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疫情持續時間這麼長,大家都挺難受的,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有種「除了被逼瘋也被逼瘋」的感覺,心理上也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在疫情期間,家長常見的情緒問題可能會有以下這些:

焦慮:擔心疫情,擔心工作受到影響,擔心孩子的學習和考試......

恐懼:害怕家人或自己感染好,害怕社會動亂......煩躁:計劃被打亂了,活動受到限制,生活不便......抑鬱:在家封閉的空間,持續的壓力,重大的打擊......

憤怒:看到一些負面而憤怒,因患病、被隔離、被歧視而產生的怨恨......

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出現持續的煩躁,不能靜下心來做事情......

出現入睡困難,夜間容易驚醒,或者早晨過早醒來(或者晚上睡的很晚,雖然起床時間已經不早,但整體睡眠時間不足)......對各種信息過於敏感、緊張......容易憤怒,與家人發生衝突......

對以往感興趣的事情提不起興趣來......

在家待了超長時間,又上了超長的網課,從各種不適應到習慣,突然又要回到學校上課了,又要重新開始適應。

關於家長和學生如何調整自己的心理,以便順利回歸課堂生活,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關心這個話題。

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和廣東廣播電視台教育中心聯合舉辦了大型公益直播課《後疫情時期,家長和學生的心理調適》,在線觀看人數達到67萬+。邀請的主講老師是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副院長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專家劉學蘭博士。

劉學蘭博士深入剖析疫情期間家長的各種心理問題,並對家長如何調整心理以及如何幫孩子調節心理,提出非常有用的建議。

觀看視頻,學習家長和學生如何做好心理調適

後疫時期,家長與學生的心理調適廣東廣播電視台教育中心的視頻 · 1450 播放


看多大的孩子了,小一點的就說可以去學校找小朋友一起玩耍學習了,大的?需要嗎?不去打一頓就好了,呵呵,開玩笑,自己大了肯定會知道這個是必須經歷的,還是講道理的好,擺事實也可以,就說如果你不去學校,你想做什麼,以後憑什麼來養活自己?能不能掙錢養活自己之類的,如果不上學必須能自給自足。


關這麼久了,不僅是大人需要心理建設,小朋友更需要了

在家時間很長,或多或少有點倦怠,這個時候如果能提前和孩子談論一番,制定開學後的合理計劃顯得就比較重要了

可以一起和孩子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提前討論可能遇到的問題,病討論如何解決

最好提前一周就和孩子按照約定好的規則進行提前的作息調整

飲食也需要提前注意以及生活習慣

與孩子一起準備開學用品,協助他整理清單,收拾自己的物品

可以問問孩子最想開學見到誰,可以讓他為朋友準備一份禮物

此外,防疫物資準備充分,防疫知識確保孩子知道了解

不是很專業就先想到這麼多~


我給孩子做了簡單的疫情危害講解,沒想到,最後被他倆給講解了。知識面窄了


陪伴最重要。


在開學前應該提前調整好孩子的作息時間,幫孩子重新建立起來一些習慣,有時候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建立比如閱讀時間、學習時間、運動時間等……

至於心理建設,要把道理給他們說明白,原來就是該上學的時間,只是因為很嚴重的疫情影響了,並且把影響告訴孩子,讓他也知道一些。我想,如果主動的聽聽孩子的聲音,並且耐心的跟他們說一些道理,他們是能夠理解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