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虛擬現實不火,其實是在 宣傳、曝光 這個層面上不火了。

從 硬體銷量、用戶量、技術的研發 上,其實一直在穩步發展。

今天主流的 VR 屏幕解析度已經從2017年的 2.5k 變成了 4k,顆粒感已經沒有了。

Steam上的 VR 遊戲應用數量,最近一年漲了 50%,從 2300 變成了 3000+

B端的應用,尤其是在教育領域,更是得到了國家的助力。

工信部 2019年1月份 明確發文要求大力加強VR+在各個領域應用。

教育部 2019年3月份 發文要求全國教育廳推動VR在教學中的深入應用

所以,不要被媒體宣傳的聲音大小迷惑 : )

更多VR相關內容,歡迎來我的專欄 逐鹿VR 看看

逐鹿VR?

zhuanlan.zhihu.com圖標Rockeymen:聊一聊 VR 虛擬現實(十一):VR 與 AR 誰主未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從2004年玩vrml,最古老的虛擬現實開發語言,到今天已經近15年了,我覺得當時的我是有遠見的。因為我覺得10年後它一定會火,在2014年它終於不負我望,火出天際,資本加持,媒體瘋狂曝光,一時間整個宇宙都充滿了虛擬現實。一瞬間街頭的中小學生也在談VR,考試的作文題都是VR,《黑客帝國》再一次火了,甚至虛擬現實短片也火的不行,結果萬萬沒想到的是除了 pornhub找到了規模化應用場景,其他領域甚至遊戲領域也未找到所謂的高頻應用場景,HTC重負難行,Facebook持續燒錢,國內大小廠不敢公佈銷量數據。

Magicleap 做完CG和效果圖之後音訊全無,現在又吹逼什麼人工智慧,混合現實攪局VR也就算了,第一VR攪屎棍Google發布 daydream,以及全景拍攝的那羣人也衝進來說自己是做VR的,拉低了整個行業的技術創新目標,導致全行業往紙盒VR方向發展,垃圾成功的賣出了收益,導致真正的創新者沒有動力前進,因為行業需要屎,你做飯根本賣不掉,因為屎只需要9.9元。內容開發者開始遠離VR,目前活著的團隊也是靠滿足定製需求煎熬著,至於內容大廠靠學校和VR DJ 賣出了不菲的價格。教育是VR真正的市場,但是沒有關係你連學校的大門都進不了,最終又變成了一個需要美女和酒量公關市場,偉大的行業是2C的,不能2C的行業那就是官本位市場。

當創業者和從業者回過神來搞BG端市場時,已經被酒池肉林包圍,喝酒和找菇涼主導了這個產業的價值,技術創業者被踩成狗,某上市vr公司創始人被資本割完韭菜後,一腳踢下深淵,萬劫不復。

縱觀國內的VR發展史,它從神壇變成了肉池酒林,我們能說國內的環境骯髒嗎?明顯不能,因為你做不好是你不符合時代發展規律,能把一門高科技產業做的比傳統製造業還沒出息的景象,真特麼的複合國內特色。

那麼VR有沒有前途呢?明顯有!但是我們太把VR當回事了,他在象PC一樣,不能普及的時代它就是一門傳統生意。

當C端爆發的時候,她纔有可能產生量變到質變,所以只有咬牙堅持,另外AR或許比VR普及的更快。

反正已經堅持了這麼久,再堅持其實也無所謂。祝各位創業者安好,我曾經搖了一卦 問VR前途,得到的是小過卦,兇。行業運勢不佳,經常會有小麻煩發生,但幸虧麻煩不大,還可以應付。注意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要太過頭,安守本分纔不會惹禍上身。同時要注意多向長輩請教,不可獨斷專行。建議想要入行工作的朋友,現在還是不要動為好。

靜眼旁觀再說吧


硬體成本高企,這個一體機很廢,連臺機系對空間要求大,對算力要求比較高

配套內容貧乏,暈動症難解決必然無法推廣,只能從遊戲玩法上下手。解決的比較好的是光劍,但目前沒有任何可以讓絕大部分人都舒適的大作

之前吹的太高,現在擠水

MR系用戶。

需要一個機遇。


算是最早一批買HTC Vive的吧。

現在已經灰積老厚了。

全組裝好,需要10平米方形的房間專門做遊戲房。房價多貴啊!想沉浸體驗一把,就得50萬起步啊。

算了。

坐沙發上看pornhub吧。費半天勁翻牆下載點兒資源,也不能總是blowjob吧?而且手裡拿倆手柄,怎麼擼?

上一天班回來,累了,不想全身運動體驗遊戲了。就想躺沙發上,像看pornhub那樣,看個大片。頭卻越來越沉,越來越沉。弄得媳婦以為我當機了。。。


不火嗎?可能只是用不著嚷嚷了。

我前段時間入手一個奧德賽+。就此入了坑。

以前看科幻電影,總是有豬腳身臨其境某個遊戲的場面像王牌玩家,現實世界啥時能達到那個程度不知道,但總是在往哪個方向走,VR就是電子娛樂產業的大方向。而就目前來說飛行模擬類和駕駛類如果不支持VR,就基本上提不起興趣。我第一次帶上VR體驗DCS,就是爆發出一陣陣狂笑。另外現在VR硬體在玩遊戲方面主要是指最基礎的畫面清晰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但在看電影方面基本已經完全可以handle了,只要你片源夠清晰就行,我有一堆網上下的復聯,阿凡達,火星救援等高清分屏3D片,以前在極米投影上用眼鏡看,效果不太好,主要是畫面有點小,但在VR盔裏看,就是IMAX包場。

至於小片片,就是蒸汽綠皮硬座直上高鐵軟臥的區別,對於此行業來講,VR是唯一出路。就沖這一點,VR就黃不了(呃....另外那個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