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前的變化,那應該就是說飛機已經登機結束,關閉艙門了,這時後飛機才會開始有變化。說一些我作為乘客是可以觀察感受的到的吧。

首先,關閉艙門後,飛機接下來就要起飛了,停靠在廊橋的飛機這時需要先撤橋,把對接在飛機艙門的廊橋撤離飛機,給飛機足夠的活動空間,避免碰撞。如果是停在遠機位停機坪的飛機,也是一樣,撤走的是玄梯車和送客的擺渡車。

這時,飛機艙門已經關閉,客艙乘務員需要確認艙門關好並鎖定,滑梯預位。我們知道,飛機在發生緊急情況迫降後為了快速撤離,是用充氣的滑梯來連接地面或水面與相對高度較高的客艙的,滑梯只有在緊急撤離時才會用到,既然緊急,時間上就不允許給滑梯一點點充氣,所以,滑梯的充氣裝置是類似汽車氣囊的,當需要充氣時由氣體發生裝置內原本獨立盛裝的物質打破隔離狀態混合到一起,快速生成足量化學性質穩定的氣體為滑梯充氣,觸發汽車安全氣囊充氣的是碰撞,而觸發飛機滑梯充氣的就是滑梯預位狀態下打開飛機艙門的操作,也就是說,滑梯預位的意思,就是氣體發生裝置此時會與打開艙門相關聯,飛機即將進入飛行狀態,需要隨時做好緊急撤離準備,以便在需要撤離時打開艙門手柄就會自動為滑梯充氣。在做完艙門滑梯預位後,需要乘務員互相再次確認操作無誤,所以,在艙門關閉後,你會聽到乘務長用廣播向所有乘務員說:飛機艙門關閉,滑梯預位,客艙乘務員請做交叉檢查。

接下來,飛機準備推出滑行(遠機位通常是不需要拖車的,空間足夠,自己就走了),因為飛機不管是在空中還是地面,都是靠發動機向後噴氣的推力或螺旋槳向前的牽引力前進的,自己不能後退(飛機的反推只做著陸後減速用,不能用作倒車,反推開啟後只是把部分向後吹的氣流折返,改變氣流方向這個折返後的氣流方向不會完全朝前,只是向斜前方。雖然歷史上確實有過一些機型反推確實能把飛機推著往後倒,但是這東西不是可以這麼玩的。。),需要拖車連接到前起落架,然後用拖車把飛機推出去。而且其實有機會觀察一下會發現,拖車不是連起落架柱子的,是直接把前輪抱起來的,前輪是離開地面的,這小拖車是十分大力十分強勁的。。飛機一直在機位停著,是需要挺穩不能讓它有機會滑動的,所以飛機停進機位後會在輪子前後放置輪擋,以確保飛機不會意外滑動,那麼推出前也就需要先撤掉輪擋,撤走發動機進氣口前方的警示擺放等物品,同時機務會做最後的繞機檢查,確認飛機外觀上沒有任何問題了。

飛機推出後就可以自己轉向前進進入滑行道了,就不需要拖車了,這時拖車撤離,飛機發動機開車啟動。是的,發動機是這時候才啟動的,在此之前發動機都是關車狀態,飛機上的電力,包括空調,都是靠APU提供的,APU其實相當於一個迷你型的小發動機,它是動力輔助系統的英文縮寫,只做輔助動力用,不能提供飛機前進飛行的動力,但是渦扇發動機的飛機上必須要有它,因為我們平時坐的渦扇發動機自己是沒法啟動的,必須要靠外界輔助才能開啟,這個外界輔助就是APU,所以你會發現,在飛機推出後會有那麼短暫的一小會兒空調突然就停了,不出風了,然後接下來發動機開始發出越來大的聲音,過了一會兒聲音比較穩定了,空調又正常了,中間空調停掉的這段時間就是把APU的輸出拿去啟動發動機用了。飛機起飛後,所有動力包括電力空調等等全部改為由發動機的輸出提供。

我們知道飛機只有前進的動力是沒法實現飛行姿態的控制的,飛行姿態的控制是靠各個部件的位置來實現的,比如升降舵向上翻折,飛機會在氣流中產生抬頭力矩,讓飛機實現機鼻的仰起,方向舵向左偏折,才能實現向左的轉動,通過副翼升降,才能實現對滾翻的控制,那這些舵面和翼型也就非常重要,必須確保正常工作纔可以,所以這時候你往窗外看,就會發現,飛機會檢查各個部件是否能正常工作,你會看到襟翼放出,會看到擾流板抬起放下,當然還會有坐在飛機裡面看不見的飛機屁股上的變化,就是升降舵的檢查。一般來說最後只有襟翼是放出去不全收回來的,根據起飛的需求把襟翼放至需要的角度就可以了,為什麼說一般呢,因為這個其實也有特例,有些機型有時候不需要放襟翼就可以起飛,比如空客A300這個機型。確認沒有問題後,飛機得到放行的許可,就可以走了,開始進入滑行道,按照航管指定的線路滑向跑道入口。

這時又會聽到客艙廣播了: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的飛機已經推出滑行,即將起飛,請確認安全帶扣好繫緊,收起小桌板,調直座椅靠背,手機等具有通訊功能的電子設備請確認關閉或調至飛行模式,靠窗乘客請打開遮光板,稍後我們會調暗客艙燈光,需要閱讀的乘客請打開頭頂上方的閱讀燈。

這一段廣播雖然似乎沒有人會認真聽,但其實非常重要,重要在哪裡呢,分別簡單說一下。

安全帶扣好繫緊:飛機是一種交通工具,並且是一種運動速度很快的交通工具,同時它還是一種離開地面在空中飛行的交通工具,非常特殊,總會有人覺得安全演示還有安全帶這種東西對飛機來說沒有意義,發生事故沒個跑,啥也不好使,但是其實不是這樣的,如果不繫安全帶會有一種可能是一飛機人都好好的,就沒系安全帶那個摔死了,怎麼摔死的呢,飛機遭遇強氣流嚴重顛簸因為沒系安全帶從座位上飛了起來一腦袋撞到天花板上然後又掉下來一頭扎地板上摔死的。一點都不帶嚇唬人的,這樣的事情並不是沒有,而且,氣流是看不見的沒法預測的,再大個的飛機飛的再穩,在大自然廣袤無垠的大氣層中也實在是太渺小了,一陣妖風吹來分分鐘就能給你擱嘍死。。所以,飛機上還會有的一句廣播就是:建議您全程繫好安全帶。

調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安全演示中,當飛機緊急迫降時,可能會發生強烈衝擊,需要做好防衝撞姿勢,任何一種有效的姿勢都需要與前方座椅靠背之間有足夠的距離空間,並且,座椅靠背只有直立狀態下是最高位置,留給頭部上方的安全空間就更大了一些。而小桌板就不用多解釋了,不收起來的話往前一衝就會撞上去,非常危險。

調暗客艙燈光,打開遮光板:我曾經在飛機上遇到過很多次乘務員剛走就把遮光板拉下來的人,就那麼怕曬麼?大晚上的也拉下來是怎麼個意思?外面月亮太大了也曬得慌?那麼為什麼要晚上黑燈瞎火的起飛不能開開燈,白天曬得要命也得打開遮光板呢?其實是為了省出一個時間,省出一個意外發生時可能足矣要命的時間。飛機在起飛和著陸階段是相對低速的,速度越慢飛行的穩定性就越差,並且高度低靠近地面,發生任何情況都不利於處理,可以用來周璇的餘地是非常有限的,這也是空難的發生大都集中在起飛和著陸階段的原因。可是這和燈光還有遮光板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大了去了。如果飛機突然之間發生了嚴重故障除了迫降(迫降,不是備降,迫降是指實在沒有辦法了,不硬著頭皮嘗試著陸就只有死路一條,甚至都不一定是落在哪),飛機在衝撞地面的瞬間受損,突然之間失去了所有照明,外面又是大晚上,烏漆墨黑的。人眼適應光線變化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然而飛機眼瞅著就要冒煙開始起火了,一飛機人還在這跟睜眼瞎似的瞪著大眼啥也看不見瞪著眼睛適應黑暗的環境,那真的就沒個跑兒了。所以,提前適應外界環境光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立刻進入戰鬥狀態,完美銜接不卡頓!而提前適應外界環境光線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關掉人工光源,靠外界自然光線照明,所以,需要把遮光板打開,讓自然光線進來。除了適應光線,還有一個原因也非常重要,那就是,乘客可以透過玄窗看到外面發生的事情,一旦飛機有異常可以第一時間被發現並及時處置。飛機一旦在跑道上滑跑的速度超過決斷速度就只能繼續起飛不能中斷起飛了,那麼即便是這時你發現:媽呀我怎麼看見翅子上有塊鐵皮給吹掉了!也只能繼續起飛,起飛以後再返航降落,因為此時速度過快,剩餘跑道長度不足以在用盡之前把飛機停下,那就只能先抓緊時間離開地面,然後抓緊時間轉一圈飛回來,然後抓緊時間再落下。機長在駕駛艙,是看不到飛機的發動機和機翼的,乘務員在起降階段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系著安全帶不能起身,所以這個時刻觀察外面情報的重任就落到了乘客身上。看到這肯定又有人要說了,玩兒呢?是不跟我倆鬧呢?我要會看我在那坐著?我就開飛機去了我!不,並不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曾經臺灣華航拿起全部成功撤離的事故航班時間,大概的經過是這樣的:飛機著陸觸地瞬間,一靠窗乘客大喊:啊!冒煙兒啦!乘務員你快看啊啊啊吧!冒煙兒啦!乘務員:輪胎摩擦地面冒煙是正常的。。。乘客:哦。好吧。。然後馬上,坐在另一邊的一乘客:啊啊啊!冒煙兒啦!這輪子會一直冒煙麼?!這tm真的不是著了麼?!乘務員:臥c!還tm真是著了!跑!然後,立刻馬上通知機長發現機翼油箱冒煙起火,所有機組立刻進入狀態開始指揮大家緊急撤離!最終,飛機上包括機組人員在內的所有160名左右(具體人數我忘了)全部撤離飛機,大家離開飛機後眼睜睜看著著著熊熊大火的飛機在跑道上突然爆炸,機身炸成了三截。據說機長最後一個離開飛機的時候火已經著的從駕駛艙出不來沒法走到艙門了,開開駕駛艙側窗跳下去的,事後還有人感慨,多虧了是個737小短腿,機長跳下來摔骨折了,這要是飛機再高點跳下來摔也摔死了。據說,從第一個乘客發現飛機冒煙到所有人撤離飛機爆炸只有短短的90秒左右,而90秒,也是現在常說的黃金撤離時間。90秒啊,多可怕,發現冒煙的時候飛機剛剛觸地,平時我們坐飛機觸地後減速的過程反推就要開20秒左右,而這起事件中,這90秒包含了整個飛機減速到停住的過程,然後開門,撤離,跑到遠處。當時,這個事情應該是不會重演了,這起事故後來發現是因為當時737-800飛機的設計上存在一點缺陷,有一個位於機翼油箱附近的螺栓長度過長,著陸時的衝擊下螺栓刺破了油箱,引發了火災,之後就改良了。但是從這個事情中還是可以得知,打開遮光板,才能第一時間看到外面的異常,儘早處理,為後續贏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說著說著就說多了。。

在飛機滑行到跑道入口後,得到進入跑道的許可,飛機進入跑道,這時,又會響起客艙提示音,乘務長又會再說一遍:飛機即將起飛,請確實Blablabla,然後,飛機被準許起飛,開始加速滑跑,起飛,離陸,收輪,繼續加速爬升,再之後收襟翼,然後傳來乘務長愉快的播報,飛機已經離開xx飛往xx,開始我們的空中之旅~~~

大概就是這樣了。我暫時就想到了這些。謝邀


謝邀,這個問題。。。有點大。

推出:

接防撞燈,接油泵,調液壓泵,調應答機

到位啟動發動機

準備滑出:

放襟翼,接發動機電,接探頭放冰,接液壓泵,調引氣,關apu,調起動電門

準備進跑道:

打鈴,調燈光,開氣象/地形雷達,開應答機,計時


從你進入客艙,到起飛前,你能感受到的變化:

1,飛機艙門關了。

2,飛機往後動了(也可能沒有這步,看你停的什麼樣的機位)。

3,空調聲小了,發動機開始啟動,有可能聞到油味。

4,襟翼放下來了,操縱面在動。能聽到吱吱呀呀的聲音(液壓驅動襟翼操縱面等)。

5,飛機開始滑行了,乘務員廣播,機組廣播,安全須知等等等。

6,飛機走走停停,然後安全帶燈閃了一下,聽到叮咚一聲。乘務員開始廣播,進跑道準備起飛。

7,發動機轟鳴,推背感,起飛咯。。。。。


有個軟體,叫做模擬飛行,檢查單,手冊好像都有的,雖然和真飛機的有區別,但是還是挺細緻的。你要是感興趣建議入坑。


看看起飛的檢查單就知道了,所有的設定都在裡面。


襟翼 縫翼放出 水平安定面配平 發動機功增加到起飛功率 前起落架輪定中 外流活門逐漸關閉 客艙增壓 氣象雷達頁面保持 走你


擾流板預位,方向舵清零,襟翼2,俯仰配平,開燈,預測試風切變開,自動剎車最大,打鈴,TARA。


開landing light,防撞燈,pitot heat,放襟翼,調trim,在holding point的時候還有engine runup,都弄完了聯繫機場的塔臺告訴他ready for departure,很多步驟的,會有一個叫check list的東西,一項一項檢查,確保安全起飛,最後上了跑道還有一個最後的life check ,然後才能起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