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陳赫的離婚八卦鬧的沸沸揚揚,在陳赫本人回復了一個博主要求他退出「跑男」的微博之後,這個博主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現在,這個博主的微博迅速有了幾十萬的謾罵評論,而且還被網友人肉了。可以看到這不是一個單獨現象,現在有些明星藝人的微博下常常可以看見此類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在對待「離婚」之類話題的時候,基本都會因為「這個話題比較私人」而選擇不予置評或者小範圍議論,為什麼當對象變成公眾人物的時候,大多數人會表現出「我是有資格進行評價的」?

為什麼大家會在這種情形下展現出這麼強烈的攻擊性?


很難改善,就像貼吧一樣,吸引來的人就是那樣,所以罵戰秀下限只會越來越嚴重,然後有些受不了的人就會尋找下一個社交平臺。Ps:知道知乎為什麼突然多了好多無意義抖機靈的答案嗎?微博上的段子手營銷號沒有東西發了開始在知乎上尋找那些有意思的抖機靈答案和講故事的答案然後發微博。在微博用戶的眼裡知乎就是個比微博更有意思的地方,大家都在抖機靈講故事。有一次我在一個營銷號的微博下面說知乎可不是抖機靈的地方,還是有很多好答案的。然後.....被好幾個粉絲罵了,說我裝逼,說反正都是社交網站,說些段子怎麼了 - -

先統計一下微博的殭屍粉吧。

我的新浪微博,現在主業是背單詞打卡賺20個貝殼,過好多天才清一次,就這樣也能漲一兩個粉。

所以很多網路暴力,其實想開了也就縮水了。

雖然無聊人很多,但是我並不以為真的會有幾十萬人無聊得愚蠢去踩不認識的人。

我動根腳趾頭,也能想到有團隊在操刀。

至於那些無聊的路人和粉絲不過是被利用了。

原因有,很多人不樂意自己動腦,而是從眾,被輿論左右,成為別人手裡的刀。

虛虛實實。防不勝防。

關鍵詞:

閑的蛋疼

不明真相的圍觀羣眾

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

小女孩被人肉了,你跑去女孩的微博看兩眼留個言,你不是閑的蛋疼是什麼?

以前說電視是給愚夫愚婦看的,現在網路上的各種消息也是給愚夫愚婦看的,只是大夥不願承認罷了。拿最近陳赫離婚這個例子,因果什麼都不知道,洋洋灑灑幾百字就出來了,裝作是行內人知情人。你跑到人家幾百字下面點贊,說你是不明真相圍觀羣眾,你還覺得委屈了?

挑事兒的不怕事大,知人知面不知心。貴圈存在那麼多潛在的可交換的利益,僱一小撮人在網路上煽風點火,也不是什麼說不過去的事兒。

網路上任何一篇報道、小道消息,都是經過加工的。加工人不一定了解事情的全部,即使瞭解事情全部,還不能帶點感情色彩了?純敘述性報道,別人說你冷血;帶點感情色彩,別人說你沒有客觀性,誤導老百姓。總之文字工作者不容易。

生存不易,樂呵樂呵得了。

參考百度百科 網路暴力

在這類事情上,首先網媒、段子手的態度尤其重要。要知道,網民素質層次不齊,而且由於本身的匿名性,平常穩重的人在網上也可能對某件事情發表帶有主觀色彩的評論。同樣的,平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人在網路中可以化身「鍵盤俠」「聖母」等。網媒與段子手對一件事情的評價直接影響了大部分網民的態度。比如前段時間的「手術臺自拍」事件,個人認為此事合情不合規,但是在某些不客觀的報道引導下,微博的輿論趨勢直接出現了一邊倒的情況,然後醫生革職,又跳出來一羣譴責媒體的人,殊不知,都是一波人。

其次,在前幾天的知乎首頁上有個很火的匿名評價,指出陳赫的欺騙行為以及別有用心的裝白蓮花。(有沒有好心人教我手機客戶端怎麼引用啊(?д?。) 。)運用魯迅先生的話「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別人的」,我認可該答主對陳赫欺騙的指責,但對其回復一個網友轉移輿論趨勢的看法持保留態度。但是可以看出,當事人的做法也對網民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再比如前段時間的林更新盜號事件。
這個問題是不是叫 「Internet bully」 來著……
符合大眾心理學描寫的羣體特徵:低智、易受暗示、容易衝動一羣不同性質的人因為一個目標聚集到一塊,這樣的羣體智慧很低,一些在個人看來無論如何也不會發生的事情,在羣體中卻不可思議的發生了,例如二戰時的德國,中世紀時焚燒女巫男巫的活動,這些在今天看來很荒誕不可思議的事情都發生了,因為在羣體中很少有人會去思考,而是不斷的受暗示及鼓動。而且因為匿名性的原因,往往會出現一些很偏激的行為。小女孩兒的行為偏激,那羣去騷擾小女孩兒的人同樣偏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