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吧,其實自己也考慮過很長時間,意義肯定是有的,藝術性也是有的。

首先,意義是哪個層面的意義,是實用的意義,還是藝術的意義。

____ __ _ 實用的意義 _ ___ ____

懷疑超寫實沒有意義,這種思想的出發點,大多數都是從實用的意義角度來出發的,無這種觀點大致表叔為:既然可以照相,為什麼還要用幾個,甚至幾十個小時來作畫(而且還要十年學畫)(而且,照相技術百分之九十九的更加不容易有結構、透視、細節、質感上的偏差)。

well,這個角度,起碼我個人沒法說服自己超寫實比照相更實用,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說服我。

____ __ _藝術的意義 _ __ _____

少數,較真一點的可能還會討論超寫實畫作在藝術方面的意義,表叔為:我既然一點主觀情感都不加入,百分之百表現客體的特質,那我的畫和照片有什麼分別。

或者更深入點,可以這樣表叔:為什麼要花費如此多的精力去隱藏所有的筆觸,只為了追求百分之百的還原自然的質感;為什麼要在哪怕最邊邊角角的細節上,苦下幾個晚上的功夫,卻為了那些根本沒人注意到的畫面角落.....

那其實,這是在拿超寫實和其它的畫法來比較,那超寫實畫作和其他的藝術作品來比較。

這樣想,其實還是在藝術的層面里加入了現實的眼光,或者從某種層面上講,是功利的眼光。因為這是在討論投入產出的問題。

可是,畫畫如果作為一種藝術(這裡一定要用「藝術」這個flag顯得太....浮誇,好吧,畫畫作為一種情感的表達),本身就有反功利,或者說反「投入產出說」的一面在裡面。

畢竟祖先最早的巖畫就是要犧牲掉他們捕獵生產的時間來完成的,畫畫,或者一切的藝術作品,從實際來看,基本上都沒有什麼用(我的意思是,它們都不是生產力工具),既不能喫,也不能穿,它們只是表達。

從另一個方面上講,它們都是客體刺激和主體思維的共造物,無法界定什麼是有意義,或者說客體和主體的成分各佔多少纔是有意義。你可以說超寫實因為全是客體,沒有意義;那麼超現實意義又何在呢?其實,在一個擡槓的層面來看,哪怕是一個畫畫超爛的人的信筆塗鴉,也是有意義的,它們都是全人類思想萬花筒中的一個個像素。在藝術這個角度上看,真的是「存在即合理」,當然,只排除沽名釣譽之輩。

還有人可能說,超寫實太寫實了,可能有「缺乏審美」之嫌。

對此,我想說,一個作畫人決定記錄一個景象,那一定是加入了審美,加入了主觀能動,認為這個景象值得記錄,認為這個景象有典型性,哪怕他表達的過程和方法再沒有個人情感、再寫實,他決定用雙手錶現它,就已經把主觀審美放進去了。他描繪的每一個細節,他隱藏的每一個筆觸,都是在審美。

試想,如果沒有照相技術,那麼會不會有人提問超寫實有沒有意義;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不是隨著一種科學技術的問世,就忽然失掉了它的藝術價值,它的意義,

如果這個論調成立,那麼總有一天,所有藝術都會「沒有意義」的。

說了這麼多,到底超寫實的意義在哪裡,

在於表達,審美的表達,情感的表達。

可為什麼不用更實用的照相來表達呢?

呃呃.....反正我就是想畫超寫實,我的愛好是畫畫,沒怎麼接觸過攝影。


我覺得有意義從個人能力的方面來說,超寫實鍛煉一個人抓形、觀察、描畫深入程度、耐心等等等等的能力從大的層面上看,人類不是在一直追求極致嗎?極致也是有圍度的,包括極致的接近事物本身


我覺得沒有意義…或者,其意義就是為了沒有意義
個人觀點照相機永遠不及人眼,超寫實的肉眼級高清是機械做不到的。更重要的是,超寫實主義的作品包含著情感,這是與照片完全不同的。如今一些非常精密的零件結構圖也是離不開超寫實的像百科全書之類的科普類的圖書的插圖,也是需要超寫實的(比如生物書解剖書的圖有些就需要用畫的)所以超寫實並不是沒有意義的想把眼睛看到的東西更加明白地表達出來,怎麼沒有價值呢?:)

人眼看見的冷暖變化和明暗細節是照片無法拍攝出來的,一幅超寫實的作品先不論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它更能反應出來的是作者的思維,思考纔是繪畫的關鍵。說相機可以取代超寫實,不僅是對作者的不尊重,更是對藝術的侮辱


首先從藝術角度來看還是有可以探討的空間,並非一無是處。現在藝術的表達形式多重多樣,無論何種形式的表達都是在傳遞人的某種東西例:情感情緒、理念意志、或人自己本身。因此超寫實作為繪畫的一個畫種是可以承擔上述功能或部分功能的。

那麼超寫實到底有無意義?這可上升到與繪畫、人生進行比較!如果你認為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那麼也可以同樣的認為超寫實繪畫也都沒有意義,如你覺得人生是有意義的,那其他的同樣也可以是有意義的。只是不要一邊承認人生是有意義的、繪畫是有意義的,單單否認超寫實繪畫是有意義的。這樣的觀點在我眼中只能說是很狹隘!

杜尚的小便池顛覆了藝術,我想更多的應該是顛覆了我們的觀念。以前我們總是把藝術限定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範圍內,不能接納頭腦內那界限範圍以外的事物為藝術。今天如此,將來亦如此,未來當沒有人對超寫實是否有意義感到質疑時,同樣還會對那時新的事物產生如同今天一樣相同的質疑!

我想從大多數人認為的複製角度來看,與照片比確實是沒有多少意義的,但說全無意義我也是不太認同的。人的能力是弱於機器的,多數情況是沒有機器複製的像,如果只追求像、複製!現階段不限時間來說,這幾種手段接近原物的關係是,3D掃描>攝影>印刷>手繪(都是最頂級的比較)。用與原物相似百分比來說,基本上是98、96、90、85%(大概比率)。這其中的繪畫過程有對個人意志、毅力、耐心、恆心、信心的一個鍛煉,對個人來說仍然不是無意義的。

同樣還有說繪畫作品以超寫實形態呈現,就說是死板、缺少靈性,這樣的觀點我亦不太能夠認同!如果說超寫實的畫代表的就是死板、缺靈氣,那麼我們生活中形容一個小孩、女人有靈氣、可愛、有生氣!這樣的話我們又置之何地呢?超寫實是現實實體接近80%的複製(外形),現實實體我們說具有某些靈氣,那麼超寫實就不應該是死板無靈氣,是可以有靈氣的。如若沒有,我想這並非是超寫實畫派的原因,只能是歸咎到畫家自身能力與技法的問題。並非一個畫種怎樣怎樣…

用克勞德·伊維爾教學視頻中一段話描述超寫實繪畫我覺得比較合適:矛盾的是寫實主義是抽象的頂點,當人們說它是真實的時候恰恰相反它是對真實的反應

最後超寫實也許是有意義,也許是無意義的。我想時間能檢驗它到底是有意義還是無意義的,亦或是無意義中的有意義,有意義中的無意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