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孝只是古代的小人書,給小孩子看的。

要了解什麼是孝,建議學學曾子所作的《孝經》: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諸侯章第三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於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聖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紀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丑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丑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廣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廣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廣揚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感應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喪親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孝經譯文】

開宗明義章第一

孔子在家裡閑坐,他的學生曾子侍坐在旁邊。

孔子說∶「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無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人們無論是尊貴還是卑賤,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你知道那是為甚麽嗎?」

曾子站起身來,離開自己的座位回答說∶「學生我不夠聰敏,哪裡會知道呢?」

孔子說∶「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回原來位置坐下,我告訴你。人的身體四肢、毛髮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詩經·大雅·文王》篇中說過∶『怎麽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稱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天子章第二

孔子說∶「能夠親愛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會厭惡別人的父母,能夠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會怠慢別人的父母。以親愛恭敬的心情盡心儘力地侍奉雙親,而將德行教化施之於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從效法,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尚書·甫刑》里說∶『天子一人有善行;萬方民眾都仰賴他。』」

諸侯章第三

身為諸侯,在眾人之上而不驕傲,其位置再高也不會有傾覆的危險;生活節儉、慎行法度,財富再充裕豐盈也不會損溢。居高位而沒有傾覆的危險,所以能夠長久保持自己的尊貴地位;財富充裕而不奢靡揮霍,所以能夠長久地守住自己的財富。能夠保持富有和尊貴,然後才能保住家國的安全,與其黎民百姓和睦相處。這大概就是諸侯的孝道吧。《詩經·小雅·小曼》篇中說∶『戰戰兢兢,就像身臨深水潭邊恐怕墜落,腳踩薄冰之上擔心陷下去那樣,小心謹慎地處事。』」

卿大夫章第四

不是先代聖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禮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是先代聖明君王所說的合乎禮法的言語,不敢說;不是先代聖明君王實行的道德準則和行為,不敢去做。所以不合乎禮法的話不說,不合乎禮法道德的行為不做;開口說話不需選擇就能合乎禮法,自己的行為不必著意考慮也不會越軌。於是所說的話即便天下皆知也不會有過失之處,所做的事傳遍天下也不會遇到怨恨厭惡。衣飾、語言、行為這三點都能做到遵從先代聖明君王的禮法準則,然後才能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續興盛。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詩經·大雅· 民》里說∶「要從早到晚勤勉不懈,專心奉事天子。」

士章第五

用奉事父親的心情去奉事母親,愛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親的心情去奉事國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所以奉事母親是用愛心,奉事國君是用尊敬之心,兩者兼而有之的是對待父親。因此用孝道來奉事國君就忠誠,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級則順從。能做到忠誠順從地奉事國君和上級,然後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祿和職位,並能守住自己對祖先的祭祀。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詩經·小雅·小宛》里說∶「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養你的父母。」

庶人章第六

利用自然的季節,認清土地的高下優劣,行為謹慎,節省儉約,以此來孝養父母,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論尊卑高下,孝道是無始無終,永恆存在的,有人擔心自己不能做到孝,那是沒有的事情。

三才章第七

曾子說∶「太偉大了!孝道是多麽博大高深呀!」

孔子說∶「孝道猶如天上日月星辰的運行,地上萬物的自然生長,天經地義,乃是人類最為根本首要的品行。天地有其自然法則,人類從其法則中領悟到實行孝道是為自身的法則而遵循它。效法上天那永恆不變的規律,利用大地自然四季中的優勢,順乎自然規律對天下民眾施以政教。因此其教化不須嚴肅施為就可成功,其政治不須嚴厲推行就能得以治理。從前的賢明君主看到通過教育可以感化民眾,所以他首先表現為博愛,人民因此沒敢遺棄父母雙親的;向人民陳述道德、禮義,人民就起來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謙讓垂範於人民,於是人民就不爭鬥∶用禮儀和音樂引導他們,人民就和睦相處;告訴人民對值得喜好的美的東西和今人厭惡的丑的東西的區別,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了。《詩經·小雅·節南山》篇中說∶『威嚴而顯赫的太師尹氏,人民都仰望著你。』」

孝治章第八

孔子說∶「從前聖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對極卑微的小國的臣屬也不遺棄,更何況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了。所以會得到各諸侯國臣民的歡心,使他們奉祀先王。治理一個封國的諸侯,即便是對失去妻子的男人和喪夫守寡的女人也不敢欺侮,更何況對他屬下的臣民百姓了,所以會得到老百姓的歡心,使他們幫助諸侯祭祀祖先。治理自己卿邑的卿大夫,即便對於臣僕婢妾也不失禮,更何況對其妻子、兒女了,所以會得到眾人的歡心,便他們樂意奉事其父母親。只有這樣,才會讓父母雙親在世時安樂、祥和地生活,死後成為鬼神享受到後代的祭祖。因此也就能夠使天下祥和太平,自然災害不發生,人為的禍亂不會出現。所以聖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會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詩經·大雅·仰之》篇中說∶『天子有偉大的德行,四方的國家都會歸順他。』」

聖治章第九

曾子說∶「我很冒昧地請問,聖人的德行,沒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嗎?」

孔子說∶「天地萬物之中,以人類最為尊貴。人類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沒有比敬重父親更重要的了。敬重父親,沒有比在祭天的時候,將祖先配祀天帝更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夠做到這一點。當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時候,把其始祖后稷配把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父親文王配祀天帝。因為他這樣做,所以全國各地諸侯能夠克盡職守,前來協助他的祭祀活動。可見聖人的德行,又有甚麽能超出孝道之上呢?因為子女對父母親的敬愛,在年幼相依父母親膝下時就產生了,待到逐漸長大成人,則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對父母親尊嚴的愛敬。聖人就是依據這種子女對父母尊敬的天性,教導人們對父母孝敬;又因為子女對父母天生的親情,教導他們愛的道理。聖人的教化之所以不必嚴厲的推行就可以成功,聖人對國家的管理不必施以嚴厲粗暴的方式就可以治理好,是因為他們因循的是孝道這一天生自然的根本天性。父親與兒子的親恩之情,乃是出於人類天生的本性,也體現了君主與臣屬之間的義理關係。父母生下兒女以傳宗接代,沒有比此更為重要的了;父親對於子女又猶如尊嚴的君王,其施恩於子女,沒有比這樣的恩愛更厚重的了。所以那種不敬愛自己的父母卻去愛敬別人的行為,叫做違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別人的行為,叫做違背禮法。不是順應人心天理地愛敬父母,偏偏要逆天理而行,人民就無從效法了。不是在身行愛敬的善道上下功夫,相反憑藉違背道德禮法的惡道施為,雖然能一時得志,也是為君子所卑視的。君子的作為則不是這樣,其言談,必須考慮到要讓人們所稱道奉行;其作為,必須想到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其立德行義,能使人民為之尊敬;其行為舉止,可使人民予以效法;其容貌行止,皆合規矩,使人們無可挑剔;其一進一退,不越禮違法,成為人民的楷模。君子以這樣的作為來治理國家,統治黎民百姓,所以民眾敬畏而愛戴他,並學習仿艾其作為。所以君子能夠成就其德治教化,順利地推行其法規、命令。《詩經·曹風· 鳩》篇中說∶『善人君子,其容貌舉止絲毫不差。』」

紀孝行章第十

孔子說∶「孝子對父母親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時候,要竭盡對父母的恭敬,在飲食生活的奉養時,要保持和悅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帶著憂慮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盡悲哀之情料理後事∶對先人的祭杞,要嚴肅對待∶禮法不亂。這五方面做得完備周到了,方可稱為對父母盡到了子女的責任。侍奉父母雙親,要身居高位而不驕傲蠻橫,身居下層而不為非作亂,在民眾中間和順相處、不與人爭鬥。身居高位而驕傲自大者勢必要遭致滅亡,在下層而為非作亂者免不了遭受刑法,在民眾中爭鬥則會引起相互殘殺。這驕、亂、爭三項惡事不戒除,即便對父母天天用牛羊豬三牲的肉食盡心奉養,也還是不孝之人啊。」

五刑章第十一

孔子說∶「五刑所屬的犯罪條例有三千之多,其中沒有比不孝的罪過更大的了。用武力脅迫君主的人,是眼中沒有君主的存在;誹謗聖人的人,是眼中沒有法紀;對行孝的人有非議、不恭敬,是眼中沒有父母雙親的存在。這三種人的行徑,乃是天下大亂的根源所在。」

廣要道章第十二

孔子說∶「教育人民互相親近友愛,沒有比倡導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禮貌和順,沒有比服從自己兄長更好的了。轉移風氣、改變舊的習慣制度,沒有比用音樂教化更好的了。更使君主安心,人民馴服,沒有比用禮教辦事更好的了。所謂的禮,也就是敬愛而已。所以尊敬他人的父親,其兒子就會喜悅;尊敬他人的兄長,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興。敬愛一個人,卻能使千萬人高興愉快。所尊敬的對象雖然只是少數,為之喜悅的人卻有千千萬萬,這就是禮敬作為要道的意義之所在啊。」

廣至德章第十三

孔子說∶「君子教人以行孝道,並不是挨家挨戶去推行,也不是天天當面去教導。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讓天下為父親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教人以為弟之道,是讓天下為兄長的人都能受到尊敬。教人以為臣之道,是讓天下為君主的能受到尊敬。《詩經·大雅· 酌》篇里說∶『和樂平易的君子,是民眾的父母。』不是具有至高無上的德行,其怎麽能使天下民眾順從而如此偉大呢!」

廣揚名章第十四

孔子說∶「君子侍奉父母親能盡孝,所以能把對父母的孝心移作對國君的忠心;奉事兄長能盡敬,所以能把這種盡敬之心移作對前輩或上司的敬順;在家裡能處理好家務,所以會把理家的道理移於做官治理國家。因此說能夠在家裡盡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聲也就會顯揚於後世了。」

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說∶「像慈愛、恭敬、安親、揚名這些孝道,已經聽過了天子的教誨,我想再冒昧地問一下,做兒子的一味遵從父親的命令,就可稱得上是孝順了嗎?」孔子說∶「這是甚麽話呢?這是甚麽話呢?從前,天子身邊有7個直言相諫的諍臣,因此,縱使天子是個無道昏君,他也不會失去其天下;諸侯有直言諫爭的諍臣5人,即便自己是個無道君主,也不會失去他的諸侯國地盤;卿大夫也有3位直言勸諫的臣屬,所以即使他是個無道之臣,也不會失去自己的家園。普通的讀書人有直言勸爭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聲就不會喪失;為父親的有敢於直言力爭的兒子,就能使父親不會陷身於不義之中。因此在遇到不義之事時,如系父親所為,做兒子的不可以不勸爭力阻;如系君王所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諫爭。所以對於不義之事,一定要諫爭勸阻。如果只是遵從父親的命令,又怎麽稱得上是孝順呢?」

感應章第十六

孔子說∶「從前,賢明的帝王奉事父親很孝順,所以在祭祀天帝時能夠明白上天覆庇萬物的道理;奉事母親很孝順,所以在社祭后土時能夠明察大地孕育萬物的道理;理順處理好長幼秩序,所以對上下各層也就能夠治理好。能夠明察天地覆育萬物的道理,神明感應其誠,就會彰明神靈、降臨福瑞來保佑。所以雖然尊貴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這就是指他有父親;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這就是指他有兄長。到宗廟裡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沒有忘記自己的親人;修身養心,謹慎行事,是因為恐怕因自己的過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廟祀表達敬意,神明就會出來享受。對父母兄長孝敬順從達到了極至,即可以通達於坤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應相通。《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中說∶『從西到東,從南到北,沒有人不想悅服的。』」

事君章第十七

孔子說∶「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為官的時候,要想看如何竭盡其忠心;退官居家的時候,要想看如何補救君王的過失。對於君王的優點,要順應發揚;對於君王的過失缺點,要匡正補救,所以君臣關係才能夠相互親敬。《詩經·小雅·隰桑》篇中說∶『心中充溢著愛敬的情懷,無論多麽遙遠,這片真誠的愛心永久藏在心中,從不會有忘記的那一天。』」

喪親章第十八

孔子說∶「孝子喪失了父母親,要哭得聲嘶力竭,發不出悠長的哭腔;舉止行為失去了平時的端正禮儀,言語沒有了條理文采,穿上華美的衣服就心中不安,聽到美妙的音樂也不快樂,吃美味的食物不覺得好吃,這是做子女的因失去親人而悲傷憂愁的表現。父母之喪,3天之後就要吃東西,這是教導人民不要因失去親人的悲哀而損傷生者的身體,不要因過度的哀毀而滅絕人生的天性,這是聖賢君子的為政之道。為親人守喪不超過3年,是告訴人們居喪是有其終止期限的。辦喪事的時候,要為去世的父母準備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飾和鋪蓋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進棺內,陳列擺設上、簋類祭奠器具,以寄託生者的哀痛和悲傷。出殯的時候,捶胸頓足,嚎啕大哭地哀痛出送。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興建起祭祀用的廟宇,使亡靈有所歸依並享受生者的祭祀。在春秋兩季舉行祭祀,以表示生者無時不思念亡故的親人。在父母親在世時以愛和敬來奉事他們,在他們去世後,則懷看悲哀之情料理喪事,如此盡到了人生在世應盡的本分和義務。養生送死的大義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為孝子侍奉親人的義務。」


之所以立碑這樣的孝,正是因為這樣的孝少之又少.. 為什麼少之又少呢?因為違反人性.. 真的不值得學習!!!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這是王順山上的雕塑吧!

孝道的主要含義,在《中庸》里講得很清楚,「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所以孝首先是對那些準備繼承君位,以及對宗主之後們的道德約束,告訴他們,咱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因此大家不要互相征伐,要和睦相處,一起擁有「天命」,也就是爵位尊等、榮華富貴。

對任何貴族而言,孝是忠的基礎,移孝作忠的思想在《孝經》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孝首先不是情感要求,而是道德要求。

後來把孝下移作為普通百姓的行為準則,則還是出於政治穩定的需求,也是「化禮成俗」的過程。這無可厚非,也不至於被批評,包括美國在內都會講究政治正確,所以孝道下移到民間之後,就是一種政治正確的標準。誰想出仕做官光宗耀祖,孝不孝是一個必要條件,具有一票否決權。

這不是我胡說,漢簡《二年律令·賊律》規定,殺害、「牧殺」(未遂)、毆打、詈罵長輩(包括父母、祖父母、繼祖母、女主人)都屬於「不孝」,凡是父母告子「不孝」罪成立,都要治以死罪(「棄市」)。罪犯的妻、子都受到連坐,且不能以爵位、金錢等贖免。

《唐律》中有「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之罪,其中「惡逆」「不孝」「不睦」三項都涉及孝道問題。

清朝的《大清律》還規定,子貧困而無法贍養其父,導致父親上吊自殺的,要按照過失殺父的刑罰,判處兒子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這些都可以說明,孝一直都不是溫情脈脈的親情的標準,從它誕生那天起,就是政治手段和目的之一。而且是上對下的要求,翻開史書就可以看到那些君王弟胄們,殺父弒君比比皆是,就連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不也是殺了哥哥逼著父親退位才得了天下的嗎?

今天民間推行的孝道實際上是現代人自己想出來的,子女對父母的感情是不需要用制度加以規定的,孔子曾經評價宰予的時候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意思是說孩子到了3歲才離開父母的懷抱,而宰予是沒有被父母抱大嗎?為什麼不知道報恩?這說明孔子認為子女對父母首先是報恩,之後才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已經進入「規則」的範圍了。包括孔子說的「無違、敬、色難」等等,除了規則,還應該發自真心的對父母保持敬愛和尊重的態度,如果我們願意理解,這才是孝的真諦。喪,與其易也寧戚。說明形式是次要的。

不過在今天,提倡孝道還是要從家庭關係的序列開始教育的,3歲前就需要開始,家庭關係不是圓形的,而是一個層級的結構體。認識不到這一點,孝道就變成了一種道德約束,能培養出各種偽君子式的孝子來。

以上。


當今社會,當我們品讀古人的思想之時,應當以辯證的角度來審視,不盲從盲信。古人說的並不都是對的,但也不能簡單地就把古人的思想批判得一無是處,知其然更須知其所以然。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想必也是這樣的初衷吧。

首先要明白當今時代我們認同的孝是什麼。我認為,孝出乎人的內心,是人的一種自然情感。把一個小嬰兒養大成人乃至培養成才,父母都是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情感投入,而當我們長大懂事之後會對父母的辛苦付出心懷感恩,而這種感恩之心就是孝的情感基礎。這樣的情感不是誰強加給你我的,是天然的、是合乎人性的。任何一個人格健全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二十四孝的思想源自儒家,但實質上又與儒家最初的主張是有出入的。以論語為例。曾點、曾參兩父子都是孔子的學生。一天,父子在鋤草。地裡面種的是瓜,曾參不小心,一下把瓜秧給鋤斷了。曾參的父親脾氣特別暴躁,當他看見曾參把這個瓜秧給弄斷了以後,就大怒衝過來了。曾參知道自己的父親生氣了,便恭恭敬敬地在那等待著父親來罵他或者懲罰他。父親曾點人狠話不多,沖著曾參就是一棍子。曾參也不跑,就讓父親打。一棍子打上去,曾參應聲而倒,一下就暈過去了。曾參一會兒醒過來後,對父親恭恭敬敬地說,兒子不孝,惹你生氣了,簡直是太不孝了。這事情傳出去以後大家都說曾參是個大孝子。但是孔子聽了這件事情之後非常的生氣。他跟其他學生說,你們去轉告曾參,說他不孝,我不再認他這個學生了。曾參聽到學生的轉達之後感到很奇怪。怎麼說我不孝呢?我太孝順父母了,你怎麼能說我不孝呢?他就來見孔子了,說我錯在哪呢?孔子說,你父親下這個狠手打你,有可能會把你打死。如果把你打死的話,你父親會被官府給抓起來。你讓你父親這麼打你,是誘導父親犯罪,你這哪裡是孝呢。如果你孝順父親的話,你就應該趕緊跑,別讓你父親犯這個錯誤,別讓他因犯這個過錯被官府抓起來,別讓他承受喪子之痛,這才是真正的孝。讀了這則故事大家是不是對孔夫子的看法會有些不一樣?奉行孝道,是要站在父母的角度為他們好,而不是事事都無原則地順著他們,更不會為了奉行所謂的「孝」,而去做些誇張的行徑。像二十四孝裡面的郭巨埋兒,這種以獻祭自己兒子的方式去行孝的行為絕對會被孔子抨擊的。

儒家的思想在古代有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儒家思想有些異化變形了。統治者需要這樣異化了的思想枷鎖去禁錮人,從而將大家封鎖在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之中。所謂的二十四孝也好,針對婦女的三從四德也好,這些摻雜各種思想形成的一整套封建禮教就是為了維護封建社會而存在的。所幸,這些個封建禮教也隨著那箇舊社會一起成為了歷史。如今誰要是再提倡這些玩意兒,就是開歷史的倒車,是要謝罪的。

因此,結論就是:「二十四孝」不是孝,既不符合孔夫子的主張,也不符合現代人的道德理念,它只是一種古代宣傳維護封建統治的思想工具。當今時代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做一個無愧於天地的新時代公民。

以上。


察舉製造成的道德觀念扭曲,不用把它當做中國的優良思想文化,其實我覺得這應該是被摒棄的東西。

不知道是誰把它做成雕像放在外面,這麼極端的例子,不考慮對未成年的形象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