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Cloud, Share your sounds.http://soundcloud.com


talkbox...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聲音的價值是如何體現的?

聲音具有良好的可復用、混合、分離、剪輯以及二次創作等特性,與文字、圖像、視頻相比音頻具有更好的「可塑性」。

長期以來,各類聲音素材和音效資源在音樂創作、影視後期、聲音藝術、遊戲設計等領域一直都有大量的使用需求。

因此,聲音在許多創作相關行業裏是作為「基礎元素」存在的,它所體現的價值大得無法估量。

回到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沒有關於聲音分享類的網站呢?

首先答案是否定的,國內的耳聆網ear0.com和國外的freesound.org都是非常優秀的聲音分享平臺,同時二者都是非盈利公眾項目。

但是這類網站並不多,主要原因是它並沒有像音樂網站如此大的受眾羣體,而且與創作相關的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資源庫」或同期聲團隊。另外,由於聲音的可復用性,不少工作室選擇向第三方音頻庫購買,一勞永逸解決著作權的問題。

不過著作權的問題早已不是聲音分享平臺的難題,拿國內的耳聆網ear0.com舉例,平臺採用國際知識共享組織Creative Commons制定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C0、BY、BY-NC三類許可協議),用戶可以免費合法地使用採用CC協議的音頻,同時也保留了聲音分享者的部分權利。

當然,對於業餘創作人、初創團隊和聲音愛好者來說,上述聲音分享平臺的存在具有非凡的意義,甚至對整個創作領域底層生態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到上面分享自己錄製的聲音,讓聲音發揮它的潛在價值,我們也能從中收穫分享的樂趣。


短趣 APP 裡邊也是可以分享聲音的,可以設置一些音效。

突然想到,微信某一天羣聊的時候,可以給自己聲音加特效,當然這應該不會實現。
我想這是因為聲音的分享要求很高,人類對聲音的要求要比視頻高,比如在網上看電影時你能忍受畫面斷斷續續,卻不能忍受聲音斷斷續續,而且聲音的趣味性性要比畫面低,一般也只有專業性的聲音有價值吧,比如音樂,你看音樂分享的網站不是有很多了麼,比如蝦米,這也是分享聲音的一種吧,我想要實現像微博一樣分享聲音的話,也只能做一個小眾網站,由一羣音樂相關的人士分享一些音節片斷,靈感,內容要有美感,那還是可行的。
從根本上講,還是需求的問題。聲音分享要解決的是什麼需求?


存儲成本太大不易被索引視頻分享已足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