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問題:「學區房又不能保證上重點高中,為什麼還這麼多人趨之若鶩?」

當時深圳這邊有個學區房打了一個廣告,住XX之窗,讀XX名校。

於是很多小孩家長都買了那個學區房。

結果有的小孩因為考試成績不夠,不能讀那個學校,所以那些家長就開始鬧了。

最後學校解決方式就是,買了那個學區房,跟沒有買那個學區房的分開處理。

當然我只是那個學校的學生,在老師辦公室的時候遇到這件事,

具體學校怎麼處理的,我不知道,不過的確是分了兩撥人處理就是了。

還有,學區房還有一個好處,

能夠花大代價購買學區房的家庭,相對素質會比較高,同時小孩教育相對也會比較好。

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潛移默化的對小孩教育也會多多少少有好處。

就有點在國外富人區跟窮人區學習生活一樣,要問我富人區有什麼好處,我不一定能提供有說服力的數據,

但是如果經濟允許,我絕對首先選擇富人區。

只是,學區房真心貴啊。

具體值不值得,還得開每個人的個人條件了。


學區房也就是個門檻。

花這個錢買學區房,本身是一種對教育的認可,後續也不會太差。

大家都花錢買了學區,除了個別可能認為錢能解決一切,其他的也只會更努力。

這樣生源怎麼會差?

至於說能不能上重點高中。。。

這個事情要這麼看,重點初中和普通初中,哪個更容易去重點高中?

學區房就是賭這個概率。


學區房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因為這涉及了兩個普通百姓普遍關心的事情:教育和房子。我們可以看到網上討論學區房的人越來越多。不光是一線城市學區房價高,很多三四線小城市的學區房房價也是一路飛漲。那麼為什麼這個學區房價格這麼高,這其中又涉及了哪些因素呢?我先給大家分享個中國傳統故事。


在中國古代,就有「孟母三遷」的說法,說是孟子的老媽,為了讓小孟有比較好的教育環境,要搬三次家。在中國,所有的家長們為了孩子上學,也需要不停的找學區房,換學區房。


我們就來講講和學區房有關的三個問題:


第一點,學區房為什麼會這麼貴;

第二點,學區房會有哪些風險;


第三點,怎樣挑選優質的學區房。


先來說第一點,學區房為什麼這麼貴?


房子的價值,並不在於那一堆建築材料,而在它背後一系列的配套資源。這些資源裏,我們最常用到的,就包括交通資源,商業資源,也包括醫療設施和教育資源。


在教育資源裏,中國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義務教育體系,正常的話,上上公立學校,其實花不了多少錢。


但問題在於,重點學校的數量永遠是有限的。這些學校裏,老師優秀,學生出色,哪個家長不想把孩子送到名校呢?


可是再好的學校,他老師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招生的名額也是有限的。如果你想進入這樣的學校,就要面臨非常激烈的競爭。


就拿我老家,一個三線城市來說吧。30 多年來,人口增加了幾倍,省級重點小學還是隻有一所,想進去只有 3 個辦法:


一個是,廳局級官員的孫輩,能領到一個入學名額;


一個是,付給學校贊助費 20 萬;

還有一個,是有對口這個學校的學區房。


在小城市裡,廳級官員沒多少;20 萬,在小城市也夠付個房子的首付了。這麼比較下來,學區房算是大部分人更容易走通的路子,更公平,也更划算。


畢竟學區房買了,有入學資格,還能住、能租,將來賣掉還能升值。於是學區房就越來越貴。本質是它背後的優質教育資源,越來越稀缺。


中國指數研究院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同等條件下,有學區的房子,就是比沒學區的房子貴。而且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段,學區房的漲價幅度也比非學區房要高。有興趣的可以看下我們的一個表格。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40 節內容

鹽選專欄

變身財富女神:理財,和收納房間一樣簡單

左志堅 中國最大服務型理財社羣新錢學院創始人,資深財經媒體作家。

40 小節 | 6 小時

¥99.00 會員免費


可以保證好的小學初中


謝邀。

有一部分人買學區房是因為不差這點錢,儘可能增大一點概率就行,通俗說就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對這部分人來說如果有別的辦法能確保上優秀的學校,比如私立純收費甚至競價拍賣那種,他們就會放棄學區房去做那頭。當然如果競價的結果等一系列因素綜合比價下來性價比還不如現在的學區房價格,那他們也未必會放棄學區房。

還有一部分人想通過囤積學區房掙之前那部分人的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