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孫子兵法十一家注全書及各種論點論調,發現對孫子兵法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流派:先發制人派和後發制人派,有人認為,孫子是主張先發制人,這和他重視進攻、強調竟學的兵學理論一脈相承;也有人認為他主張後發制人,以靜制動、厚積薄發;那聰明的讀者,你是怎麼解讀孫子兵法的呢,覺得他主張的戰略觀點是怎樣的?


... ...孫子兵法不是說了嗎。

兵無常勢!

先發制人和後發制人,我覺得不需要爭論吧。


有句話叫「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孫子曰:「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先人還是後人都是根據當時的形勢而決定的,形勢有利於自己就先發制人,速決戰、殲滅戰。形勢不利於自己就後發制人,持久戰、消耗戰,等待形勢轉變還是要打速決戰、殲滅戰。

一定要我說孫子本人的意思的話,我認為孫子沒有先後之分,先造成自己形勢強於敵人才是最重要的。孫子的戰略因敵我變化,兩者兼顧。


如果打仗這事能靠一兩個原則就能拳打腳踢一切的話,我只能認為您是在和npc打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

主孰有道?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將孰有能?

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

兵眾孰強?

士卒孰練?

賞罰孰明?

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

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

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總則裏沒看到先發制人也沒看到後發制人啊。。。。。


先後只是策略吧,本質是為了獲勝,先好則先,後好則後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看上去像「先發制人」;然,孫子又曰:「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看上去又像「後發制人」,那麼到底怎麼看呢?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應該說,不管是後發還是先發,只要條件上能夠致人就可以。


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先為不可勝」,後發制人是關鍵,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關鍵其實是指「勢勝」而不是不戰,小米的應用算是很好的「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與以正和、以奇勝可構造現代商業的基本戰略思想格局。

要搞懂孫子兵法,核心是搞懂兩個水文化內容與兩個比較:

孫子兵法的核心是「兵形若水」:關鍵是上面的「可勝在敵」與以正和、以奇勝

道德經的核心是「上山若水」:關鍵是四點:

1、水善利萬物而無爭:我對別人有價值,我纔有價值

2、處眾人之所惡:我來幹最臟最累的活

3、虛勝實:虛的東西遠比實體的東西重要,如互聯網、文化、旅遊、產業聯盟

4、損有餘補不足:「水桶理論」是超級錯誤的東西,戰略是集中優勢兵力發展出來一個很長很長的竹竿,然後切一部分與別人交換。

兩個比較:實際是中美文化的比較

美國的東東是「產品、價格、通路、促銷」實際是各個細分的方向,都比別人強,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是:「更高、更大、更強」

兵法帶給大夥的是「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對面的東東是SWOT,這是讓大夥與一個行業去打拚,比較,錯的沒有邊;

第二個比較就是「損有餘補不足」,對面的東東是「水桶理論」

孫子兵法的核心是「形、勢、計」,可分為形勝、勢勝、計勝三個層次,所以把握這點纔是核心。那麼孫子兵法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一是第四篇--形,二是勢,是除去第一篇、第四篇、第十三篇,三是計--第一篇,第十三篇可以獨立成篇,用間篇。

從這個角度來說,孫子兵法的總綱,就是第四篇。第四篇開局是最重要的,也是孫子兵法核心思想,「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已經深入表達了孫子兵法的中心思想,不僅是後發制人,而且還要盯著敵人的漏洞用謀。

哪些賣弄《孫子兵法》的核心是「不戰」的,也是很傻很傻的,不戰還要兵法幹嘛。


李靖的話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奇正相生,何來的先後側應之定律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