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想拍摄的感光度先调到想要迫冲的感光度吗


迫冲是让曲线上扬、变得更斜,使得底片上的银变厚。其实你不太能说迫冲改变了iso,只是把中灰变得更厚了,反差更大了。毕竟黑白卷iso的定义是根据反差系数定的,而不是根据什么标准冲洗。

至于如何迫冲,冲洗时间加长就可以了,具体查Massive DEV Chart,在http://digitaltruth.com找,但最好找到惯用的冲洗液和胶片,上面的数据能大差不差,冲出来的厚度可用,但是没那么精准。建议拍几卷测试用的!

关于搅拌:以一分钟搅五秒为开始尝试的数据,反差想大就多搅拌,反差想小一些就少搅拌。想让颗粒粗犷?还真没那么容易。


举个例子吧,今天我出门,只带了ISO 200的卷。

我咔咔咔拍了一天,晚上跟朋友吃了个饭,喝了个酒,突然想拍个合照。

无奈天色已暗,餐厅的灯光又是昏暗风格的。

总之无论如何,先测个光看看。

发现正确曝光的参数是 T30 F1.4 ISO200

然后我一看我的相机,光圈是有1.4了,但我焦距是105,快门不宜低于125,如果我强行提高到125的话就会欠曝两档。

但是没关系,我这卷片子正好是新装上去的。一张还没拍,我就当他是ISO800的卷来拍吧。

虽然按照ISO200的标准这卷全部都将欠曝两档,但是我可以拍完之后用标签纸或者马克笔标记下这个卷我是200当800用的。

然后回家一看今天的卷,有一卷是200push到800,增感两档。

于是查查胶卷的官网或者盒子上的说明,冲洗的时候多冲洗一定的时间,就能让欠曝的卷变回正常曝光。这个时间因为胶卷不同药水不同和药水比例不同所都会不一样。

我选择通过手机软体来查出我需要的显影时间。然后根据手机给出的结果已经个人经验的一点补偿。最后如果没有以外的话这卷原定ISO200,欠曝两档的卷最后会和原定ISO800,准确曝光的卷的曝光结果基本一致。

相对应的还有减冲,迫冲减冲也可以叫增感减感。大致上就是整卷刻意过曝,然后冲洗的时候少冲。

我个人曾经试过400迫冲到3200,结果我觉得没有明显问题


一般是指黑白胶卷的push

黑白胶卷标识的感光度一般是推荐感光度,盒子里一般会写明更高感光度下的冲洗数据,一般显影时间会延长。

比如一般的400度黑白胶卷,可以push到800甚至更高。用的时候如果打算把400的胶卷push到800,那么拍的时候直接当做800的胶卷用,冲洗的时候按照800的参数冲洗就可以了


你们回答问题都不看问题的吗...

对,把你相机调成想拍的感光度,然后记下加了几档。

冲洗的时候,拿软体查对应的数据。


通过调整冲洗的时间,药水的温度和浓度去影响胶片原本的iso。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浓度越高曝光就会越亮,也就是说胶片的iso提升了,同时噪点会越多。

使用场景

你的胶片是400iso的,现在灯光不够你想要让他变成800iso你就要迫冲一度,然后你又发现快门有点慢你想要快一倍,这时候你就要迫冲两度,相当于胶片变成1600

一般3度就最多了,再多效果就会很差。


用高ISO的冲洗方法去冲洗低ISO的胶卷,操作原理都是一样的,主要是显影跟定影时间更长了。


胶片重度使用者,但是没有迫冲过。我理解的是,类似于数码里raw的操作(增加曝光度)。胶片本身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宽容度。摄影师们都追求准确曝光,但是如果因为种种限制因素没有做到准确,那么在后期(暗房)处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


迫冲的基本用法其他答案也说了,基本就是说可以把低感光度的胶片按高感光度的胶片拍,然后在显影的时候进行迫冲就行了。(不是自己动手的话就理解前面一句话就行了,显影时具体操作你不还是交给别人在操作么。。)

迫冲还有个进阶玩法,就是提高底片对比度。这个就比较专业了,特别是对于放大来说一张好的底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只能通过push或pull(我不知道pull中文是啥,所以就都写英语吧。。)来提高底片的对比度。

当然了,对于一般爱好者而言,迫冲最大的意义就是提高拍摄的可能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