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被收錄至活動「你幫考生選學校,知乎給你送飯票」中。

活動時間:2019/6/6 - 6/20

活動規則:內容切題、無事實錯誤且同等條件下創作時間在前的回答將被優先採納,回答被採納後將獲得知乎鹽選會員 7 天體驗卡並分享 100000 元獎金

為學弟學妹們答疑解惑,期待你的分享~


可能有的師弟師妹看到這個回答,為了避免誤人子弟還是上來再嘮叨兩句自己的體悟吧。

一個是調整心態。

對我自己而言,我覺得我經歷過兩大可怕的錯覺:

一個是「考上人大就可以一勞永逸」;

一個是「這山望著那山高」

金融里講究風險與收益並存。在人大讀金融,意味著你有更廣的視野,更多的機會,比一般人更多的薪酬,也意味著遇到更多厲害的人,面對更多的挑戰,Flag也會立了又倒倒了又立,心態也勢必起起伏伏。在起起伏伏的時候,人難免會妄自菲薄,或者歸咎到其他因素上逃避現狀。

我大二大三時由於學習成績下滑實習難找等問題我常常會冒出類似「如果當時去北大/選了法學/去復旦或者上交"的想法,彷彿自己如果換了個環境就能變好,其實都是不想尋找方法改變現狀的自欺欺人。

對於師弟師妹而言,我真的很能理解迷茫期會有的痛苦和掙扎。調整心態,重新認識自己是大學的必修課。但請各位師弟師妹調整時一定一定不要放鬆對GPA的要求,老師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財金的課沒有那麼難的,大家又都是經歷過高考的洗禮,智商肯定沒問題,好好上課,認真完成作業,至少保證3.5會讓大家以後做選擇的時候不至於眼高手低。

一個是找準定位。

找準定位一方面是認清自己,一方面是認清就業方向。

我個人的感受是,金融專業、金融行業是一個文理科生相互競爭(鄙視)的行業。由於數理的原因,很多時候文科生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特別是在人大這樣一個人文社科學校,文科生居多,可能大家對數理基礎好的理科生會有一種天生的崇拜感(至少我是有的)。數學不好則會引發自己對未來金融行業的就業感到悲觀。

但是從就業的角度來看,金融行業的就業範圍非常廣闊,人大金融碩士每年的去年有部委、監管層、銀總、北分、券商投行、券商行研、公募基金、諮詢、四大等,體制內、體制外,不同工作崗位對人才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數理能力好編程強文筆優美邏輯嚴密social梳理分析能力演講能力能加班出差熬夜等等,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特質,師弟師妹們需要的只是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即可。不管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數學好數學差,努力認真的挖掘自身潛質,總會有一席之地的。懷著文科生的私心補一句,咱們的傑出校友張磊就是文科生。

認清就業方向這個問題就比較因人而異了。還是需要大家首先問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之前實習認識的小姐姐很坦誠地跟我說,她自己一點也不喜歡加班和出差,但是她喜歡錢,所以就入了諮詢的坑。找到屬於自己的持續驅動力是很重要的。

我的經驗是,走出舒適圈,多嘗試多試錯,才能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是自己想要的。

最後是實習的時間線安排

我本科階段的實習有三份,分別是在私募、四大和券商行研,水平不高,但是可能比較多元,跟我實習老闆和小夥伴的交流之後,個人總結的時間線如下,僅供各位師弟師妹參考。

出國/就業黨:

大一:參加社團活動,享受美好時光,保持一個好的GPA

大二秋季學期:9~11月四大寒假實習開始網申,刷四大題,申請/面試,寒假進入四大實習(大概率是審計/稅務組,金融專業建議審計組)

大二春季學期:3~5月寒假回家過年沒實習的朋友可以開始準備四大暑期了;寒假已實習的朋友可以開始準備大創和申請暑校了

大三秋季學期:好好聽課,啥也別幹了,趕緊刷gpa吧,有空把托福/雅思考了

大三寒假:語言出分/GRE/GMAT出分

大三春季學期:根據個人的喜好找券商一二級實習或是政府部門實習(行研貌似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選擇)

大三暑假:文書/簡歷+私募實習/另一份一二級實習

大四秋季學期:秋招/申請——實習看個人

大四春季學期:好好享受畢業生活/繼續實習羨慕其他人享受畢業生活

保研黨:

由於我沒有保研,不敢妄自給師弟師妹們建議。如果保研政策未變的話(811),請各位想保研的師弟師妹們一定把GPA放在首位,積极參加學生會,積极參加大小創和美賽國賽,能出國交換一定出國交換(回來折算GPA的時候你會巨開心的),就這樣啦。

《中國合伙人》里,孟曉駿對成冬青說「沒有什麼比你這樣一個Loser校長來講夢想,更有說服力」。 我相信點開這篇回答的,不管是學弟學妹,還是即將填報志願的高考生,都希望自己大學不至於太水,有所收穫。

平心而論,我覺得我已經有足夠的資格給出如何少走彎路的經驗了。

但如果各位師弟師妹想更上一層樓的話,還請多多看看RUC思享或者參加師兄師姐的交流會拓寬視野。

在此祝願各位擁有快樂而充實的大學生活!

以上。


原本想寫在2017級師弟的評論里的,結果字數超過限制了,就在這隔空對話一下哈。

師弟你好,我是2015級金融專業的,剛好今年畢業。因為當年高考發揮得稍好,我也成為了一個數學不好誤選金融的文科生,看了你的回答,發現咱倆大二時的想法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站在畢業的視角回頭看,我的想法也有一點變化,在此跟你分享一下哈。

首先想說的是數學不好不能學金融這事。我覺得有危機感是很好的,但是未來中國金融是否是量化為主還不好說。金融行業非量化的崗位遠超量化崗位,所以我覺得無論是實習還是找工作,人大金融都不至於落魄的。然後我有一點疑問是為什麼沒學數A就學不好編程,這個邏輯讓我有點懵。我數學也很不好,但是選修信院的金融量化分析、大數據分析,以及聽Mooc上浙大的數據結構,都不至於聽不懂,也不至於不會用。我覺得像我這種數學細胞為0的人能學下去,你也是可以的。如果未來真的想往量化方向走,與其說學不了,不如先試著學看看,再下定論呢?跟我同班的同學,也是數C,今年去紐大讀Quantitative finance項目了,只要自己願意讀的話,都是有機會的。

第二是課程設置的問題。我大二的時候,也覺得,為什麼要學中微中宏,為什麼要教這種形而上的東西。我現在的感覺是,人大金融在本科階段更偏向通識教育,目的不是培養專業人才,而是讓你發現自己的興趣方向,而把職業教育放到了研究生階段。我覺得這種培養方案的好處,一方面是本科階段的經濟學金融學基礎比較紮實,如果有同學未來想讀博/讀研深造的話,不至於重新補中級課程;一方面從開拓思路,啟發思維的角度,了解這些理論也是有好處的。在未來出國申請的時候,去向也可以比較多元。我個人的建議是,本科階段時,特別是大一大二時,不用太關注「恰飯」問題哈,就按部就班地把學院安排的課程,一門門安心學好,實用主義可以放到大四研一再考慮。這樣的心態學習起來可能會比較容易體會到經濟學的樂趣,也沒有太多實習/就業上的壓力。

第三是實習方面。財金對於本科實習的幫助與碩士生相比確實相對較少。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一個是課程設置的問題。大一大二以及大三上學期,基礎課、專業課對我來說是應接不暇,加上學生會和社團活動,寒暑假的大小創、軍訓、小學期,我感覺是沒有多少時間找實習的。還有是中國金融行業里,相對核心的崗位要求都是碩士起步,符合我們要求的本科生實習機會確實比較少。不過到大三下的時候,財金職發就會陸續推各種實習到班級公郵,到時候可以關注一下。根據我的經驗,實習不用找太早,大三寒假開始即可,大三下一段,暑假一段,大四上一段,大四下一段,足以。如果peer pressure真的蠻大,我建議找認識的師兄師姐問問,人大在北京的校友圈還是蠻大的,實習單位也是很認可人大金融的學生的。

對於出國方面,由於我本科階段實在太水,以至於不敢想出國交換的事情,不是很了解不敢妄下評論。不過我個人的感覺是,人大QS300多還是400多,但國內就業的認可度/出國讀研的認可度也不是很低呀,所以,QS和排名這事,看看就好啦。人大金融的牌子和平台還是很不錯的。

沒想到畢業時嘮嘮叨叨寫了這麼多,果然人老話就會變多。總之,人大金融給我的體驗,既沒有我剛入學時想的那麼好,也沒有我大二大三迷茫期想的那麼壞,只要願意,總會有屬於自己的機會的,加油呀。

在此與諸位共勉。


作為一條在人大金融學專業讀了七年的學渣老狗,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先上結論吧:不完美的地方很多,但是已經很不錯了,可以給7分。

這麼多年,人大最大的好處在於,第一個,學渣與學霸可以和平共處。在我本科的時候,我這樣的學渣可以每天晚睡晚起,可以每天翹課,可以打遊戲,出去旅遊;同班的大學霸可以早出晚歸,可以好好學習,可以斬獲國獎,還可以考證實習。但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可以在一個班裡共存,甚至在我們班關係和諧,相親相愛,恐怕某些學校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另一個,學院不多事,沒有事無巨細的輔導員,沒有多事的學生會,不查寢,不會禁止你實習,對於碩士沒有不切實際的科研要求,總的來說,無為而治在這裡,得到了較好的體現。你想積極進取,可以變得很優秀;如果和我一樣胸無大志,也可以過得很舒服。像我這樣的班長,往往也樂得清閑。

到了去年找工作的時候,我也發現,人大財金的牌子也是很管用的,可以讓學院的大神,和清北一爭高下,可以讓我這樣專業倒數第一的學渣勝過財貿中的絕大多數,下場不會太慘。

當然,你要是說缺點,那肯定也是有的,比如部分課程脫離實際;比如對於學生的就業引導做的不夠早,不夠好;國際化水平有待提高。以及足球氛圍不夠濃厚等等。但是這些缺點,哪個學校,學院能說一個都沒有呢。

所以我覺得,你的分數如果夠不上清北,人大財金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如果你積極進取,這個平台足夠好;如果你想混吃等死,最不濟也可以沿著我的腳步走下去。

至少,我不覺得它比復交差。


修改一下。感覺自己的回答真的沒什麼意義。完全是牢騷了。

前面那個關於就業去向的回答比較有參考價值,不過現在經濟周期…金融不會像以前那麼好就業了。

人大的話果然還是在體制內有優勢吧。喜歡上海深圳香港,喜歡外企的,還是算了吧。

以下是原回答。

不知道客不客觀地說,就像很多回答里說的,個人認為人大讀金融有以下幾個缺點:

1.課程設置上,貨幣銀行學與微觀金融並舉,但兩手抓兩手都不硬。部分課程授課知識點重複贅余,部分老師講課非常糟糕(不過這個可能是高校通病吧)

2.國際交流資源很虐,真的很虐。校獎之外都emmmm,而校獎不僅名額少,甚至由於面向全校很可能會考慮「院系、學部的平衡」,財金院同學能拿到名額有多少呢?以及財金院基本沒什麼院自己的交流項目,這點不如商學院。財金同學拿著僅次清北的分數線會覺得接受不良再正常不過。不過聽說現在校獎都取消了都不限名額變成自費了?

而暑校由於自己花費很高,本身門檻低(很多都是不需要經過人大也可以自由申請,並且不難申請的),個人不認為可以體現學校的國際交流資源。

公費交流項目據我所知財金就兩個,其中一個還是比賽。

3.就業輔導,職業規劃輔導方面做的較差。不再贅述。當然對於很多大佬來說可能自己通過職業發展社團、學長學姐、自己搜尋這些途徑也可以發展得很好,然而不能改變學校/學院這方面做得很差這個事實。

4.雖然其實基本上業界/國外高校還是認人大的,但是不能否認由於人大綜合排名的尷尬地位,在許多地區(尤其南方?)人大知名度確實不高。北京Top2是清北,上海Top2是復交,在一個城市做Top的感覺和Top以外的感覺想必是很不一樣的。所以這一點我覺得從人大財金名氣及其信號效應以及延伸出的就業效果來看,性價比不如復交。

5.研究生項目的就業狀況和質量,本校保本校比較容易,而人大財金研究生項目知名度口碑就業都一般。學碩不了解,至少專碩是不如清北的各個項目以及上海的高金的。復旦的管院或許相差彷彿?(有誤請務必指正)而光華和經管prefer清北復交,高金和復旦也prefer清北復交,人大的錄取率並不比其他清北復交以外的學校高多少…

好了吐槽完了。由於並沒有深入了解過其他學校學金融的狀況,很難說人大的問題別的學校就沒有,或者別的學校可能有別的問題,所以說到底只是抒發自己的不快罷了。其實雖然說了以上種種缺陷不足,但是那些【該是大佬的同學依然非常大佬】。人大優秀的、不亞於清北優秀水平的同學也不少。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程,不能以為自己高考時稍快幾步之後就能躺贏領先吧。

上面是還保留有一點點客觀的吐槽,接下來是完全不客觀的只是想傾訴自己在大學裡不開心的吐槽,請大家忽略。

1.人大可怕的經濟學/金融學氛圍

人大跟金融、經濟有關的學院有多少呢?財金,經濟(現在還分了個應用經濟),商學院,統計,農發,勞人有勞動經濟學,環境有環境經濟學…還有信院理院等等喜愛雙修金融的學院。Actually全校都熱衷於雙修金融吧?無數選修同學前赴後繼努力在難搞的財金教秘手下成功導課。只能說畢竟是顯學?

剛剛說的算是泛金融/經濟了,那人大搞的就是金融的學院有哪些呢?財金,著重宏觀金融;商學院最受歡迎的專業財務管理,公司金融;漢青,金融工程/量化金融;高禮,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

這種大家皆金融的氛圍其實蠻可怕的,而且由於學院間交流往往發生在經濟學部內部,這種氛圍還具有自增強效應。造成的peer pressure之大可以想像。這種同質化和圈子化也容易讓人目光變得局限,對道路的規劃變得狹窄,眼裡只看得見金融、實習、商科、money(不針對任何人,可能只是我自己)。事實上恐怕恰恰是跟人大想要做到的通識教育背道而馳的。

當然,或許只是因為我作為一個快樂文科生,無法適應ambitious和passionate的商科吧。

2.師生關係較為疏離,基本沒有除了上課聽講下課問問題以外的交流。科研方面,老師基本不太需要本科生幫忙幹活兒(我知道有少數金實財實同學有做科研但是非常少數)。指導老師方面,班主任的職責很不清晰,取決於任職班主任老師個人忙不忙/想不想管這個班。有非常負責任的班主任,也有基本不存在的。一方面確實沒什麼亂七八糟的事兒很自由,但另一方面完全沒有人引領,也很迷茫。

3.學習氛圍太濃厚。(對不起這個完全是我的問題) 許多小夥伴彷彿可以住在圖書館,沒課也能從早學到晚。認識一位大哥,因為過於熱愛學習約會地點有且僅有圖書館,約會內容有且僅有學習。我:???

聽說上海的學校(沒錯說的就是你!!復交!)浪得多,很想去了。沒有選擇適合自己風格的學校,我的錯。

4.看到大二的師弟吐槽中微,想說中微並不難啊,只要你遇到上課給你放Mooc小視頻的老師。呵呵。一個學期中微只學了個斯勒茨基方程,寡頭壟斷的古諾模型,外部性的推導。我都不好意思說我學過中微。珍惜你認真教課讓你們瘋狂推導的老師吧。羨慕你經濟學基礎打的好。

以及感慨一下不同老師教的真不一樣,我學金融學財政學,感覺並沒有學過摸清過建國以來每一次財政/金融體制改革呢…反而覺得自己應該好好補一補發展歷程。

廢話太多了,我明明應該在複習期末考…

dbq dbq


論學科排名,人大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包括財政,金融),統計學教育部排名四連冠。主流國際學術排名ESI人大排中國大陸第三,僅次於清北。人大熱門專業一流學科全覆蓋,復旦熱門一流學科一個沒有。

本科保研率30%左右(清北人復交),30%出國(top50),基本不太差都能升學。數理要求較高。錄取分數僅次於清北,所以基本都是清北考不上又想到北京發展的,人大牌子碾壓央財外經貿還是很容易的。

就業:頂級的話高盛投行部暑期也會宣講(這個只在清北復交人宣講),每年金融專業1-3人進外資投行的吧(這方面不如人大商院,更不如復交),碩士也會有不少國考選調去國辦、一行兩會.財政,發改這些強勢部委的。(十年混個處長不比高盛差,高盛不是一樣要跪舔證監會發審小兵么)注意部分部委中央選調僅面向清北人三校。

高端的話中信、中金、華夏、易方達等大券商,大基金人大去的人也不少,當然都要人大本碩了,至少本科需要985;中管金融機構(15家副部級)總行總部(晉陞比公務員慢些,因為人多)也有大量的人,汗青可以拿大行總行保底了,此外,外管儲備,中證登,中債登,北方工業集團,交易商協會這些體制內低調多金的地方人大畢業也很有優勢。

中端的話弱勢央企總部,邊緣部委,事業單位也走了不少。

低端的去四大,互聯網機構啥的,最不濟去北京分行啥的混個戶口吧。

總之,體制內人大不亞於清北,是考不上清北的最佳替代方案。如果對上海,外企,賺錢有興趣,直接選復旦。

北京作為首都有充足的資源容納頂級名校!北京也是金融產值第一,總部數量一騎絕塵的地方。一行兩會、中管金融機構中人大的校友資源可不是復交能比的。國際交流確實弱於復旦,貌似貿易戰背景下這個不重要吧。

2020年人大漢青mf就業好於復旦管院mf,復旦去外資和三中一華人數差不多,基金,銀行總行均不如人大漢青。


本人人大金融大二下在讀,先說結論:體驗很一般。理由如下:

1、數學不好的別學金融:最簡單的數C,第一學期的微積分C1掛科率就在20%左右,更何況你只學數C不學數A的話,學不了金融工程,python、編程、操作系統這些也都不好學,人工智慧不斷消滅工作崗位的時代,量化代表著金融圈的未來,而你選擇不了未來。

2、課程設置很一般:先從經濟學理論課程來講,一般的學校也就是講個兩門曼昆的微觀、宏觀經濟學原理就完了,只有人大還要學中級微觀和中級宏觀,中微用的教材還是尼科爾森的,已經接近高級的純數理世界了,經濟學在不斷數理化後已經越來越自說自話了,最後這兩門課啃下來以後感覺除了會用一大堆的偏導、公式和模型證明原理課學到的那些道理以外,也沒有學會別的什麼有用的;專業課方面,摘一段一位學長的原話:由於我們是先有財政,後有金融。所謂金融,當初只是財政的備胎,國家的錢,要投放出去,「左兜掏右兜」計劃經濟下的金融是沒啥意義的。後來,隨著改革開放,金融逐漸獨立,形成了以銀行體系為主導的金融。銀行強,資本市場弱到今天也沒有改變。這樣的歷史演化流程導致國內的金融教育對於宏觀調控、貨幣銀行機制很擅長,但對於新興的資本市場理解的一直很落後。以我們兩門4學分的專業課金融學和財政學為例,學下來以後對建國以後的銀行體系、信用信貸和財稅制度的這些沿革爛熟於胸,但是實務依然是一塌糊塗的小白,但畢竟最後能成為周小川、林毅夫的人很少,大部分普通人還是要恰飯的啊!

3、國際交換項目質量感人:由於人大的國際排名,以及作為第二黨校導致的國際聲譽污名化,願意理人大的好學校真的不多...我直接上個圖:

高質量的國際交換機會真的屈指可數,我再拿一所只能勉強算國際一流末尾,老被留學圈歧視的學校的國際交流機會和人大對比一下,你們感受一下:

只能說,人大確實還不能給學生提供足夠好的國際視野。

4、實習機會基本全靠自己:和很多國際一流大學學生就業和發展中心的coordinator會拼了命幫學生找到coop的機會不同,這裡可就從來沒有以學生為本過,在財金更是如此,實習機會基本全靠自己,家裡有人姓趙和能力極強的大佬畢竟還是少數啊。而且這樣的課程設置,如果不自己主動了解,到了大二下也不會知道當今的行業前沿是些什麼?唉...

ps多說一句:人大財金確實因為佔領了幾乎整個證監會、銀保監會而享譽全國,被認為金融專業排名全國第一,不過看QS排名的話中國大陸能進全球前50的還是只有北清...

目前就想到這些,有別的想法的話再更。

總之,最後一句話送給高考完準備報志願的童鞋們:選自己認真了解過後感興趣的專業!選自己喜歡的學校!別在意高校、專業鄙視鏈和名氣這些虛的東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