能的还原这个人他当时的心里想法。还有就是先生当时已经是角儿了,对这个这个形象他有一定的感觉,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他对这个形象肯定是有很透彻的了解。

因为他这个动作使得这个形象更加还原,更加真实,更加跃然于观众的眼前,让观众更加的有共鸣,所以他这个做法就是成功的。

而且我们在做一些初中或小学题目里面,我们都可以知道会有一些修改病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我们肯定是先是了解,然后学习继承后发扬光大。先把这个角色学精,好好体会这个角色的心理状态,然后再像先生一样去进行其他的创造,这是学习表演那系列的一个必然过程。

那那就到这里啦,听我啰嗦这么多,真的谢谢哈哈哈

本人00后京剧爱好者,爱戏听戏看戏比较还算了解京剧,看各种各样角儿的自传差不多有六七年了吧

若有不对的地方请前辈指教。

最后希望中国京剧蓬勃发展,再展光辉。

诶行了,你们可以点赞收藏喜欢了(哈哈哈哈哈开玩笑)。

我男神的《霸王别姬》

所有的肢体艺术都有固定的基本套路,跳街舞也有基本动作,无非是各种不同组合,为什么学街舞要跟老师一模一样?为什么跳芭蕾要一模一样?为什么民族舞要一模一样?

因为你在学


《霸王别姬》里袁四爷说段小楼演的霸王威而不重,就因为少走了两步。

可见京剧里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幅度都有其用意。

往往是那一点点的差别,有些意味就展现不出来。

与其说是一模一样,不如说是选择最佳方案来展现剧中的情感。你想不一样?恐怕你要变成下一个梅兰芳,然后才有发言权。


先继承后发展,必须先好好的继承下来再发展创新,一模一样是必然的过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