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我待」指不等時間而馬上要做某事,「時不待我」指時間不等人而沒時間做某事。

為何兩詞含義不是反過來的?


「時不待我」既不符合文言的習慣語序,又不符合白話的一般表達,看起來非常不倫不類,應避免使用。

「時不我待」就是文言文中典型的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了。


沒有「時不待我」的說法。

「時不我待」就是「時間不等我」。

這是文言文否定句標準的賓語前置用法。又如「古之人不餘欺也」「古人誠不我欺」「莫我肯顧」「未之有也」。

這種用法是原始漢語 SOV(主賓謂)語序的遺留。原始漢語很可能和漢藏語系的大部分語言一樣是 SOV 的語序。到了上古漢語時期(先秦至秦漢),大部分情況下人們已經使用 SVO(主謂賓)語序,但否定句和疑問句保留了 SOV。這兩種語序的並存廣泛體現在先秦文獻中。到了中古漢語(唐宋)和近代漢語(明清)時期,口語已經完全是 SVO 了,但書面語語法以先秦文獻為準,否定句裏的 SOV 語序在文言文裏一直保留下來。直到我們開始寫白話文,書面語才完全切換到 SVO 語序,與口語一致。現在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稱這種現象為賓語前置,其實它只是 SOV 語序的遺留。


從意義上來說,沒有太大區別,只是「不合語法」。

古代漢語語法規則:

否定句式中,如果賓語是代詞,賓語前置;

疑問句式中,如果賓語是代詞,賓語前置;

謂語前有助詞「之」、「是」等標誌,賓語前置。


我一日語專業學生被邀請來回答這種古文問題實在惶恐。

寫個回答感謝一下題主的高看。


時不我與:我與:「與我」的倒裝;與:等待。時間不會等待我們的。嗟嘆時機錯過,追悔不及。

時不我待:我待:「待我」的倒裝,等待我。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誰告訴你時不我待是我不等時間……時不我待就是時不待我。就是說時間不會等待我……語義一樣的。語法的話大家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賓語前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