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有利一面,但絕對是弊大於利。

你說我只教你怎麼考試,考試不考的就不教你,這個弊端大不大?

之所以在現在的教育中感覺不到其弊端,是我們國家始終在堅持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兩手抓。你以為你一直只接受了應試教育?你以為有考試就是應試教育?請停止給應試教育貼金,明明都是統一招生和義務教育的功勞,不要混亂認同應試教育,簡直誤人子弟。


把所有的科目都學成了數學,教會我們以量化的方式看世界。


總體來說有利有弊吧,最大的弊端大概就是忽略差異性,強制要求所有人都按照天才的標準來學習。

或者這麼說有些隱晦,那換個通俗易懂點的比喻吧。

假設這個世界是魔幻世界,那麼素質教育就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因材施教。

適合戰士就去當戰士,適合刺客就去當刺客,還有法師、弓箭手等等也是一樣。不會因為戰士釋放魔法威力太小而不讓你晉陞,也不會因為法師力量太弱而阻止你晉級。

而應試教育,就是不管你適不適合,全塞給你。你既要學戰士的,也要學法師的,刺客弓箭手什麼亂七八糟的少則七八門多則十幾門的內容你都要掌握。就算你再拔尖,只要出現一個或者多個短板,你就很難晉陞。

這麼做的好處是,批量催生了一批全能(至少看起來是這樣)的人才。壞處是,除了這部分人以外的其他人,全部都淪為了犧牲品。要麼重新來過,要麼倒黴任命。

很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什麼是適者生存,這就是適者生存,你不適應就得被淘汰。

除此之外,還衍生出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唯分數論。

評定學生好壞的標準是「成績」,成績高了,做啥都是對的,成績低,做啥都是錯的。

不管你平時努不努力,表現好不好,「成績」決定一切。

你分數低啊,那說明你平時不刻苦不努力,他分數高,說明他平時很刻苦努力。

呵呵,站在自私者的角度,估計是很贊同應試教育的。

畢竟,每年都有成幾十萬的犧牲品成為社會底層,成為韭菜任人收割。


不是應試教育的問題,是教科書和教育方法的問題。

上了十多年學,一直懷有一種想法,就是學校是學校,外面是外面。

後來一個機會讓我改變了路,我就去上網搜,說到,接下來你要學習的東西和學校有很多重疊,但是和學校的聯繫也就在這了。

我去學了。

半年,僅僅過了半年,我才明白。

原來經濟不是要記住資主義市場經濟這個詞的優點在哪,不是記資主義國家有多牛比在啥時候實行了什麼一定要背下來以後會考的抽象方針,而是告訴我們國家所設立的經濟設施,經濟政策的定義,作用並舉一反三讓我們學會分析數據,計算數據,僅僅通過一張數據折線圖就能夠分析出這張圖體現出的經濟理論經濟政策等,經濟新聞和書籍的專業名詞都一目瞭然。

原來歷史不是非得要我們記住我們以前捱了這個醜惡國家那個噁心國家的打所以我們明年要不忘國恥實際上在心裡埋下憎恨與歧視的種子。而是去了解這個世界從很久以前到現在的發展情況,把一些神奇的東西展現給我們,這個國家因為這個背景發生了這樣的事,那個國家因為那個背景發生了那樣的事,這兩件事串聯起來造就了今天哪件事哪個決定,原來世界這麼大,這麼複雜…

原來政治其實應該和經濟分開,而且政治不是要知道自己國家有多牛比並且要學會背誦列舉為什麼牛比,怎麼這麼牛比,都有誰讓我們牛比。而是學習各種政治制度,機關設立,進行分類對比分析優勢弊端,簽署條約,獲利有害,加入各種組織,等等等等…

有人說國內教科書都有啊。

是有,但是都不是「高考考點」所以「瞭解就好」。

在這高考定勝負的時代特麼的有山一樣的東西等著我們去記哪來的空給這些根本不重要的知識點留著?所以也沒工夫去思考他們之間的聯繫,從而發覺啊世界原來這麼大。


明顯,又不明顯,應試教育的時間那麼長,你可以在這個框架下做非應試教育很多事情,也可以跳級提前結束非應試教育的時間,當然這是理想化的狀態,大多數人都是跟著應試教育的步伐過完了十幾年,然後迷茫


喊了這麼多年素質教育,最終還是敵不過應試教育,個人覺得應試教育還是利大於弊的,你想想考公務員都還是應試教育,還是通過應試教育來優勝劣汰。


教育學專業在讀,校外學習如何實現素質教育一年的小白前來淺談理解。

應試教育弊端前面幾位已經答了幾個觀點,我也沒有想到別的。

我想談談素質教育。

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都有一個大前提——教育公平。

應試教育要求學生不論階級而坐在一起考試(不同區域試試卷不同之前很多論文都有解釋,我就不解釋了),平常坐在一起學習,資源大都差不多。

可要完全實現素質教育呢?素質教育需要強大的師資,強大的教學資源。zg有多少人能承擔的起?打個比方,我旁邊有一所國際初中,私人學校。孩子上到初二直接去mg,不用在咱們這裡高考,據家長說那邊之後的考試會比咱們容易,況且回來就算海龜。初一初二一共15萬,出國沒敢問。

完全搞素質教育就大大脫離了教育資源公平,應試教育保證公平卻抑制了學生髮展。

所以我認為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探尋的是在我國現有國情下,應試與素質該如何結合。而作為老百姓,應該另外自尋更好教育自家孩子的出路。

學校和國家一定是從我們全部人的角度去看問題,而個人想要處理這個問題就不要抱著全部人都要改變的態度。(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特別好的時候情況也會有所改變)從個人來看應試教育好,但從羣體來看應試教育保證公平。我也很矛盾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所有人都公平,那我們就需要高考。如果要高考,該怎麼考覈呢?考覈內容不一樣該怎麼考覈呢?

如果哪位前輩能指點一下迷津就太感謝了


很難想像在我們這樣的國家居然不考覈品行德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