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女權,大部分的性質是邪教和極端組織,真正追求男女平等、打破性別對立的女權主義者微乎其微。

分辨微博極端女權、邪教女權的最主要標準:

1東亞地區男人低劣、野蠻,尤其是中國男人。外國男人,不管是歐美、中東、土澳、拉美,甚至是非洲、印度,都比中國男人強;

2不支持反婚反育的,無論男女,都是被批判的對象。不支持反婚反育的男人,是屌癌。不支持反婚反育的女人,是女奴、母倀。

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在網路中,但凡有人發表類似言論,十之八九極端邪教成員沒跑了。

放幾個微博截圖,大家感受一下。

這還只是一些關注度很低的博主,某些女拳大V的主頁更精彩,特別是評論區,簡直炸裂正常人的三觀。

對於這種邪教拳師,不要試圖和他們溝通、談判,因為在高貴的拳師眼裡,不順應他們的人只是卑賤的劣等生物。

每一個有良知、有智慧、有同理心的人,都知道自己追求的是平等、和諧、自由的社會,不是有壓迫的社會。而極端的邪教拳師們要的是就是壓迫,壓迫男性,壓迫不願意服從他們的女性,這些人跟封建社會溺死女嬰、強迫女子纏足的人本質上是一路貨色。只要你自認為你是一個正常人,一個熱愛自己民族、尊重他人自由選擇權的人,有著最起碼的作為人類的良心的人,你就應當知道他們是敵人,是你死我活的敵人。


微博女權對平權的作用,我舉個關於「女司機」的例子吧。

每次新聞報道搞笑的車禍總是會跟上女司機三個字,然後女權覺醒的人士們不滿,說你這是暗示女司機都跟弱智一樣,是一種歧視。老實說,聽到女司機三個字確實也差不多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馬路殺手,這說帶來歧視是有道理的,也沒必要硬槓說強調女司機是因為男司機作為主流,從而把女司機們區分開來。

然而後來有次湖南還是哪個省的交通大隊之類的微博報了一個搞笑的車禍,全文說的是司機,沒說性別。我心想:誒,這下遂了女權人士們的願,評論應該是吹一下這個交警的報告吧?結果完全沒想到。打開評論一看都是「沒說女司機肯定是男司機」「男司機都是馬路殺手」類似的話,全是女拳狂歡,瘋狂嘲諷男司機。當時就覺得別人說女司機你不樂意,別人不說性別你嘲諷男司機,那以後我們還是把女司機三個字標清楚嘛,起碼該背的鍋自己背——我從一個理解女人們不希望總看到女司機三個字的男孩,成功成長為堅定支持新聞明明白白寫清楚女司機,並樂於嘲諷她們搞笑車技的男士。

當然之前那個事還有點後續,交警估計看女拳太猖狂忍不了,明確回復說這個車禍就是女司機搞得。我很清楚記得有個女拳評論:你怎麼知道是女司機?我就迷糊了:怎麼有人問這種問題?這交警再無能,分辨性別應該還不會錯吧?再不行看身份證呀。後來我意識到女拳不是質疑交警分辨性別的能力,她是覺得交警純為膈應一下評論的女拳,強行指鹿為馬,不管到底是男是女先說是女司機。。。。這恐怕體現了某種認知的不同:在我,就算和人爭吵也不會完全不顧事實;而女拳,恐怕是經常捏造事實的。所以她有那麼一問,覺得交警是捏造,而我卻不明所以,連她啥意思都想了一會才清楚。。。。

話又說回來,你們叫個女司機就不高興了,那天天直男癌叫的歡怎麼說?女司機還真是女性司機搞得事,直男咋就癌了呢?


看到這個話題想答一下,單純談女權,主觀性比較強,主要講講個人經歷所以就匿了

回憶比較多,跑題警告

談起女權我不得不想起我初中時代的班主任雖然已經過去十年來年了,但對我的影響真的是一輩子的。

剛入學的時候班裡讓去搬書,老師直接讓前兩排的同學都去,不管男女,我當時非常驚訝,因為小學的時候只要是這種像搬書的力氣活絕對是男生的。

當時和我想法差不多的有很多,被點中的女生也面有難色,然後後排幾個男生自告奮勇的要去代替那幾個女生搬書。

我們班主任說了一句:女生不能搬書啊?是搬來的書女生不用還是怎麼的?搬不了多還搬不了少啊!搬不了不能多去幾次啊。

我們班是唯一有女生去搬書的班,當時很多人抱怨班主任,說他不會照顧女生,說的狠一點的還祝他一輩子單身。

搬書過後就開始打掃衛生了,別的班都是女生擦桌椅掃地男生擦窗戶拖地,我們班是想幹什麼,自己覺得自己擅長什麼就去幹,自己看著分配。初一女生普遍比男生要高一點,有幾個個子高的女生剛開始還挺想試試擦玻璃的,但是當時在我印象裏我們那真的很少有女生踩桌子爬高大大咧咧的去擦玻璃,後來那幾個女生覺得不好意思就放棄了,這時候我們班主任說:都穿的校服褲又沒穿裙子,爬高怎麼了,再說又沒讓你們擦外面夠不到的玻璃,就擦擦室內面的幾個玻璃怕什麼啊,想去試試就去啊。

我們班又是唯一有女生爬高擦玻璃的班級。

再後來學校裏給提供了飲水機,但是水桶得自己班去領,我們班又是奇葩班級,女生也得去搬。

班主任的說:女生也是要喝水的啊,出錢平均,出力也得平均,想要喝水別指望別人,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去出力。

並不是所有女生都能搬動一桶水,我們自己想辦法和朋友結成對子,輪到自己或朋友去搬水了,就兩個人相互幫忙,兩個人抬一桶。

再後來學校舉辦男子籃球賽,晉級的班級可以代表學校去區裏比賽,那時候男生們都挺拚命的,各種忙碌去準備比賽,其他班基本屬於斷水狀態了,本來課餘時間就少,男生都跑去準備比賽了,沒人抬水了啊。其他班女生沒水了抱怨連連,但我們班畫風又突變了,我們班女生商量過後覺得男生參加比賽就很辛苦的了,就不讓他們抬水了,女生多出點力得了。

最開始我覺得男生肯定心安理得的讓女生去抬水了,但是看到滿身都是汗的他們從籃球場回來就搶著拿女生手裡的桶幫女生抬桶上樓,還說:我們男生也要喝水的啊,想喝水就得出力啊。當時真的有被感動到了。

後來也發現了班主任並不是不照顧女生,聽男生說班主任偷偷告訴他們男生如果班裡有女生說肚子疼卻又死活不肯告訴你原因的時候記得不要多問了,幫忙倒杯熱水就好了。現在想想班主任真是個悶騷的暖男。

我在那位奇葩班主任讓我懂得,不要理所當然的認為需要力氣的活就是男生的,那是男生們替女生做了,要麼去幫忙,要麼在男生幫了你以後記得說謝謝。還有就是想要的東西要自己努力去爭取,不要指望別人,客觀上能完成的事就去做,一次完不成就分多次完成,必要的時候可以去尋求幫助,但不要理所應當的推給別人。

寫到這裡,突然好想念初中的同學們啊


她們認為男人不結婚不要孩子就會死,事實社會上的「負責任」一詞就是道德綁架男人的。

男人最舒服的狀態應該是到處交配,拔吊無情,就像某色人種,不過這樣做社會必定落後罷了。 然後為了社會發展,法律道德一條條框架限制男人。

男人體力比女人強,更容易獲得工作和高報酬,壽命比女人短,消費慾望還比女人低,保護自己身體和財產比女人強。都不結婚不要孩子,誰活得更舒服不是一目瞭然了嗎? 有了孩子也是跟媽媽更親,簡直了。男人要孩子究竟圖了啥?


我發現中國田園女權的本質是源於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田園女權非常憎恨gay,辱罵男同性戀的詞語比平時罵普通男人惡毒的多。比如最有名的果子狸小姐

評論區現身說法

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因為同性戀和女權是天然盟友,都是號召平權,都有一定程度的反婚反育,在西方倆個團體的關係非常友好。微博女權用的彩虹頭像都是從同性圈過來的。但在國內女權對gay是非常仇視,其中的緣由我一直不明白。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個小姑娘問一個女權人士:我們為什麼要這麼恨gay呢?

女權:因為基佬不需要女人啊。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真的醍醐灌頂,理解了田園女權的根本邏輯。我一直以來認為田園女權為了反婚反育、仇男等觀念而不停的胡攪蠻纏、無理取鬧的羣體,我相信大多數人也是這麼認為的。

現在才發現田園女權是通過婚姻、生育作為籌碼要挾男性,從而在婚姻中和社會上換取更多利益的組織。她們比普通女性更需要婚姻、異性,不想自立渴望寄生生活。所以她們才會咒罵gay,因為gay對女性的婚姻、生育完全不需要,gay這個羣體才會以完全平等的角度對待女性,這對田園女權就是世界末日。

這也是西方女權與田園女權對待gay態度相反的原因,西方要的是女性獨立平等,跟gay不謀而合。田園要的是依附男性吸血,gay就是她們的天敵。


有人在評論裏提到gay也需要代孕的問題,這點女權早就想到了。

反代孕是對的,但為什麼不反代孕就會死呢。

反代孕所用語音的惡毒,微博點開這倆個話題裡面都是田園女權。

代孕使男性可以跳過田園的生育訛詐,所以田園們拚命反對。

當然代孕是違法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