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產品市場多大多好並不是隻有這個產品本身,還包括市場環境已經供需雙方等等因素

首先在國內市場,星巴克於1999年1月,在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開設中國內地第一家門店。那個時候國內還沒有什麼大牌連鎖,先入為主很重要,雖然早期很多人也並不看好星巴克,但是不得不說星巴克真的讓很多人喝上了第一杯真正的咖啡,自然也在我們的市場裡面佔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產品穩定,優秀的營銷,標準化的產品,沒什麼太大的競爭對手,這20年把星巴克養得飽飽的。

同時,我國也在飛速發展,消費升級,收入提升,大家對於咖啡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喝咖啡的人也越來越多,有的剛剛開始,有的剛剛放棄星巴克,但是我國人多啊,中間的部分還是大多數,喝星巴克的人還是大多數,這是不管怎麼不願意還是要承認的一件事情。

其實說這麼多還沒說到好喝的問題

好喝不好喝?

這是個主觀問題,一千個你,就有一千種難喝的味道,稍微挑剔一點,這杯太苦、這杯太酸、這杯太甜等等,好喝絕對不是評判星巴克的是否成功的標準。

「好喝」這個說法可以聊到什麼程度,好喝,怎麼定義??

www.zhihu.com圖標

所以討論這個問題不如討論,星巴克到底是靠什麼贏得了如此大的市場

現在看,星巴克售賣的還是它的品牌價值,和它的空間

去喝星巴克的時候誰在乎它究竟多好喝呢?


星巴克咖啡要真是如題主說的「這麼難喝「,就不會開這麼多店了。按這個說法,去星巴克喝咖啡的人都不懂咖啡嘍?並且智商也有待商討,因為難喝也去。本人不屬於星巴克粉,但是老實說,它的咖啡也沒低到到「難喝「的程度。它這麼大的生意,它的供貨商會很差嗎?它不精挑細選自己的咖啡豆?任何一種產品都有不同的消費羣體,人們走進一家咖啡店,也不是100%都說沖著喝那一杯咖啡而去的,還有其它的因素。不喜歡就不用去,何必黑人家質量呢?


這個問題可以用一本書的篇幅去講了。印象中,有這幾點,我印象較深:

1)選址:星巴克只選最貴的最好的地段,甚至高於當地平均租金,一舉拿下,讓競爭對手無法在這個維度對抗;

2)空間與設計:共享辦公區等理念最早的支持者,即便是美國那種人們外帶咖啡走人的文化為主,星巴克也是最早一批想盡一切辦法想把人羣留在店裡。

3)品控:咖啡師就不說了(星巴克也更相信機器。。。),但是星巴克的杯子和周邊的品控相當到位,星巴克的杯子只管買,不會錯的。


好喝還是難喝,你愛喝不喝,它就在那裡~

咖啡的味道本來就是主觀性比較強的問題

很多人都在說星巴克難喝,我之前在開咖啡店的時候也是跟自己的顧客說:星巴克的咖啡豆很一般,烘焙程度很深,幾乎已經焦了,但是為了咖啡味道的統一,咖啡成本的問題,他們不得不這麼做,但他的咖啡根本就失去咖啡本來的味道了。

但是我沒怎麼在星巴克喝咖啡。

後來就經常聽別人說星巴克的豆子多麼的糟糕,星巴克的咖啡多麼的難喝,好像說星巴克難喝都會提升自己的味覺檔次一般。

但是~

星巴克門店那麼多。咖啡師那麼多,星巴克的每天的銷量那麼多。供應商們會選擇星巴克還是你當地比較好喝的咖啡館呢?

星巴克的咖啡文化一直都做得很好。內部的培訓機制一直都是很多連鎖咖啡學習的榜樣。星巴克的咖啡師難道只是在星巴克裏喝咖啡麼?

之前聽過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說法,星巴克的咖啡師為什麼不去打比賽?因為星巴克不允許自己的員工去比賽啊,不是技術不行,而是為什麼要跟你比賽?贏了是理所當然的,輸了只能給那些小學生們一個超級厲害的炒作機會。

很多自己烘焙的咖啡店都會標榜自己的咖啡比星巴克好喝~反思一下,你的咖啡好喝在哪裡?

你的咖啡生豆品質好?供應商們更願意給你提供豆子,就是不賣給星巴克是麼?

你的烘焙技術好?你的烘焙機多少錢一臺?你這輩子烘過多少豆子?

你的咖啡機好?你用幽靈,用幻影,用辣媽,用黑鷹了是麼?嗯,確實了不起啊,都用那麼專業的流水線上的機器了,可憐的星巴克用的還是私人定製的咖啡機。

你的咖啡師的技術好?嗯,你說好就好。

星巴克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市場,因為被大家罵出來的啊!!!

難道瑞幸咖啡剛開始的時候跟你家咖啡館叫號了啊~

難道你去咖啡店裡喝咖啡,門店的咖啡師跟你說我家的咖啡比誰誰家的好喝(就不說星巴克啊)

所以大家都知道星巴克了。

但是星巴克的門店從來都是在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地方,門店裝修也比較高端,人們都願意相信這麼好的環境下不會做出特別爛的咖啡。


首先,說星巴克咖啡出品差我個人覺得是因為星巴克的性價比相對很多咖啡店來說確實不咋地。所以對咖啡這個行業認知比較多人,都會覺得星巴克不好喝之餘性價比還那麼低!

其次,老美星巴克的多元化的飲品以及加奶重糖對於很多咖啡愛好者來說就是一個對咖啡的侮辱,一般出品比較好的cafe出品都比較單一,2-3款單品豆做手沖或者其他方式的出品。一款espresso做美式,拿鐵,卡布奇諾(星巴克出了FLAT WHITE以後很多cafe現在也有了flat white),他們香草糖漿什麼的應該開了能用幾個月吧(有一次幫我媽買咖啡,她要和甜的,我點了個香草拿鐵,咖啡師強烈建議我加了糖漿的話會影響豆子風味體驗),然後還有幾款不同口味的糕點。確實以上幾種產品對於有咖啡意識的顧客來說已經足夠了。

以上兩點,是星巴克跟咖啡大佬們開的咖啡店質上的區別。其實吧,兩者面向客羣是完全不同的。畢竟目前我熱愛的祖國對咖啡有追求的寶寶們還不多,星巴克這麼大的品牌肯定是會用最低的投出成本面向最大的消費客羣。兩者也不適合剛在一起比較!

怎麼說呢,我還是非常非常喜歡以及感謝星巴克的,不是因為他好喝,而是因為我在陌生城市出差的時候,我不可能上大眾點評搜索當地到底有哪些出品不錯的咖啡店,就算真的有,可能也不在我附近。我也曾試過多次出差時在看上去裝修非常不錯的cafe買過咖啡,也踩雷過很多次。此時,我的選擇只有星巴克了,畢竟無論在哪裡,他可能提供到跟我在廣州喝到的一樣味道的咖啡。(上海除外,上海咖啡文化我個人覺得很棒,市中心的咖啡店密度也很大,基本上路過看看裡面的人跟設備就能判斷這家店都出品如何,所以我在上海還沒試過踩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