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一般都喜歡看小說,和傳統上說的能充實自我的書是一類嗎?影視作品一般也是從小說改編來的,但是集結了作者之外更多人的想法和表達方式,有些劇拍出來感覺要超出原作的精彩程度。你們是什麼看法?


讀書的時候接受的只有文字信息,而文字信息的內涵是比較大的,要充分理解的話就需要大腦的深度加工,比如把優美的場景描寫轉化成畫面,把激動人心的情節演化成自己的遭遇……總之,就是身入其境、心入其情,久而久之,大腦就會發生變化,思維方式就會改變,思維角度就會提高,相應的思維水平也就提高了。

而看劇時,不需要深度思考就基本看懂了,這就迎合了人懶惰的本性,所以越追劇人的思維越退化,而人的情緒卻被調動起來了,人就變得越發缺少理性和活力,越發安於現狀,這也可以稱作單調的幸福。

讀書是在自然中尋找食物,而看劇吃的是加工食品;加工食物未必就有毒,但自然食品肯定更讓人健康。


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用心。即便是看書,如果沒有很享受地用心看,應付式而不是打心底去做這件事,即便花費了時間,也一樣沒用,效率很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式,有些人從影視作品中更能有所領悟,效率更高。有些人可能更適合從讀書中獲得。即便書的整體內容深度等方面可能比影視作品高。但是如果不適合你,那也沒用


我覺得都有益處吧

但是讀書,會想更多吧。 我咋不知道咋說,你想的話,會給你更多理由,而電影給限定了。

反正都有益處,我偏愛紙質書。


書要讀,劇要看,全面發展,

是否浪費時間,這是在對比中體現的,是機會成本的問題……


感謝邀請。

讀書未必就是在充實自我,而看劇也未必是在打發時間。

讀書是否是在充實自我要看讀的是什麼,看劇亦然。


勞逸結合,你難道要時刻充實自我?你不覺得看電影更加節約時間嗎?看電視劇的話時間是有點長,但是哪管得了這麼多啊 。保持一顆努力向上的心就好了。


人生快樂的時光本來就不多,如果看書看劇能讓你快樂,何樂而不為啊


都是消磨時間而已,看書相比較看劇並沒有多高尚。自己覺得開心就好


不同的人看待同一個事物他們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也許書中所想表達的情感對於作者來說剛剛好而別人理解時可能會產生情感上的差異從而不同


看劇也是充實自我,有時候看完小說再看劇會有一種顛覆的感覺....這是許多不同想法的碰撞。

小說的作家想表達的是一種想法,劇的導演想表達可能與作者不同,我們看小說和劇又有不同的感受,大家討論的時候又有新的理解,總之,會有一種兼容並包的感覺。

有時候看微博評論就有這種醍醐灌頂,幡然醒悟的感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