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裝滑膛炮、迫擊炮可以允許炮彈直徑比標準口徑的炮彈略小的情況出現。其中迫擊炮因為膛壓低、炮彈是依靠尾翼穩定而不是靠自傳穩定,因此有很大的容錯率。在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戰鬥中經常繳獲大量的美製81毫米迫擊炮彈,因戰鬥緊急,乾脆就用自己的82毫米迫擊炮(蘇聯的口徑系列)發射,效果還行,炮彈出膛之後飛行軌跡很穩定,只是射程完全不同了,要重新估算。

線膛炮不能裝填發射直徑小於標準口徑的炮彈。原因是口徑小的炮彈不能潛入炮管膛線,於是炮彈出膛的時候就不帶旋轉,炮彈在空中會很快嚴重偏離瞄準線、打橫、掉地上。

如果是整裝炮彈(就是像子彈那樣,彈殼發射葯和彈丸組合在一起),那還會發生更可怕的事情。如果彈殼比標準彈殼短,炮彈送入炮膛後,擊發的時候撞針可能撞不到底火。如果彈殼比標準彈殼長,那根本就關不上炮閂。
謝邀,當然可以,次口徑穿甲彈是坦克炮的重要彈種,實際的穿甲體就是一個直徑遠小於火炮本身的金屬桿。
樓上關於迫擊炮為什麼可以發射不同口徑的彈藥的說法並不太準確。

那些中小口徑迫擊炮的發射方法都是直接將炮彈從炮口塞進去,這從根本上讓決定了炮彈外徑不能跟口徑一樣而是略小(否則炮彈會滑不下去)在這種情況下炮彈直徑的影響也不大了。

至於那些要求炮彈跟炮膛嚴密閉合的火炮是用次口徑穿甲彈(硬芯彈)和脫殼穿甲彈(長桿彈)解決問題的。
謝邀,太專業我回答不了,前面很多大佬,一起學習學習吧


可以,但是會損失膛壓,造成失速。對直射類火器影響很大,曲射類相對較小。
我想起來那個抗日神劇裡面矬炮彈殼的片段
謝邀。一般來說不同口徑的炮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而有些口徑的大小也就決定了其戰術作用的不同,所以如果是同種炮彈,在不影響其戰術性能的情況下,如果能被同種炮管發射出來(即發射原理相同),那它也是可以發揮一定作用的,注意,是一定,就是不確定能有多大用,現在很多槍械統一口徑也是為了提高其通用性能,而炮的話,一般戰術作用一樣的話也會盡量提高其口徑的統一性的。

不知道你說的小口徑怎麼算小。說一個比較經典的吧。蘇制152mm炮彈專門備有特別加厚彈帶用以適配北約的155炮,這樣一旦戰時就可以使用繳獲對方的155炮了,反之則根本沒這個可能。


膛壓低或者是自帶動力的炮彈可以,


可以,俄羅斯的炮兵用105mm榴彈炮,加裝一些配件可以發射12.7mm。
一般膛壓低或者是自帶動力的炮彈都可以。
除了迫擊炮以外,還有各型火箭炮,部分無後坐力炮,坦克滑膛炮。


一戰時期俄羅斯的炮普遍比德國的大一些,比如76.2比75,122比120,這些稍大口徑的炮能發射小口徑的炮彈嗎,76.2發射75的,122發射120的


不怕炸膛,就儘管發射
炮不知道,槍是可以,只不過威力會減小很多,因為會。網上有用9×19格洛克打.380acp,一個以9mm為基礎縮口的手槍彈(忘了是啥了),最後還試了一下打5.56x45nato。打完以後彈殼裂開完全貼合槍管槍膛,子彈威力很小,應該可以參考一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