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SARS,今年武漢這事大概率都是喫野味鬧出來的,那麼古代打獵出產的野味應該不少吧,有沒有類似的因為喫野味引發的大規模傳染病爆發的記載?


傳染病一直是週期性存在啊,平均每年都會有微型規模的傳染病,5年左右會有一次小規模的傳染病,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徵,新冠狀這樣的中小型疫情大概7-10年左右會有一次。大型疫情一般50年左右會有一次。歷史是這樣的疫情太多太多了,你可以去查看一下資料,一般百年一次的大型疫情,感染人數會超過總人數的60-80%,死亡人數佔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歷史上嚴重的疫情也曾經導致過種族滅絕,例如歐洲人為了滅絕每週印第安人,使用天花病毒,導致1600-2000萬印第安人死亡。對比看看你就不會怕新冠病毒了,因為它其實很小兒科。

古代人類喫野生動物沒有疫情嘛?(二)?

mp.weixin.qq.com圖標古代人類喫野生動物沒有疫情嘛?(一)?

mp.weixin.qq.com圖標


古代是有瘟疫發生的,但大規模瘟疫不易發生。

瘟疫在中國史料中早有記載。如《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

現存最早的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也有記載。如《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素問·本能病》篇:「厥陰不退位,即大風早舉,時雨不降,濕令不化,民病溫疫,疵廢。


在古代瘟疫不會大規模發生,我認為主要是這幾個原因。

1,古代人們平均壽命普遍不長,年長者死去不會造成太大恐慌。

2,古代交通運輸能力沒有現在這麼強,不會造成大面積傳播,往往幾個村,幾個鄉死完(古代醫療水平不行),病毒就會消失。

3,古代偏遠地區離京師甚遠,來不及通報瘟疫就結束了,所以鮮有史書記載。一些縣誌上卻還能找到。

但大規模瘟疫還是會發生的。

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其著作《傷寒雜病論》的序言中說「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公元196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文中的「傷寒」,除了指外感熱病外,還包括了當時的烈性傳染病,可見當時瘟疫流行之猖獗。

曹植《說疫氣》記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荊室蓬戶之人耳!若夫殿處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門,若是者鮮焉。此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而愚民懸符厭之,亦可笑也。」描繪了當疫病流行的慘狀,並明確指出:「癘氣流行」,並非「鬼神所作」,而是「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所致。


除了病毒本身的傳染性和隱蔽性等特點外,大規模傳染病爆發還有兩個關鍵的要素:一個是人口密度,一個是人口的流動性

這也是這次的武漢肺炎疫情如此猛烈的主要原因:

武漢常住人口有1100多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82人,去年40天的春運,武漢地鐵客運總量突破1億乘次,相當於把全武漢的常住人口運送10次,創下了歷史之最。

放在古代人口的密集程度和流動性與今日的武漢天差地別。說句不好聽的,古代即使有如此高傳播性的病毒從野生動物感染給了人,即使人傳人範圍也有限。大不了一個村都滅了,外面的人可能壓根都不知道,即使有倖存者存活下來,也不一定知道是因為野味惹出來的禍,只當做是老天爺的懲罰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有其他疑問,歡迎私信溝通~


因為懂你,所以專業,做一個有溫度的保險經紀人

因為誠實,所以可靠,做一個賣保險的「匹諾曹」


病毒有針對性宿主,一個地區的野生動物攜帶的病毒基本就是這個地區品種,病毒由於有針對性,所以不大可能脫離宿主進行跨物種傳播,狩獵把病毒宿主殺死了,那經過一段時間依靠宿主生存的病毒也就自然死亡了,而這一段時間是不足以讓病毒立即變異到可以跨物種傳播到人身上的,這樣即使病毒進入人體,人體也不會被病毒感染致病,病毒也很快因找不到宿主細胞而自然死亡,要實現病毒的跨物種感染,必需有個公共宿主,可以和各種感染不同物種的病毒混居較長時間,實現病毒之間的相互影響變異,那就會產生一種新的殺傷力未知感染對象未知的病毒,狩獵不大可能造成這種情況,因為獵物即使是個當公共宿主的料,他也沒條件存活那麼長的時間去產生新的變異病毒,另外能當病毒公共宿主的動物是很少的,基本就只有蝙蝠,蝙蝠可以和幾乎任何已知病毒共存,而且壽命足夠長,有機會成為新病毒的培養工具,但古代獵人的流動性不高,不大可能帶有當地蝙蝠身上沒有的病毒,也不可能抓到蝙蝠後把個可以侵入人體組織細胞但毒性極低不會產生明顯癥狀的病毒傳給蝙蝠後,再養這個蝙蝠10年8年,去讓蝙蝠體內一種毒力很強的病毒去產生可以感染人體的變異,所以古代狩獵導致人傳人新病毒產生的概率是很低的,古代狩獵基本不可能導致產生新的人傳人病毒。新病毒產生除了蝙蝠體內的不同感染對象病毒混居變異以外,還有就是中間宿主感染導致病毒變異,比如蝙蝠體內有種高毒性但不能侵入人體細胞的病毒,但卻可以侵入蛇類體內,侵入新的宿主後,病毒因環境改變再次變異,就成了可以侵入人體細胞的病毒,並通過捕蛇者進入人體,那麼這條蛇就是中間宿主,這種事在古代也不大可能發生,因為一個地區的物種種類基本是穩定的,相關病毒在當地人早就該接觸到了,當地人早幾萬年前就有抗體了。但現在狩獵販售是跨地區的,有大量跨地區活動物交易,除了餐飲用途還有實驗用途和寵物用途,被販賣的動物存在接觸到自然條件不可能接觸到的其他非本地區動物,形成不同地區動物攜帶的病毒交流現象,並存在被長期飼養的可能,所以爆出中間宿主導致的新病毒產生以及蝙蝠產生新變異病毒的可能性就大增了


中國上古有一則傳說的神話故事,叫做神農嘗百草。

這個故事主要告訴大家,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如果用實際現象看本質,

那叫做神農嘗野味。

要清楚,上古時代是以部落為主體的。

就算是感染,交通不便,記錄內容也有限,畢竟還未發明文字。

進入奴隸社會後已經大體只能識別什麼動物可以喫,什麼動物不可以喫,而且還可以馴化自然界的動物。

比如說什麼動物的肉好喫,也好被飼養,生產週期短,產量還大,等等。

這些其實從人類由樹上下到地裏就開始思考這種問題了。

你說的,古時候打獵喫出問題的,有沒有。

是存在的。但是受當時條件所限制,比如傳播途徑單一,傳播範圍小,人的抵抗力差,醫療條件不高等等所影響。有的病毒還未發作前,人就已經化作黃土了。

至於另一個問題,題主問有沒有記載喫野味傳播的,這個也是受當時條件所影響,是沒辦法查證的。至於有沒有記載疫情的,那史書上太多了,至少每個朝代會有那麼幾次。

但是有沒有喫野味喫死的,這還是存在的。

但是不好考究,我這裡拋磚引玉。

大家知道的,亞歷山大大帝壯年時期,結果喫了一頓飯就馬上發燒一週後不治而亡。有人說中毒,有人說生病等等,這裡不妨也可以考慮中毒不光是別人下毒還有可能是食物中毒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