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生產率的提升,剩餘價值率逐步提升。

擱天朝,科技進步和國際化產生出來的資本集中度的提升,且勞動者的組織被打散招安,議價能力進一步下降,「僱傭交易」中「資方剩餘」傾軋「勞方剩餘」。

擱歐美,同樣的資本集中度提升,外加後進國家搶蛋糕,勞動者組織僅能保護部分成員或縮小成員範圍。《經濟學--薩繆爾森》中有對工會的分析,保護會員的特權,打壓非會員勞動者,而並不能有效地增加所有勞動者的整體福利。

此外,隨著互聯網、大數據、AI的發展,消費主義對勞動者的洗腦效果越發明顯,消費力即生命之光,推得人民不得不奔命。


很不幸,這個趨勢會一直延續下去。

想想壓力和焦慮來自哪裡?來自對未來的不確定,以及做著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一些不確定自己能否完成所以拼到精疲力盡還是飽受挫折的工作。

比較一下,過去或許物質貧乏,但是每個人從出身就知道自己的使命,不會有超越自己身份的奢望,例如農民就是種地,剩下的使命就是祈求上天保佑豐收,地主就是收租,和縣老爺搞好關係,剩下就是吃好喝好。沒什麼好焦慮的,你這一輩子和你父母那一輩子沒什麼不同。

而現在,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別說和上一輩比,即使和十年前的自己比,變化都是巨大的說,沒有什麼行業敢說不變,就連司機未來也有可能被自動駕駛替代。能怎麼辦,司機也很絕望啊!世界變化太快,我們對未來沒有信心。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機器代替了簡單的重複性勞動,人工智慧取代了簡單的腦力勞動,剩下我們能做的都是複雜的勞動,農民越來越少,生產線的工人越來越少,更多的可能是律師,銷售或者醫生。農民和工人是很少失眠的,但是律師和醫生會,農民知道他第二天要做什麼才能種出糧食,但是律師卻經常不知道明天他要怎麼樣才能打贏官司。機器替代不了的,是那些不確定的東西,而不確定恰恰是焦慮的來源,可悲的是,我們的日常生活逐漸陷入越來越多的不確定當中。從焦慮的角度,做個律師的確不如做個農民,所以從報酬或者社會地位各方面,律師都遠高於農民,這是對你焦慮的一種補償。

這個世界會越來越讓人焦慮,或許我們能做的只是讓自己看開一些,別那麼焦慮。

要理解今天橫行天下的焦慮,不妨回溯過往,從暢銷書的榜單來看社會流行情緒的變遷史。


1993 年,美國出版了一系列叢書——《心靈雞湯》,作者是傑克·坎菲爾德(Jack Canfield)。這本書的內容,是各種勵志散文和大量帶有人生啟發性質的短篇故事。隨手翻來,你會發現,它的第一卷標題叫《愛的力量》,另一卷叫《讓夢想成真》——這些在今天百分之百會成為吐槽對象的文字內容,在當年卻大受歡迎。這套叢書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全球的銷量超過 1 億冊,活生生把「雞湯」這個詞,從一種食物升華成了一種文化。其文風也引起了無數作家的仿效,一時之間,各種人生導師紛紛「出籠」。而台灣地區最有名的暢銷作家之一劉墉,也是當年最受歡迎的青年導師。你光聽他的書名,就能感受到那股強烈的正能量,比如《為自己喝彩》《跨一步,就成功》《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做自己的主人》等等。


2010 年前後,若干本書名帶著「正能量」的書「不約而同」地問世,與《心靈雞湯》一樣掀起了一股追捧和模仿的熱潮。


可誰能想像,20 多年後,這一股正能量的雞湯文化卻成為被取笑的對象。在今天,最流行的不再是雞湯,而是「毒雞湯」,不再是正能量,而是「負能量」……


雞湯與毒雞湯的區別是什麼?

以前的雞湯告訴你: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現在的毒雞湯則會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錢人。


以前的雞湯告訴你:當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時,請檢視內心的喜好,找尋自己的舞台。


現在的毒雞湯則會說:當你覺得自己又丑又窮一無是處時,別絕望,因為至少你的判斷還是對的。


以前的雞湯是為了激勵你,指引你。


而現在的毒雞湯則是想要去打擊你,調侃你。


過去,人們當然推崇前者;但現在,我們普遍喜歡後者。


我們不但喜歡戳破那些心靈雞湯,在雞湯中挑骨頭,還喜歡像自虐狂一樣,到處去尋找、主動去傳播那些更尖酸、更刻薄、更殘酷的格言。


可為什麼雞湯不再吸引人了呢?難道我們不需要成功,用不著幸福了嗎?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小學問 : 解決你的 7 種人生焦慮

馬薇薇 等

磨鐵出版社

¥26.00 會員免費


人類文明:

地球除熵化過程中,數字文明前極短暫而重要的過渡文明。社會越發展,人類越異化,焦慮,那是明白人。
因為人的生活變得單子,測量人的價值觀也更加單一。枯燥無味的生活,挫敗感充斥每一天,能沒焦慮感嗎?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現代社會的競爭激烈與殘酷超出大多數人的想像。我國階層尚未完全固定,所有人都迫切的期望可以提升自己的地位。然而大多數人沒有相應的心理素質,很多人屬於巨嬰一類的不成熟狀態,甚至直接放縱自己殘酷貪婪的一面——故意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

國內並未完全剷除舊有思想,在和稀泥的舊觀念下對人性的扭曲事實,這種舊有的思想不光在些許封閉的地方存在,還在各種利益關係的影響下大行其道……

經濟下行明顯,全球在沒有新的真正工業革命情況下,會持續低迷……這個狀態可能會超出所有人的想像……產業轉型、去產能等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果以以前的方法來處理,最直接的就是舊有的部分崗位被淘汰、多餘崗位被辭退、新職業招收謹慎、預期收入減少、支出增加……


讓人壓力越來越大,才是社會發展的方向!

當人溫飽不能解決的時候,他首先想的是填飽肚子不餓死

溫飽可以解決了,會有更好的生活追求

這是人的本性,也或許說是劣跟性,永不滿足的人永遠都在

單又可以說人往高處走,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不是嗎

當你的理想與現實不符時,你自然會焦慮,雖然在大多人看來你已經不錯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