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確實是循環的,但是他也有循環周期呀.下面數據能解答你的疑惑.

更新周期/年

大氣水:0.025~0.03 年

河水(外流): 0.03~0.05年

湖泊淡水: 10~100年

地下水:100~1000年

海洋水:約5000年

冰川: 約10 0005年


瀉藥,參考之前的回答

第一,現在從來沒有不提倡,只是大家關注點不一樣了。

第二,對於該不該節水的問題,先說答案,肯定應該節約。

第三,節水實際節的什麼。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問,我們的水從哪裡來。事實上我們生活用水主要來自江河湖以及地下水。

以江河為例,這部分水資源從上山下來,最終流入大海,如果不抽上來,就白白流掉了(流入大海後淡化海水代價極高,具體參考印度渴得不要不要的,寧願去打,也沒功夫去處理海水)。那麼抽上了,以及後期二次供水需要耗費大量電能,同時抽上了的水無法使用,需要去除泥沙雜質,也需要消毒才能達標,這個過程又需要耗費一系列生物能源

因此從這個角度節水並非節約的水資源本生,我國科技技術發達,但是主要還是依靠火力發電,人類歷史進程幾百年,相比較幾千萬年甚至更長歲月,長埋地下的煤炭石油,大量消耗於今時今日,節水的意義就顯得舉足輕重。這種意義於我們內心,也於綿延不盡的未來。

發佈於 2019-07-27?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先說自然因素:

水資源雖然是循環的,但是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是不均勻的,不然就不會有沙漠和雨林的區別了,更何況還有降雨的季節性差別。總的來說就是,有的地方稀缺,有的地方富裕;有的時間稀缺,有的時間富裕。但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地點的用水需求是基本相同的,這就使得在降水較少的時間或地點必須要對水資源進行有計劃的使用。而且如果考慮到人口因素的話,即使是在降雨充沛的地區,只要聚集的人口足夠多,那麼人均的水資源也可能是不足的。

再說社會因素:

首先,開採水資源是需要成本的。我們生活中的用水一般是自來水廠生產的工業品,在市場中它就是商品。所以節約用水就有了對於個人來說最現實的理由,也就是省錢。

其次,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工農業用水所佔的比重是遠超生活用水的,所以今天我們強調的節約用水更多的是從工農業生產方面的節約用水。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生活中就可以浪費水資源了。因為除了省錢外,另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是,我們的現代化生活是建立在工農業基礎上的,一旦沒有足夠的水資源,工業設備的冷卻,化學材料的生產,農作物的豐收都將難以實現。更何況在一些地區地下水的超采還導致了地面沉降,產生了地質災害的風險。

所以為了我們能更加快樂的吃農作物,穿或用化學材料,以及玩一切電子產品等等,請節約用水。


水的總量大致不變,但「可利用」的水一直減少。降落後的水要經過加工處理才能被人利用,這個過程就需要消耗能源,使用化學藥品消毒,除微生物,過濾,而伴生品又一次污染了環境。

「可利用」的水資源是相當寶貴的,我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巴西聖保羅就因缺水而引發暴亂,2000萬群眾上街遊行,他們晚上9點就停水,早上5點恢復,儲存雨水洗澡做飯,水庫僅僅5年的時間,臨近乾枯狀態。

未來,關於水的爭奪在所難免,與現在的石油、能源、稀缺金屬一樣。沒有水,就沒有食物,也沒有生命,問題是只有少數人知道真相,有太多人一無所知,包括你我。

平時要發揮水的最大作用,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沖廁所,礦泉水喝完再扔,少吃肉,多吃素。


如果煤炭每天只挖一鐵鍬,那它也是可以理解為可循環的。


水資源的循環跟不上人類的節奏啊、而且海水淡化污水處理這些都需要消耗其他資源去解決

av60453203 你可以去b站看看這個特效視頻、很直觀的


一個是環境自凈能力,我們使用過的水一般都有一定的污染,當這個污染小於環境自凈能力時,沒有關係,但現在生活、建設、工業等,污染較大。

另一個是環境的蒸發地並不是環境的降水地,即是異地蒸發異地降水,就是有點地方乾旱,有的地方洪澇。而遠距離輸送水成本較高,較大的遠距離輸水工程據我所知,只有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