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待在唐人街。

現在新生代的中國人基本都是相互扶持。我和我太太從phd到博後到公司到聯邦機構,基本上每次變動都有華人朋友幫忙,而且好多是決定性的。


柏楊《醜陋的中國人》裡面說過,美國公司裡面印度上司都會恨不得全招聘印度裔,但華人上司巴不得公司裡面只有他一個華人,才能顯示他的逼格。(如果公司裡面全是中國人,我移民美國有什麼意義?)華人上司一般會拚命把華人給開除出去,才能在白老爺面前顯示自己公平正義大公無私。

美國大使館辦簽證的人都知道,如果碰到的是華裔簽證官,頭就大了。他們可不希望又多一個中國移民來的競爭者。

在國內也是這樣,我聽說哥倫比亞大學有一個統計系,那裡面招收的10個人當中有8個人都是中國人,結果我有個朋友就不想去,覺得那個項目水。合著教學質量高低不是依靠師資培養、論文發表決定的,而是根據招收學生的人種決定的……


洛杉磯聖蓋博 蒙特利 有很多華人知曉的段子分享

1-華人律師服務費 :對華男A收費5000美元,給華男B回扣(介紹費)2000美元

2-華人通訊店:手機開卡費20+選號費10-300不等+通訊月費

對比:墨西哥社區 同品牌通訊公司服務

手機開卡費0 +號碼自己隨心選,0元+只繳通訊月費

結論:美國的華人」「負華人呢。


講道理,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語言。那部分的華人真的英文都講不溜,怎麼騙外國人;也是語言問題,剛過去美國的華人英文講不來被美國人騙的概率也小了。


像桂花糖在美國這樣的就是典型坑害同胞還罵同胞傻的人,不惜抹黑祖國搖尾乞憐的爭取綠卡,可惜啊綠卡還是沒拿到,只會更瘋狂的騙錢賣假貨支付律師費


這篇回答目前只做了兩個角度說明,後期會慢慢更新

華人基數:

國現有2100萬亞太裔,佔美國總人口的6.7%,是人口增長最快的族裔,預期到2050年亞太裔將佔美國總人口的10%。紐約市就有57萬的華人,是華人最集中的大都市

美國亞太裔現有190萬家公司和商家,年產出7000億美元,創造360萬個就業機會。亞太裔製造業公司達1.2萬家,僱傭16.5萬人,每年發出工資66億美元。

亞太裔的購買力達到8250億美元,亞太裔家庭的年中位收入近7.5萬美元,比全美水平高3成9。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到2018年美國已經有華人452萬,是全美亞太裔中最大的族羣,也是所有少數族裔中僅次於墨西哥人的第二大族羣。

華人在美國的居住,主要是集中在加州、紐約和大都會城市。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美國華人最為集中的前五個區域為:加州,華裔人口佔總華裔人口的36.9%;其次是紐約,華裔人口佔總華裔人口的16.9%;新澤西州,佔4.4%;德克薩斯州,佔4.2%;佛羅裏達州,佔4.1%

融入問題:

美國華人融入主流社會的情況差強人意。

在美國的18歲以上的華人移民中,只有39%能夠熟練的使用英文,比亞裔的總體英文水平要差。

44%在美國出生的亞裔可以熟練的使用漢語對話。

在身份認同上,僅有36%的華人認為自己是典型的美國人,而有52%的華人認為自己與美國人很不同。   

從中可以看出來,華人自認為是美國人的程度,在亞裔中不如菲律賓人和日本人,但是強於印度人、韓國人和越南人。

皮尤公司對亞裔進行的調查發現,雖然亞洲國家的經濟近年來獲得了快速的發展,82%的亞裔表示,滿足於在美國的生活。有13%表示不滿意。76%的亞裔表示,如果可以再選擇一次,他們依然會選擇來美國,只有12%表示會留在原來的國家。

參考:https://www.sohu.com/a/227866745_158909


不會英語、西班牙語只好在華人社羣打轉,所以也只能被華人欺負。


首先,需要明確,在美華人,絕大部分還是互幫互助的,說不上欺負同胞。欺負其他種族的人,雖然我沒有看到大新聞,但也許也有,公司內部鬥爭什麼的。至於部分欺負華人的華人,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 同文同種,文化熟悉,比較容易欺負。對於部分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在美華人,欺負其他種族,也沒那麼容易吧。
  • 所謂「皈依者狂熱」。中美在文化上、國際關係上,還是有一定衝突的。有些渴望融入的華人,也有用「欺負華人」來表達自己融入的決心的衝動。

    比如,朝鮮戰場上用中文欺騙志願軍的華裔美軍。不過,這並不會幫助他們融入。

  • 不平衡心理大部分年長的華裔移民,大多以各種手段來到美國,從刷盤子、打黑工幹起,再逐漸站住腳,融入社會,這個過程是極端艱辛的。而如今,隨著中國的發展進度,不少新移民,通過學習工作移民,或者投資移民,相對輕鬆很多地就進入了美國社會。想起當年的艱辛,有些人難免就不平衡,如果有些政治影響力,在政治上設置些障礙的想法,也就有了。

最後,在美華人,絕大部分還是互幫互助的!


不要黑化華人。有時候媒體報道的新聞只是放大化了,

好的事它不報道,壞事重點報道。

我2019年7月在美國紐約唐人街,當時和朋友一起抱著兩箱30kg的貨,每人一箱,

要去找個地方寄快遞,但是又不能抱著到處走。

就找了個華人,說明來意,並表明願意給小費,用一下他的手推車,

他說不要錢,並且很高興的借給我們,也不擔心我們拉走他的車。

所以華人很好,我很感激。


因為他們站在美國的地盤上不敢欺負美國本地或者黑白皮膚的人,所以最好辨認為不是美國人的黃皮膚人,再加上自己也是黃皮膚人,好識別,好從眾。也可能是因為社會因素,再加上國內的華人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比較儒家,和善~


先問是不是 再問為什麼... 嘻嘻


中國人在國內就不欺負中國人啦?

所以我想這只不過在某些特定環境下被放大了的感覺。


算計自己熟悉的人不是人之常情嗎?郭德綱說的對,說相聲的不可能恨燒鍋爐的


因為戰爭,內亂,政治鬥爭導致的混亂使得中國教育的缺失,教育的缺失就意味著文明的斷層。我其實有個想法,我認為中國人,包括華人大部分50後,60後以及很大一部分的70後素質都是很低的,不管國內還是國外。

細想一下

國內的老公知,慕洋犬是哪些人?欺負華人的老華人是哪些人?被好心人扶起來反過來訛詐的是哪些人?在國際社會給中國人留下了隨地大小便,亂扔垃圾,大聲喧嘩的刻板印象又是哪些人?

我想,大多數是50-70後,這些人由於教育的斷層而難以接觸到文明,他們還留存舊社會的印記,在那個惡劣的環境野蠻生長。

我不是針對特殊年齡羣體,我只是很遺憾的說這是時代的產物。


各家的包衣阿哈們只能相互爭搶,難不成真和主子們較勁,仔細小人們的皮。


這很可能就是生物本能吧,同類相爭。共同的文化背景,相似的生活方式,一樣的生活環境。註定了同類時間的競爭。他鄉遇故知,守望相互者有,畢竟在陌生環境裏需要抱團取暖。老鄉見老鄉,背後開一槍更是常見,互相算計,相互傾軋,爭奪資源,也是保證個體生存與發展的必要。與人鬥其樂無窮,我們往往喜歡和自己人鬥。互相能夠理解,你來我往,見招拆招,才鬥得起來。你用中文罵別人一句,對方用完全聽不懂,這架就吵不起來了。


中國人一直出國都是「人傻錢多」的稱呼,出手很闊,碰到自己的國人,不要留有好感度,碰到外國本地人的還好。


這個問題最好理解,英語不好,只能用漢語欺負懂漢語的人啊。你用漢語欺負下只會英語的人,別人聽不懂啊。


因為不惹白人都有可能被白人搞,黑人不知什麼地方都能掏出把槍來給你兩槍


謝邀,作為在美國雖然華人眾多但是還是少數族羣,所以同根相欺就不難理解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