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越稀缺越有價值嗎?


不要隨便拿勞動價值論套價格,不要隨便拿勞動價值論套價格,不要隨便拿勞動價值論套價格,重複三遍以驅邪。拿來主義,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是好的,特別是考慮到這個世界上鹿克思、牛克思遍地跑,請一定要確認原文——這和教條沒有關係,這是起碼的學術素養。

1、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是指一般情況,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適用,也不是所有的歷史時期都適用這一價值規律。聯合生產者的社會整體不適用於價值規律,另外,所有服務的提供(Dienstleistung)以及絕大部分非生產勞動不適用於價值規律;壟斷、無法再生產的特殊商品不適用於價值規律。

2、價值和價格是兩個概念。馬克思從未輕視需求的概念,相反,馬克思不僅重視需求(Nachfrage),還重視需要(Beduerfnisse)的範疇。由市場體現的、具有支付能力的社會需要纔是需求。

3、我們來看看馬克思為什麼強調需求不直接影響價值。

儘管每一物品或每一定量某種商品都只包含生產它所必需的社會勞動,並且從這方面來看,所有這種商品的市場價值也只代表必要勞動,但是,如果某種商品的產量超過了當時社會的需要,社會勞動時間的一部分就浪費掉了,這時,這個商品量在市場上代表的社會勞動量就比它實際包含的社會勞動量小得多。(只有在生產受到社會實際的預定的控制的地方,社會才會在用來生產某種物品的社會勞動時間的數量,和要由這種物品來滿足的社會需要的規模之間,建立起聯繫。)

——《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09頁

首先,社會需要會影響商品在市場上代表的社會勞動量。但是,市場中出現的需求衡量的只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不是這裡的社會需要(Gesellschaft Bedürfnisse)。因此馬克思接著從社會需要出發走到需求:

因此,在需求方面,看來存在著某種數量的一定社會需要,要滿足這種需要,就要求市場上有一定量的某種物品。但是,從量的規定性來說,這種需要具有很大伸縮性和變動性。它的固定性是一種假象。如果生活資料便宜了或者貨幣工資提高了,工人就會購買更多的生活資料,對這些商品就會產生更大的「社會需要」。這裡還完全撇開需要救濟的貧民等等不說,這種人的「需求」甚至低於他們的身體需要的最低限度。

——ibid. 210頁。 Marx-Engels-Werke, Karl Dietz Verlag, Bd.25, S.198

這裡打引號的「社會需要」即有效需求(這是阿格涅斯·赫勒的看法)。社會需要的確可以影響商品代表的社會勞動量,但它不會影響商品本身包含的社會勞動量。舉個例子,即便對商品的社會需要沒有發生變化,但商品的市場價值變了,供求關係會隨之改變。

甚至一個普通的經濟學家(見腳註)都懂得,即使沒有由外界情況引起的供給或需要的變化,供求關係仍然可以由於商品市場價值的變化而變化。甚至他也不得不承認,不論市場價值如何,供求必須平衡,以便實現市場價值。這就是說,供求關係並不說明市場價值,而是相反,市場價值說明供求的變動

——ibid. 214頁。 Werke, Bd.25, S.201-202

不僅如此,相反的情況也會發生。在供求相同的情況下,商品在不同時期會有兩個不同的自然價格(自然價格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概念,李嘉圖等人常用)。

同一商品在不同時期可以有兩個極不相同的自然價格,但供求比例在兩個場合能夠是一樣的,即相等的……【上面這一段是馬克思引用的貝利的《評政治經濟學上若干用語的爭論》(1821年倫敦版)】

這就是承認,當同一商品在不同時期有兩個不同的「自然價格」時,供求在每個場合都能夠互相一致,並且必須互相一致,以便商品在兩個場合都按照它的「自然價格」出售。既然在這兩個場合,供求關係沒有差別,而「自然價格」本身的量有差別,那就很明顯,「自然價格」的決定同供求無關,因此也極少可能由供求來決定。—— ibid. 214-215頁。 S.202

因此,馬克思給出了商品代表的社會勞動量等於商品包含的社會勞動量的條件。

要使一個商品按照它的市場價值來出售,也就是說,按照它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來出售,耗費在這種商品總量上的社會勞動的總量,就必須同這種商品的社會需要的量相適應,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會需要的量相適應。

—— ibid. 215, S.202

換言之,供求是在價值確定後,影響商品實際售賣價格偏離商品市場價值的因素。用馬克思的說法,供求是「進一步的」形式規定。

(在競爭中,基本規律的展開是與關於價值和剩餘價值所提出的規律不同的,它歸結為:價值不是取決於它所包含的勞動或它的生產所使用的勞動時間,而是取決於它能夠被生產出來的那段勞動時間或者說再生產所必需的勞動時間。只有這樣,單個資本才被實際地置於資本一般的條件下,雖然會出現原有規律似乎已被推翻的假象。但是,只有這樣,必要勞動時間由資本本身的運動所決定這件事,才被確立起來。這是競爭的基本規律。需求、供給、價格(生產費用)是進一步的形式規定;價格作為市場價格,或一般價格。然後是一般利潤率的確立。然後,由於市場價格的關係,資本分配在不同的部門。生產費用的降低等等。總之在這裡,一切規定同它們在資本一般中的情形相比,都顯得是顛倒過來了。在那裡價格決定於勞動,在這裡勞動決定於價格,等等,等等。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Grundrisse),《全集》46卷第2分冊,166-167. 這裡偷懶就不標對應的MEGA頁數了。

由於時間所限,我基本上只列了《資本論》對供求問題的描述。除此以外,在《大綱》(Grundrisse)、《原初稿》(Urtext)、《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Resultate)、《剩餘價值學說史》(Theorie)中,馬克思或引用古典經濟學,或直接對供求問題展開了詳盡的分析。大家見到說馬克思的理論中沒有供求的鹿克思、牛克思,可以一棍子打死了。

回到答主的正題。題主指出的「勞動的飽和和稀缺」,有幾種解釋,不知道題主是指「勞動力的飽和和稀缺」,還是熟練勞動或特殊勞動(如非生產勞動或非物質生產勞動)的飽和和稀缺。對前者,相對過剩人口的創造可以保證價值規律的順利實行。對於後者,特殊勞動的產品不適用於勞動價值論(非生產勞動不創造價值,非生產勞動和非物質生產勞動留下的物質產品的價值決定問題比較複雜,往往涉及地租、壟斷和從屬(Subsumation)理論,題主如果有興趣可以私信我),熟練勞動問題同樣比較複雜,對熟練勞動(複雜勞動)的還原問題,學界存在爭議。

對題主的問題說明,「越稀缺越有價值嗎」,馬克思的回答是「是」。只不過,這裡的價值和勞動價值沒什麼關係。

稀缺本身並不會帶來價值(這也是奧地利學派聰明地要把效用論和稀缺性兩者揉合在一起的原因),例如殘次品可能很稀缺,但大多數人不需要它們,因此它們沒有社會需要,它們代表的社會必要勞動也近乎零。稀缺+有用也不會直接帶來價值(例如,皇位是稀缺的,而且很有用,但是皇位不具有勞動價值,它連勞動產品都不是),稀缺+有用+私有制才會帶來價值,準確而言,稀缺+有用+私有制允許你佔有更大的勞動價值。

上述說法換個表達,就是壟斷的情況,商品的壟斷價格取決於買者的支付能力。

除此以外,地租只能以真正的壟斷價格為基礎,這種壟斷價格既不是由商品的生產價格決定,也不是由商品的價值決定,而是由購買者的需要支付能力決定。

Kapital Bd.3, 801

此時商品的價格與價值沒有任何關係,它的價格高只是說明它可以通過交換佔有更大份額的勞動價值。這同時意味著,壟斷價格還會受到社會生產力以及社會財富分配的影響。

題主的這個問題本質上反映了羣眾對理論解釋和指導實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從理論到現實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會直接合而為一,一切科學就都成為多餘的了(Kapital, MEW Bd.23, S.825)」,理論和直觀並非一一對應的關係,理論是現實的抽象,而現實往往存在眾多因素,有些因素的作用方向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因此理論必然建立在一定假設上(控制變數)。馬克思本人對此十分嚴謹,但不是所有自稱馬克思主義者或自稱馬克思理論都做到了這一點,因此在感到理論與直觀不一致時,建議有條件的話閱讀馬克思相關描述的原文,確認該理論的適用範圍是否包括了現實的這一情景。例如,對非生產勞動和非物質生產勞動而言,適用於它們的理論並非勞動價值論,而更多的是從屬理論、壟斷價格論、一般利潤率的理論等。

自然,對非本行的羣眾而言,這樣的要求過於苛刻。這對馬克思理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今日鹿克思、牛克思理論魚目混珠的情況下,採用何種方式使工人階級準確地掌握馬克思的理論武器,或許是決定社會主義運動成敗的關鍵因素。

補論:一些特殊的商品不遵循一般商品的價值規律

科學勞動的成果不遵循一般商品的價值規律

再生產科學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同最初生產科學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是無法相比的

——Theorie,MEW Bd.26I S.329

無法再生產的東西不遵循一般商品的價值規律

那些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即不是勞動產品的東西(如土地),或者至少不能由勞動再生產的東西(如古董,某些名家的藝術品等等)的 價格,可以由一系列非常偶然的情況來決定。要出售一件東西,唯一需要的是,它可以被獨佔,並且可以讓渡。

—— Kapital,MEW Bd.25, S.646


最高贊答案已經寫得很好了。我只補充幾句。

當我們說「為何不考慮勞動的飽和與稀缺」時,我們設想的場景是,當下勞動力之所以貶值,是因為勞動要素的飽和;而當勞動要素稀缺的時候,勞動力就得以升值。然而事實上是,一旦某個地區勞動要素由於變得相對稀缺而升值,就會出現資本外流,或是當地為了保持該產業的存在而大量吸引人口流入,從而讓資本繼續處於勞動要素飽和的環境中。

因此,勞動要素稀缺是從來沒出現過的,勞動要素較為稀缺的地區對應的只有更稀缺的資本。甚至哪怕把勞動者分層來看,也是一樣的。比如,製造商品P同時需要高素質勞動力和普通勞動力,而地區A普通勞動力過剩、高素質勞動力稀缺,地區B普通勞動力相對稀缺、高素質勞動力過剩,於是資本同時在A、B兩地設廠,在地區A獲取普通勞動力、在地區B獲取高素質勞動力。而由此造成的結果是,地區A的高素質勞動力向地區B流入,地區B的普通勞動力則處於失業的狀態中。

可以說,零散的勞動者相比於隱形聯合的資本的議價能力太弱,反映在勞動力市場上,就是勞動力市場成為遮掩資本剝削的遮羞布。這不是靠祈求上蒼改變勞資供求狀況所能改變的。

而「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是基於對現實的抽象。交換價值是對價格的抽象,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對勞動時間的抽象。這部分最高贊答案已經寫得很好了。我就不獻醜了。

最後,感謝題主的邀請。


先搞清楚資本論裡面的「價值」這個詞的準確定義吧,不要把你日常生活中的認為的價值的含義代入,這是你反駁勞動價值論必須得有的基礎準備


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是說,勞動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覈定,不用其他勞動。

在這裡,價值一詞不妨用勞動一詞來替換。在這裡看到價值一詞,暫且不要去想價格價錢。

價值,不是價錢、市值,是勞動、勞值,用實際發生、現實存在的社會必要勞動來覈算。

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行業勞動量=個別勞動之和=個別產品之和=行業產品量。

價值作為勞動,可只談勞動,可省略需要(無償使用)問題,可省略需求(有償購買)問題。

其實,勞動的強度、態度、熟練程度、疲勞程度等等也可以忽略,都內含在過程和產量當中了。

同種勞動、異種勞動和等價交換 -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 經管之家(原人大經濟論壇)?

bbs.pinggu.org

鑽石的勞動和效用 -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 經管之家(原人大經濟論壇)?

bbs.pinggu.org

王大頭石開石山水牧場黃佶羅鵬小琪琪陳天才等等請進 -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 經管之家(原人大經濟論壇)?

bbs.pinggu.org


按照盧瑟經濟學,經濟學也是另一種宗教


《盧瑟經濟學》一書完美回答了這個問題


馬克思的價值理論沒有考慮市場供求情況。如果考慮了,他的剩餘價值理論就無法建立了。實際上商品價值本身也受市場影響。所以,馬克思經濟學不能成立。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必要時間——時間

勞動的飽和與稀缺能夠替代「時間」?

你能把一天24小時變成10小時還是30小時?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包含了飽和和稀缺。你可以畫一個直方圖,勞動效率越高縱軸越高,稀缺度用頻次表示(橫軸)。必要勞動時間是所有不同勞動力的加權平均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