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梅瓶是在沐英墓出土的吧,下限就是明初了,而洪武青花質量不好 發黑 所以猜測定元代是不是更有依據。至於青料畫法發色紋飾等其他因素應該也能印證


元青花的起始年代說法不一,但最多被認可的應該是1978年杭州出土的青花觀音像(後被證實為西王母像)三尊,以及青花筆架山。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

出土的這兩件元青花墓葬紀年為至元丙子年。在元代一共有兩個至元丙子年,一個是前至元十三年(1276年),另一個是後至元二年(1336年)。立碑人是明安達兒,也就是墓主人的曾孫,他於皇慶二年(1313年)出征死於均州,所以立碑時間為前至元無疑。

之後就是1975年在江西出土的延祐六年(1319年)安百四墓出土的青花塔式蓋罐。這個時期是元代的中期,我們成為「延祐型」元青花。

圖片來自網路

可以看出,此時的青花已經接近元代晚期成熟的「至正型」元青花。

而被大家廣泛認可的「至正型」元青花應當是英國大維德藏的「至正十一年(1351年)銘青花龍紋大瓶這類的成熟元青花。

包括蕭何月下追韓信這類的都是至正型元青花。他們誕生於元代晚期,但不一定都在1351年以後。

所以對於元青花寬泛的說,最早燒成於13世紀中後葉,一直到14世紀中後葉長達近一個世紀。但嚴格來說,至正型的元青花燒制在14世紀五十年代前後才開始成熟,在元一朝,僅僅三十餘年的短暫光陰,卻創造了青花史上的一大高峰,為後世的青花瓷燒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首先,韓信月下追韓信這件梅瓶是出土於沐英墓,那麼下限就是明初了,但是這件梅瓶無論從器型,還是紋飾來說,都屬於元代風格,至於到底一定要定為元還是明,其實沒有必要那麼絕對,畢竟明代建國的時候,只是佔領了景德鎮,但是還在對元作戰,瓷器的設計和製造風格不能說變就變,你說這個時期製造的青花,到底屬於明還是屬於元呢,一定要準確的說法的話,可以定義為元代風格的梅瓶;其次,雖然元朝在中原地區喪失統治權,但是整個元帝國屬於聯邦制,由4個汗國組成,其整個行政區域所產生的青花都可以叫元青花,如土耳其區域也有青花生產(如倫敦蘇富比2018年秋拍的一件青花大盤,如下圖),這個時期產生的青花,你說屬於元還是屬於明呢?


第一這件青花準確的講叫至正型元青花,至正型元青花從用料發色,畫法,造型都有獨特性,具體有哪些特點有很多專業書籍都有介紹,第二至正型青花瓷的發現彌補了陶瓷史上元青花的空缺,原先學術上把這些統一歸為洪武年間的青花瓷(包括這個梅瓶咱內)後來通過大維德基金會至正型青花的發現,通過類比,(化學成分類比,畫法造型等的類比,以及文稿記載)確定這是元青花,絕大部分應屬元代至正年間所制,(至正年間江西景德鎮屬於朱元璋所佔領,文獻明確記載朱元璋命令製作陶瓷賞賜屬下,再者至正型元青花大多講述歷史文化故事,且多為戰爭題材,由此推測當屬當時賞賜屬下的陶瓷),但不能否認的是世界上是否有明朝初期製作的至正型元青花呢?這是我們無法準確解答的,因為沒有明確記載停燒這種器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絕大多數至正型元青花都是在元朝至正時期燒造而成

下面是博物館有關梅瓶器物器型的演變,由此可見元青花的器型特徵,更多特徵我就不在此列舉了更多特徵我就不列舉了,那都是我們研究以及鑒定上的知識太繁瑣,放兩張庫房的圖你體會下就明白元青花與明代青花的區別了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元代的,無論是器型還是青花發色都是元代風格;在沐英墓里發現考慮是他跟著朱元璋打下的江山,朱元璋賜給他這個梅瓶,拿梅瓶的典故提醒他


第一個問題,該梅瓶屬於明青花,張浦生已做出論述;

第二個問題,元青花的起始年代大致屬於你說的1330年至1360年時期的上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