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輔食的添加到底應該怎樣科學進行?寶寶到底多大開始加輔食?奶叔先給媽媽們羅列一下輔食添加的誤區,千萬別入坑!!!

這一點很多家庭都存在「寶寶不吃鹽會沒有勁兒」的謬論!

7~12個月的寶寶,每天鈉元素的適宜攝入量為350毫克,細心的家長可以看看自己娃吃的包裝袋,就會發現:所有嬰幼兒配方奶及食品中都含有食鹽的最關鍵成分——鈉,母乳和天然食物中同樣含有鈉,糧食、蔬菜、水果、魚蝦等食物中也都是含有鈉的!把這些加在一起,輕輕鬆鬆可以達到350毫克的推薦量。何須額外加鹽?怎麼可能因為「缺鹽」而「沒力氣」?寶寶又不準備跑馬拉松……而且嬰兒過早攝入過多的鹽,會導致其腎臟代謝負擔加重,這會影響到孩子腎功能的健康,而且與此同時心臟負擔也可能會加重,出現水腫、高血壓等癥狀。

如果太早添加輔食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導致腹脹、腹瀉,給發育不成熟的腎臟帶來很大的壓力,留下隱患!輔食添加的國際▼不早於17周(4個月)、不晚於26周(6個月)。別管是米湯、果水、固體食物,只要不是奶4個月之前一律不能添!不能添!不能添!

門診見過的中國寶寶里,十個里恨不得有八個被家裡老人「確診」為嗓子眼兒細。然而遺憾的是,醫學上到現今為止,都沒有「嗓子眼細」這樣一個診斷。怎麼到了中國家長這裡,就這麼篤定自家孩子有「咽喉畸形」呢?

輔食添加,從泥糊樣食物、到略有顆粒感、到有較為明顯的顆粒、到粗大顆粒、到碎菜碎肉、到小片小塊……進階的過程,是對寶寶咀嚼吞咽能力的鍛煉和培養過程,也是他們學習成為「正常人類」的過程,更是他們面部肌肉發育和協調的過程,是幫助他們長出漂亮的牙齒和漂亮的下頜輪廓、進而協助增強語言學習能力的過程。

但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提升,給他添加泥糊狀食物2個月左右,就要向顆粒狀食物、條狀食物、塊狀食物逐漸過渡,充分調動和鍛煉他的口腔。6個月寶寶可以嘗試稀糊狀的食物,7~9個月可以添加稠厚的泥糊狀和顆粒狀食物,10~12個月可以添加塊狀、條狀或者片狀的食物。

△此圖片僅示意寶寶輔食性狀的變化規律,供家長參考

一頭是什麼都給寶寶喂,另一頭是該添加的反而不添。各國專業團體目前的推薦意見是:嬰兒在1歲內,要廣泛嘗試添加各類食物,這樣反而可以降低幼兒期及兒童期發生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對於過敏體質的寶寶,尤其建議要嘗試。除非是添加後可以明確寶寶對這種食物會發生過敏反應(在專業醫生和營養師的共同幫助下),否則,該添的就添,別推遲,推遲到1歲後再嘗試反而增加過敏風險。醫學在進步,餵養指南也在更新,舊觀念里的「推遲添加」說已經out了,輔食種類就應該多樣化,包括穀類、肉類、蔬菜、水果、蛋類、魚等。

跟前一個誤區對著乾的,是6個月多,甚至到8個多月還不加輔食的——基本上都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家長仗著奶水足,認為母乳比什麼都有營養,晚倆月再添輔食根本沒問題。嗯!身長體重的增加一定是沒問題的。但是,寶寶錯過了輔食添加的敏感期,這就有大問題了!換句話說,別人家娃抱著饅頭啃的時候,你家娃還在喝稀粥,別人家娃已經大口吃肉的時候,你家娃可能連肉是啥滋味兒都還不知道……然後,別人家娃抵抗力杠杠的,你家娃因為缺鐵而發生貧血,開始反覆生病。或者,到了1歲多,媽媽母乳跟不上娃的胃口了,小傢伙還不怎麼會吃,導致體重不長、甚至往下掉,那就不只是缺鐵這麼簡單了,整體免疫力都會降低,甚至出現營養不良……

好好的胖娃娃生生餓成豆芽菜的情形,腦補一下?再說一遍:輔食添加,不早於4個月!不晚於6個月!避開以上這些大坑,掌握輔食添加時間,現在要掌握的是添加的順序和方法,切記,輔食添加有原則。

從泥糊狀開始,首選含鐵的單一成分的米粉最佳,切記不要選擇多種穀物混合,少量餵食,循序漸進;遵循原則,由一種到多種,稀到稠,泥到塊狀,少量到多量……

每個時期的食物性狀有講究,種類的添加也有講究,有些食物不到月齡不能添。6個月添加米粉。接下來添加菜泥或果泥,但要選擇應季的新鮮蔬菜水果。大概7~8個月的時候可以添加肉泥。大概8個月,可以給寶寶吃蛋黃,滿1歲再添蛋清。

避免以上的輔食坑就可以了,希望能幫助到你~


嬰兒6個月輔食是嬰兒開始吃一些東西的開始,也是嬰兒發育的重要時期,添加輔食會對嬰兒的消化系統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要在添加輔食的時候注意,不能過急,要循序漸進,而且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要注意食物的營養。

嬰兒6個月輔食不能吃那些食物:

1、蜂蜜中含有的肉毒桿菌對於嬰兒有很大的影響,很可能引起嬰兒中毒。

2、芒果是一種熱帶水果,具有很強的熱性,吃了很容易引起嬰兒上火導致嬰兒出現過敏癥狀

3、而對於不利於消化的酸奶嬰兒6個月輔食是不能食用的,這對嬰兒的腸胃產生不利的影響。

4、對於韭菜、菠菜這一類能夠產生不利於消化的物質,不僅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還會引起寶寶的中毒反應。

5、一些添加了防腐劑的食物更是嬰兒不能食用的,這些食物的化學物質會對嬰兒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六個月寶寶添加輔食注意事項:

1、輔食添加的過程要先從少量逐漸增加,這個前提要是寶寶原意吃,如果寶寶不願意吃的時候不能強迫孩子,要順著孩子飲食習慣。

2、嬰兒添加輔食的時候要從稀到干,從容易消化的食物到不易消化的食物,讓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3、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要根據孩子身體情況和外部環境來制定添加計劃,同時在添加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和大便情況及時調整輔食添加計劃,一旦孩子的身體出現狀況就要停止輔食,讓孩子恢復一段時間孩子身體好了之後再繼續添加輔食。

4、添加輔食的時機要把握好,最好是在寶寶吃奶之前正在飢餓的情況添加輔食是最好的時候,並逐漸由輔食代替奶。

5、寶寶添加輔食的用具要專用,不能和其他的混合,即使在清潔的時候也要用專用的清潔工具,而且還要經常消毒,一定要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

6、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要逐漸鍛煉孩子對餐具的習慣性,使孩子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逐漸熟悉餐具,這樣也是對孩子自理能力的一種鍛煉。

7、在添加輔食時候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一點一點的讓孩子喜歡上輔食,不能急躁。

總的來說,嬰兒6個月輔食的添加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來進行,而且,添加輔食的過程要循序漸進,不能過於急躁,要讓寶寶逐漸適應餐具,適應輔食,在選擇輔食的時候也要選擇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保證食物的多樣性。

另外我還整理了很多的寶寶輔食做法與母嬰小知識,有視頻教程與圖文教程感興趣的寶媽們可以關注公眾號:周凡媽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新手爸媽經常困惑一個問題:輔食究竟怎麼吃最健康?到底該給孩子吃什麼?

輔食是寶寶生長發育中重要的一環,它影響著寶寶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輔食營養均衡、搭配科學合理,寶寶才能健康又聰明。

不過過去很多關於輔食的理論都是錯誤的。今天米粒媽好好跟大家講一講,怎麼讓寶寶吃得健康,不挑食。

4個月開始吃輔食 VS 6個月開始吃

一直以來,我們聽到的幾乎都是寶寶要到6個月才開始吃輔食,但是最近幾年,歐美許多兒科醫生、免疫科醫生開始建議嬰兒應該從4個月就開始吃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母乳哺喂嬰兒到6個月,再開始吃輔食。

當然,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是正確的,只是,大家要注意到這邊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世界衛生組織這樣的建議,是建立在寶寶是「純母乳親喂」的前提。

世衛組織主要考量的是:

在一些比較落後的地區或國家,衛生條件沒有那麼好,可能連自來水都不是很乾凈,或根本只能使用地下水、河水、井水;在這樣的條件下,只有「純母乳親喂」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寶寶糧食的衛生安全性。

所以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主要目的,是希望等寶寶身體的各項器官都發育得更成熟了,再來開始吃輔食,以避免可能因為食物不幹凈,反而讓寶寶生病。

可是中國早就脫離這樣的環境了,基本不存在輔食在製作食,可能因為衛生條件不好,讓輔食被一些細菌、微生物污染到的問題。

根據免疫學理論,4到9個月的嬰兒是最好訓練寶寶身體免疫系統耐受性的黃金時期。

美國過敏、氣喘、免疫學學會官方網站文章里也直接建議應該讓小嬰兒從4個月起就開始吃輔食。

學會引用2015年全球排名第一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里的研究指出:

如果從4個月起,就開始讓寶寶嘗試一些比較常發生食物過敏的食物,如:雞蛋、乳類製品、花生、海鮮等,日後孩子長大對這些食物過敏的機率顯著降低。

反之,越晚讓寶寶吃這些食物,孩子日後對這些食物產生過敏的機會則大幅提升。

所以,如果孩子身體條件允許,發育一切正常,建議4個月開始讓寶寶嘗試著接觸各種輔食,包括果泥菜泥等等。

輔食應該吃什麼?

輔食到底應該吃什麼,新的觀念也跟舊的想法很不一樣!

從前,小嬰兒的輔食幾乎千篇一律的都是米湯或米粥。後來,隨著經濟變好了,大家開始給小嬰兒吃米粉、麥粉,因為米粉、麥粉添加了許多營養素,比起米湯,當然能提供小寶寶更多的營養。

但是,不知道大家在買米粉、麥粉的時候,有沒有多看一下包裝上面註明的配料表?

有沒有注意到,裡面加了糖!糖對寶寶的負面影響,米粒媽已經提過N次了,往輕了說,糖造成小嬰兒肥胖、蛀牙、嗜甜味。

往重了說,在寶寶的輔食裡面加糖,除了影響孩子的生長激素、還可能造成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

1歲以前寶寶吃輔食的目的其實並不只是吸收營養,這個時期的寶寶還是以母乳、配方奶為主,營養來源主要也是母乳、配方奶。

吃輔食更重要的是練習吞咽、咀嚼,以及大量嘗試不同的食物,降低日後發生食物過敏、挑食的幾率。

所以這個時期的寶寶吃輔食並不求量,寶寶如果只想吃1-2口,媽媽也不用太大的壓力,盡量提供多種食物,每種寶寶如果都肯吃1-2口,已經很完美了。

千篇一律給寶寶吃米粉,老是用加鐵米粉給寶寶當輔食,已經是過時的輔食觀念。新的科學輔食餵養原則是:盡量選擇天然食物、避免加工食品。

什麼是天然食物?

很簡單,選擇食物原型為食材給寶寶吃,例如:煮粥、蒸煮雞蛋、蔬菜、魚類、肉類,然後打成輔食泥,直接給小嬰兒吃。

除了輔食泥,歐美還有新的一派輔食吃法,就是所謂的「BLW」(Baby Led Weaning)餵養法。

也就是說,不把食物打成泥,直接讓寶寶啃咬食物的原型,例如:直接把胡蘿蔔蒸得軟軟的,切小條,就讓寶寶自己用手抓著啃。

寶寶還沒有牙齒怎麼咬呢?

寶寶其實會用牙齦來「咀嚼」食物,所以只要把天然食材,不管是西蘭花、魚肉、雞蛋、土豆、紅薯、甚至蘋果這類食物,蒸煮熟透到接近軟爛,寶寶就有能力用牙齦把食物磨碎。

採用BLW餵養法的小嬰兒,一歲以後吃得比較好、也不會偏食、對食物的接受度也比較高。

當然BLW餵養的前題是:給寶寶的食物必須夠軟,讓寶寶能用牙齦磨碎的;類似杏仁的堅果類是絕對要避免。

比起一直給寶寶米粉、麥粉、輔食泥的小嬰兒,以BLW餵養的寶寶,口腔肌肉可以得到更好的訓練,未來的咀嚼能力以及語言能力也表現得更好。

米粒媽再強調這個新觀念的重點:不管用哪種餵養方法,給孩子「原生態」的食物,讓孩子儘早接受不同的食物,降低日後發生食物過敏的機率。

米粒特別不喜歡吃西藍花,他說討厭西藍花的味道。可是米粒姑姑家的小妹妹,從剛吃輔食的時候就接觸西藍花,媽媽把煮熟的西藍花放涼,切成小朵,小朋友用胖嘟嘟的小手,一口一口嘴裡送。

一開始盡量讓寶寶多嘗試各種原生態的食物,讓寶寶熟悉和適應各種各樣的食材,好的飲食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

盡量少讓孩子吃不管是罐裝、袋裝、盒裝的輔食,避免攝取到人工添加劑。

如果偶爾要給孩子吃市售的嬰兒輔食,記得選大品牌,還有除了保存期限,一定要注意配料表,選擇沒有人工添加物的產品。

輔食的吃法要少量多樣,不用刻意延後嘗試易敏感食材。

誤區一:米粉、麥粉跟配方奶混在一起喝。

錯!把米粉或麥粉跟配方奶混在一起給寶寶喝,就完全沒有辦法訓練寶寶咀嚼跟吞咽;也會讓寶寶更依賴奶瓶,錯失讓寶寶對用湯匙自主性進食的好時機。

誤區二:老是給孩子吃粥、喝米湯。

粥跟米湯的營養成分實在非常有限,雖然說一歲以下的孩子營養來源主要是奶,可是透過吃輔食還是能或多或少幫孩子補充一些營養素。

尤其是母乳寶寶,容易缺鐵,很需要吃些多鐵的食材做成的輔食,來幫寶寶健康補鐵。當提供的食物過於單調,孩子的營養攝取就會不均衡。

誤區三:輔食一次給孩子一種食材。

比如說:一小碗的南瓜泥、一小碗蘋果泥、一小碗蒸蛋等,然後連續3-5天都吃同一樣的食物泥,之後再換另一種,認為這樣才能避免寶寶食物過敏。

錯!這樣的作法反而更容易引起較嚴重的食物過敏反應。

相比少量多元化食材,一次一種食材的結果是單種食材的攝取量反而大,萬一過敏當然反應會比較大。

所以新的輔食餵養法是:跟著大人一起吃。

怎麼做呢?

假設今天晚餐是西紅柿炒蛋,在添加調味料之前,先盛起一勺子的蛋、一勺子的西紅柿。

另一道菜是蒸魚,在大家開始吃之前,先夾1-2筷子的魚肉,放在寶寶專用的餐盤裡;還有一道炒四季豆,一樣,在加調味料前,先夾起一兩根。

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大幅減少媽媽要另外準備輔食的時間,也可以最大程度確保孩子吃的食物是新鮮的、而且多樣化;

而且全家用餐,會大幅增加小嬰兒食慾。

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為了讓孩子吃得營養、吃得健康,大人也會跟著吃健康營養的食材,而且調味也會盡量清淡。

喂錯輔食會有生命危險!一歲以前,這3種食物絕對不能給寶寶吃

雖然新的觀念是不要延緩給寶寶雞蛋、海鮮、有毛水果這些所謂易過敏食材,但是,一定要記得,這3種食物,一歲以前,不要給寶寶吃:

1、蜂蜜

毫無疑問,一歲以下的嬰兒絕對連碰都不能碰的食物首推:蜂蜜!

蜂蜜裡面的肉毒桿菌孢子可能在小嬰兒的腸道里繁殖並分泌肉毒桿菌毒素,毒素會阻礙神經肌肉之間的傳導,引發肌肉無力,如果造成呼吸肌肉麻痺,就可能有生命危險。

1歲以上的孩子,因為腸胃道已經發育成熟,不只胃酸分泌已經足夠、益生菌叢也多,所以肉毒桿菌孢子比較不容易在腸道繁殖併產生毒素。

1歲以下嬰兒食用蜂蜜不幸死亡的案例,而且國內外都有,媽媽們千萬小心,不只不能讓小嬰兒吃到蜂蜜,摸到蜂蜜的手,也要清洗乾淨才能摸小嬰兒。

2、牛奶

1歲以前的嬰兒因為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酶,很容易讓寶寶消化不良,導致腹脹和腹痛的問題。

此外,牛奶中的鈣磷比例過高,不適合小嬰兒,可能會讓寶寶發生痙攣。

所以父母千萬不能用牛奶取代母乳或配方奶,否則還會有包括缺鐵、增加腎臟負荷等更多的問題。

不過如果輔食中用到一點牛奶,或是酸奶,只要不大量、不影響原本母乳或配方奶攝取就沒有太大的關係。

3、果汁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明文建議:「不要給1歲以下嬰兒喝果汁」。

以前大家都喜歡給孩子喝果汁,尤其認為新鮮的現榨果汁非常營養,尤其是不愛吃水果的孩子的最佳解藥!

但隨著對嬰幼兒的健康研究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出給孩童喝果汁的壞處,最主要有這幾點:

  • 果汁含有很高的糖分,會導致孩童攝取過多熱量 (果汁的熱量跟碳水化合物幾乎是一樣的);
  • 果汁的高糖份有導致孩童蛀牙的風險;
  • 天然果汁很容易腐敗,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 果汁喝多了,會影響小嬰兒的母乳、配方奶攝取量;果汁又缺乏嬰兒成長最需要的蛋白質,也就是說小嬰兒喝果汁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

也就是說,一歲以下寶寶可以吃果泥或水果原型,但是不要給嬰兒喝果汁。除了上述諸多問題外,米粒媽自己也從身邊看到很多從小習慣喝果汁的寶寶,最後只愛喝有甜味的飲料,完全不肯喝白開水了。

一歲以前不是不能吃堅果——事實上,四月個就可以開始讓寶寶嘗試堅果,這麼做不僅可以減少日後過敏的機率,堅果還能提供幫助大腦生長的營養,讓寶寶更聰明!

要注意的只是:一歲以前給寶寶吃的堅果要打成粉末,加在食物里給寶寶吃。

最後米粒媽再來跟大家談這個越來越多人關心的問題:

要不要買有機食物來做輔食?

有機食物是指在生長和處理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肥料和殺蟲劑的食物。如果是家禽和家畜,則是在有機環境中飼養。

近年來,有機食物市場佔有率逐年攀升,但由於價錢較高,到底媽媽們需要購買有機食物來給孩子嗎?有機食物是不是比較健康和安全呢?

美國兒科醫學會針對這個問題,在2012年提出聲明:並沒有研究證實有機食物有長期改善健康和減少疾病的功效。

但是如果家庭經濟可以負擔,為了某些可能避免的造成健康的危害並保護環境,吃有機食物並無不可,甚至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因為有機食物一般價格較高而影響到孩子攝食多樣性的食物,影響孩子獲得均衡營養的機會,反而得不償失了。


六個月是個參考值,不是說到了六個月馬上就添加,還是要看孩子發育情況,當然也不要晚於八個月最遲。幾個指標參考下:1)先要考察寶寶是否會頂舌,就是用勺子是否不吞咽而是把食物頂出來 2)看成人吃東西是否流口水 3)全日奶量是否穩定在800ml以上。其次開始添加要注意:1)從一天一頓輔食兩到三頓差不多要2-3個月,第一次第一頓建議是早餐添加米粉 2)每一種嘗試至少三天,保持一周再換第二種 3)過敏或腹瀉立刻停止,但過一個月後可以再次嘗試 4)先吃後奶,一次吃飽 5)先素後葷,最好不要混合多種,讓寶寶嘗試每種單一的食物口感後再慢慢混合 6)奶和食物要區分,不要用奶沖泡食物
六個月之後可以添加米粉,不要一次買太多,因為不知道孩子喜歡吃哪種。我兒子就不怎麼喜歡吃嘉寶。加米粉兩周之後可以嘗試加菜泥,七個月以後,如果米粉菜泥接受比較好,可以嘗試加肉泥,八個月之後,可以加粥,麵條,米飯。

要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剛開始時,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待嘗試了3~4天或一周後,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再讓寶寶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增加好幾種。

不要給1歲內嬰兒喝鮮奶及其製品,酸奶也是奶製品也不要喝。因寶寶腸胃功能未發育成熟,鮮奶中α型乳糖會抑制寶寶腸道益生菌的生成,從而誘發一些腸道疾病,並且鮮奶中的一些成分不易被寶寶柔弱的腸胃消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