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宇宙基本規則:慣性、守恆、未來不確定(量子論、測不準)……

這些規則是恆定的,有些我們已知,有些我們正在探索,但我們現在未知不代表這些規則不存在。

宇宙,也在創造我們這些生物的時候,給我們基因里寫好了底層程序。比如:我們看到太陽會心情很「美」(甚至植物也是);陰雨天我們心情會很「不美」。看到有秩序的圖景或畫面,我們會感覺很「爽」;看到挑戰強迫症的圖景,我們會感覺很「不爽」……

同時,第一句話里的第三條基本規則也無處不在,即沒有「絕對」,沒有「完美」,一切都是概率,一切都是正態分布,只有「不絕對」這一件事是「絕對」的。比如:並不是每一個我們看到太陽都會心情很「美」,世間還有少數喜陰的植物和各類生物。

二、通過分析宇宙的基本規則,來考慮下,這個宇宙,是想讓你們這群生物怎麽著呢?樂觀積極、陽光向上、紛繁多彩、循規蹈矩。很多宇宙規則,雖然一直存在著,但如果沒有生物、沒有人類,是沒有機會表現出來的,比如社會學、心理學等規律。所以,宇宙要創造出來生物,是為了表現出更多的規則麽?

那麼,宇宙為什麽要發展,生物為什麼要發展?發展的方向是什麼?為什麽要熵增?為什麽要雜亂無序,走向無限的紛繁複雜?

就是為了淋漓盡致的展示盡所有的規則,然後再湮滅重啟?


沖著您寫了這麼多感覺下一秒就要看見「熱寂」了,我嘀咕一句:|ω?)您不覺得這個宇宙是沒有人格的嗎?


你太渺小了,你影響不了宇宙,整個宇宙對你這個個人體所產生的影響,對整個宇宙來說也太渺小了

所以,不存在宇宙想讓你怎麼樣

影響你的只是你的圈子

而且個人不存在與宇宙同步的熵增

你周圍人過的都不好,你也可以過的很好

你周圍人過的都很好,你也可以過的不好

這是你個人的事,不是宇宙的事


熵只是科學認識的一個結果。這個世界不是宇宙如何讓我們怎麼去過,去怎麼活,而是我們人類怎麼去認識自然,認識宇宙,自己創造自己的生活。


熵增真正的方向是無效化發展,一種事發展到最後都會顯得失效,而人能做的只能是預防事物的失效


各種遊戲為什麼要越設計越複雜呢?同樣,宇宙的演化也是如此,無窮無盡的靈魂需要進行各種體驗。


題目我表述的不太清楚,表達能力有限,見諒。

補註:慣性列為基本規則,此處不只是指物理上的慣性,準確來說,應該叫延續性。慣性無處不在,因果律的本質也是慣性。她離開了你,你會想念她,也是慣性。


我的推想是宇宙的本質的規律(道)是永恆的變化。變化的方向主要是兩個:聚和散。本質上是能量(物質的本質,最小單位)的聚散。聚要靠合適的結構來匯聚能量,並保持穩定(生存)和聚集更多能量(發展)。

生命的多樣性是因為參數的多樣性,各種能量匯聚的結構千變萬比,適者生存是自然發展的結果,在變化中要麼被淘汰,能量分解,要麼發展,匯聚更多能量,理論上代表結構好的被留下來。小到微生物大到人類,星球,甚至星系皆是如此。

生命是一種很好的能量匯聚方式,它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更快更高效。萬有引力也是一種被動的能量匯聚方式,質量也是結構決定密度。

根據以上宇宙模型基本可以推理人類社會發展,星際發展的可能走勢。

人類的意識,思想體系的內聚性是真正整合人類為一個整體的根本結構樞紐。可以匯聚更多資源,不斷科技升級物質結構,變大變強是趨勢。

以上內容感覺比較條理,基本系統化。以下內容有待思考。微觀,人,星系,三個維度必有共性,個性和延續性。

星系級發展離不開文明的發展,我們也許只是類似人體內的腦細胞,整個星系是我們的母體。人類社會的文明相當於整個星系意識的萌芽。下一步就是整合整個星系資源,去與外部星系合作競爭。所以文明應存在於別的星系,一個星系有唯一的文明(文明不是隨意可以誕生的),光速也許是星系級束縛人的因素的表象(就像人體細胞微生物不能輕易離開人體),只有文明統一思想(文明整體意識覺醒,類似大腦產生唯一自我),撐控星系(身體),那將真正進入一個嶄新的高級維度。星際科幻從宇宙整體的角度來說,玩法是不一樣的,這才是與中國整體系統思維相符的科幻,整個宇宙角度出發的科幻。而不是西方從具體的人到無視星系本身的存在的科幻。微生物有生命,星系級沒有生命?也許星系級的生命就是覺醒的統一的完整的文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