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領域不存在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問題。

所有工業品的發展進步都是靠整個工業體系支撐的,當前的工業生態是由全體系各個點不斷的微小迭代進步形成的。


首先,這個說法不太專業,半導體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1億4千萬年了,應該說沒有光刻機就無法通過集成電路工藝生產晶元和電子元器件。

其次,光刻機一定要用到通過集成電路工藝生產的晶元和電子元器件嗎?光刻機本身只是通過光學微縮影像技術將wafer表面的光刻膠暴露或者不暴露在掩膜圖形的光照之下,本質上是與電子系統沒什麼關係,最多需要用到發光電子設備,所以世界上第一台光刻設備裡面當然是沒有集成晶元的。之後再不斷迭代升級提高光刻機的性能,提高刻蝕精度。

總得來說,光刻機確實是制約IC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但我想說的是,IC產業是一項支柱型產業,上下游範疇極廣,涉及化工、材料、光學、機電控制、精細加工、電子設計等等等等,這些都是現代工業的標誌,通過四次工業革命才發展到今天,光刻機只是其中一個重要設備而已,切莫要把光刻機妖魔化。


不斷地迭代與升級。


高端行業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毫釐之差就謬以千里。

一個新款機床的加工極限精度在1um,同樣使用這款機床,你加工的零部件精度1um 3西格瑪,隔壁老王加工的零部件精度1um,6西格瑪。

使用你們生產的組件再去組裝新的機床,你組裝出來的機床可能就只有1.2um的精度了,而隔壁老王的能達到0.95um的精度。

你們的下游供應商分別買了你和老王的機床,再造出新的機床時,發現精度分別只有2um和1.7um了。而加工出來的最終零部件精度還要低。

你一看不行啊,想要更好的精度,乾脆就買老王的零部件算了。裝配也差了點,算了,直接買老王的現成機床吧。

機床的精度每年都在上升,你給礦山加工的鐵砣子一年比一年精度高,進步幅度挺大,但是看上去隔壁老王的機床精度上升幅度還沒你的大。不過這也只是看上去。


這就相當於你拿5塊錢可以干10塊錢的事情。做10nm工藝的光刻機,本身用的可能是90nm工藝的晶元,以此類推,初代光刻機內的有的東西好多東西用手工就可以完成,不需要複雜的曝光工藝。


這個就和製造機床一樣,一開始可能就是木頭的,一些零件是鐵匠打的或者鑄造的,某些零件可能是人工研磨的。

然後利用這台機床又可以製造出精度更高的零件,如此不斷循環,就和DNA不斷繁殖一樣。

最早的光刻機可能就是手工製造的,可能大部分都是機械的,一部分是晶體管電子管的東西。其實光刻機就是一台洗照片的機器。結構是差不多的。

如此不斷循環……


這個問題跟光刻機沒關係,你意思應該還是整個行業的製造設備,看起來像是學生問的問題。現在半導體技術被封鎖,好像人人都知道光刻機,也只知道光刻機這幾個字


這好像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還有類似的問題比如設計晶元需要EDA軟體,而EDA軟體要在處理器上運行,那處理器是怎麼來的?

像大部分回答一樣,是迭代來的。

比如說10nm的光刻機里可能放的是14nm的晶元,造出來的10nm晶元可以放在7nm光刻機里。那最初沒有EDA或光刻機時怎麼設計和製造晶元?純手工,最早的晶元還不需要EDA和精密的光刻機!

傑克·基爾比設計的世界上第一個集成電路,看這製程估計達到了幾十cm,手工完全可以勝任。

補充一句,計算機技術發展之前,工程師都是手工畫版圖,將版圖畫到幾平方米的紙上,方便手工DRC和LVS檢測,這就好比程序員用txt寫代碼,人腦Debug,現在想來感覺不可思議( ???) 。


早期的光刻機就是一台底片曝光機反著用(尺寸縮小),純手動。裡面沒有什麼半導體。


高爐是鍊鋼的,請問造高爐的鋼是哪裡來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