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價值越來越大,作為情感從業者,原本以為對心理學的擅長會獲得自己想要的感情,可是現實沒有那麼理想,你們呢?


哈哈,邀請我這個至今單身的心理汪回答這個問題嗎?從幾個不同思路分析一下吧:

首先,對於每個個體而言,好的愛情會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響。個人性格因素,甚至偶然原因等,不用多解釋,也就是不可能學了心理學就有好愛情。

然後,在控制其他條件之下,心理學的很多知識和訓練,我相信會有很多積極影響——比如它可以告訴你以更積極的方式去處理問題,避免破壞性的互動;甚至深一點,心理學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那也對關係有好處吧。

但是,學習心理學的過程本身,也可能帶來其它負面影響——比如你會不會更加期待心理學模型中的理想愛情(斯滕伯格那套)?比如你會不會對伴侶有更多評價因而降低好感(記得有研究表明分析自己為何愛對方會降低好感)?這些不是心理學本身的錯誤,而是學習者的問題。

特別的,術為道用,你是否學習了正確的知識,又是否應用於正確的方向,這很重要——讓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一個朋友問我讀心術,想知道她男朋友是否喜歡她等等。我有問她,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方法,你確定你想學嗎?如果你完全知道對方的想法,那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甚至愛情本身,還有什麼意義?一定程度上了解對方沒表達的意思是可能的,但你是想用這種方法更多地照顧對方,不讓對方受委屈,建立一個彼此相愛的關係;還是為了更好地控制對方或怎樣,這就是道的不同了。——其實這方面,更廣為人知的例子就是所謂PUA麼,起初只是給不知所措的人一些搭訕技巧,後來就變質了,其結果也無需多言。

最後,涉及上面全部幾條:心理學是有限的。在科學上,整體水平得到的結論是否適合於每個人,一般規律是否充分考慮了各種實際條件,都很難說,這也就是所謂邊界條件或調節變數的問題。從哲學上,心理學對愛情的理解,也只是心理學家的理解——究竟什麼是好的愛情,並不由心理學規定


心理學的價值在於認清自己。

在愛情中,也許心理學的價值在於,你會更加明白你在愛情中模式是怎樣的,為什麼你的愛情幸福/不幸福,是什麼導致的……

心理學只是工具,人能夠獲得什麼,在於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啦、依戀模式啦等等),而不在於他拿著什麼武器。

光有屠龍之刀可屠不了龍,還得有屠龍之術。而且,最重要的是屠龍之人。

以上~


我入心理學十年,第一個關鍵轉折點是五年後我學習家庭治療。

這讓我更好地處理了家裡的關係,尤其是婆媳關係,還有我和我媽媽的關係,我和老婆的關係也有大幅度改善。家裡基本沒有吵架了。

第二個關鍵轉折點是第六年我開始學習親密關係。

讓我真正體驗到人與人的互動,並心生喜悅。

我是心理學的獲益者。家庭和婚姻方面的學習,讓我更好地改善了家庭和關係動力。


完不完美不太知道,你可能會有一個吵不起來架的愛情。

我和對象都是學心理學的,當我生氣的時候,他就會懟我「你一個學心理學balabalabala~~~」。

反駁是沒有什麼辦法反駁了,只能靠可憐討生活的樣子。

言歸正傳,心理學更像是工具箱,有時候並不想用,有時又用的不好被砸腳,有時候是有點用哈。吵架矛盾可能是感情裏的大殺手,心理學似乎在這方面有立竿見影的奇效。。。。。。

比如吵架發脾氣的時候,心中警鈴大作:

根據經典條件反射理論,中性刺激(你)總是和條件性消極刺激(發脾氣)配對出現,對方就會把條件性消極反應(不喜歡)轉移到中性刺激(你)身上。

兩個人的愛情,一個人不作,就成功了一半了。願大家都找到不作的另一半。(o?v?)ノ


不一定。但是無論有沒有都會更好滴生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