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的人,在個人道德上很可能比閹黨強。但在明朝整個局面下,東林黨起的作用和閹黨沒什麼區別。

而且不要忘了,東林黨是所謂「清流」,行政能力是完全指望不上的。對於一個政府,大量最基礎的工作是指望不上這些讀四書五經的清流的,比如人口普查、土地丈量、財務覈算等等等等。這些工作明末是掌握在各種永遠不會晉陞的小吏、書辦手裡的。說實在的,讓這些東林黨去檢查某縣的工作,那些書辦當著他面作假,他都未必能看出來。

不論有多麼高明的決策能力,拿著完全失真的基礎數據做決策,也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明朝的毀滅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我更傾向於說明朝毀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部分明朝官僚的不務實事、完全注重個人政治私利、腐朽落後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造成的,而東林黨是這些官員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至於東林黨為什麼總是單拎出來說,是因為東林黨在歷史上總是強調自己正人君子,將爭鬥對象批為姦邪小人造成的。既然這麼想當出頭鳥證明自己的正確無疑,一旦識相的人看到真相,自然是矯枉過正般的抨擊你東林黨了。


是北伐導致嶽飛冤死嗎?

東北寒冷的天氣改變了袁崇煥的命運嗎?

煤山歪脖子樹是害死崇禎的罪魁禍首嗎?

……

總是有人喜歡用最簡單的答案歸類複雜的現象


明朝滅亡主因是階級鬥爭,東林黨只是表象,是江南財閥的代理人。

其實明代中國已經開始面臨所謂的千年未有的大變局,就是大航海時代帶來的全球化,可惜的是明朝的最高統治者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從洪武朝開始的海禁政策到嘉靖抗倭運動誘殺汪直,明朝統治者一直在打壓民間的海上貿易活動,一次次吧中國民間邁向全球化的火苗扼殺在搖籃裏,而鄭和下西洋以來建立的朝貢貿易又逐漸枯萎,使得西方的殖民者在東亞貿易中佔盡了先機。

隆慶開關以後,沿海的貿易活動合法化,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迅速的蓬勃發展起來,大量白銀的湧入迅速擊垮了原來接近崩潰的銅錢和寶鈔,成為了硬通貨,使得沿海與內陸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而明朝政府面對這種變化表現得極為無動於衷。

到了明朝晚期,東單沿海與北方中原地區儼然分裂成了兩個世界,江南地區極為富庶,商品經濟發達,城市中出現了市民化和資產階級萌芽,並且西方思想傳入,開始了第一次西學東漸。而廣大的北方內陸地區依然處於傳統的農業社會,面臨著馬爾薩斯陷阱和小冰期帶來的自然災害。

明朝政府在今天被吹捧成為一代明君的萬曆皇帝的四十多年「休克療法」的治理下,終於讓江南地區官商勾結的士紳財閥在朝野掌握了第一話語權,成立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東林黨」!東林黨人掌握宣傳工具就類似於今天控制媒體的美國財閥,把自己洗白成儒家價值觀的忠臣清流,但東林黨還沒有顛覆皇權,就被封建地主皇權勢力也就是所謂閹黨魏公公死死打壓下去了。

後來我們可愛天真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由於常年受到東林黨媒體的洗腦,上臺以後一波操作送走了自己的狗腿子閹黨,平反了自己真正的敵人東林黨,殊不知這幫財閥代理人們除了唱反調罵人以外並不會幫地主階級頭子崇禎出一分力,朝廷再也從江南財閥手裡收不上稅,只能朝飢餓的農民下手,東林黨舒坦了,農民瘋了,崇禎也瘋了,政府破產,最後整個朝廷人心渙散,明朝也就在內憂外患中被狂怒的北方農民推翻。

很多人看南明歷史痛心疾首,不理解為什麼在國力差距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滿清能如此輕易的入關,簡直如同奇蹟,為什麼在外族入侵的威脅下中國人依然在瘋狂內鬥並且出現了一大堆漢奸。其實南明的政治舞臺依然是江南財閥與封建地主階級之間的鬥爭,這兩方勢力之間存在這極為尖銳不可調和的矛盾,只要對方一日不死,鬥爭就一日不止,就算雙方只剩下一個人也要鬥個你死我活。而滿清就像是楔進了木頭的的釘子一樣,成為了雙方都想拉攏的對象,在階級鬥爭中,民族大義就是個屁,兩方都想借滿清之手搞死對方,就這樣成功把明朝折騰死了。


不是

只是崇禎太蠢。


大明那是氣數已盡,是自毀的。東林黨只是不成功的挽救運動,至於公公們和閹黨,就因為一個叫灰熊貓的天津人,寫了一本網路小說《竊明》,突然就變得高大起來了,公公們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他們只是大明身體上無數膿包中的一個而已。

東林和公公都是大明的組成部分,他們註定要完蛋,相比之下,東林試圖挽救一下腐朽的軀體,而公公們只是按照膿包的本能繼續長大和化膿而已!


東林黨有很大的鍋,還有別的因素,地主官僚士紳皇親國戚沒幾個好的。


黨爭確實有影響。


太絕對了


閹黨和一系列無恥小人責任更大

但東林黨絕對有責任


黨爭容易把政見之爭變成為反對而反對的意氣之爭,從而無端消耗了國家力量。唐朝牛李黨爭、北宋新舊黨爭,明朝東林黨爭,甚至把國朝廷陷於滅亡的地步。東林黨爭,到了清初還有影響,表現為南北黨爭。古代制度不完善,沒有反對派一說,往往把政見不同之人稱之為「小人」,以自己為「君子」,朋黨之間互相傾軋,爭吵不休。黨爭即便結束,朝政混亂的局面也不會停止,很多人成為黨爭的犧牲品,如唐朝杜牧李商隱,宋朝蘇軾。


東林黨只是救國失敗,但也不能走另一個極端把人家說成了毀了國家吧?

還有,近年來網文界流傳一個奇妙的觀點,說什麼東林黨代表江南財閥,這特麼有趣兒,真當是資本主義國家了?我就問你,東林黨都是科舉考上來的進士,三年一屆,每屆三四百人,江南財閥怎麼保證這三四百人會為自己代言?考試就是最公正,也是最不可控的,別說科舉考試這強度,就現在的清華北大,每年招六七千人,能為誰代言,誰控制得住?


明朝的滅亡 和臣子關係真不大 更不能怪李自成

最大的鍋 得朱太祖背,他建立的低下無能的財政體系 是明亡的主要原因 掌握天下卻最終窮死的王朝 真的少見

後面一個鍋 就得要朱家多位皇帝背了 朱棣滅了方孝孺滿門 嘉靖大玩廷杖 明人文人的氣節 最後能剩下多少?


東林黨在李自成入京時,立馬投降了李自成。在滿清入京時,立馬就投降了滿清。更絕的是,當滿清在東南沿海,大肆屠殺東林黨的金主時,東林黨人還是笑哈哈的,半點感覺都沒有。可心說,東林黨人是古今中外最有節操的人了。

東林黨人拚命要減稅的小政府大市場理論,再加上滿清的鐵騎,是中國近代最落後於世界的最大根源。


只是一方面,皇族也有問題,宦官當政也有問題,沒有經濟知識導致通貨緊縮也有關係


什麼樣的zf也會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民,而繼承政權的官僚們也是來自人民的。舉個例子,蘇聯從誕生之初就玩zz鬥爭,後面的最高權力交接哪一個不是充斥著陰謀和鮮血?所以官員以鬥爭為樂,總算遇到鬥脫了的,乾脆掀桌子耍賴就是。嘉靖,萬曆鬥來鬥去,喜歡玩弄,自然也會培養出喜歡搞詭計的官員,兩派勢力的勝利者又繼續分化出數個派系,這些派系繼續傳統,勝出者又分管派別。大家都苦海深仇的索性一起完蛋,根本不是換一波人就能解決的。牢記主席的話: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