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想拍攝的感光度先調到想要迫沖的感光度嗎


迫沖是讓曲線上揚、變得更斜,使得底片上的銀變厚。其實你不太能說迫沖改變了iso,只是把中灰變得更厚了,反差更大了。畢竟黑白卷iso的定義是根據反差係數定的,而不是根據什麼標準沖洗。

至於如何迫沖,沖洗時間加長就可以了,具體查Massive DEV Chart,在http://digitaltruth.com找,但最好找到慣用的沖洗液和膠片,上面的數據能大差不差,衝出來的厚度可用,但是沒那麼精準。建議拍幾卷測試用的!

關於攪拌:以一分鐘攪五秒為開始嘗試的數據,反差想大就多攪拌,反差想小一些就少攪拌。想讓顆粒粗獷?還真沒那麼容易。


舉個例子吧,今天我出門,只帶了ISO 200的卷。

我咔咔咔拍了一天,晚上跟朋友喫了個飯,喝了個酒,突然想拍個合照。

無奈天色已暗,餐廳的燈光又是昏暗風格的。

總之無論如何,先測個光看看。

發現正確曝光的參數是 T30 F1.4 ISO200

然後我一看我的相機,光圈是有1.4了,但我焦距是105,快門不宜低於125,如果我強行提高到125的話就會欠曝兩檔。

但是沒關係,我這卷片子正好是新裝上去的。一張還沒拍,我就當他是ISO800的捲來拍吧。

雖然按照ISO200的標準這卷全部都將欠曝兩檔,但是我可以拍完之後用標籤紙或者馬克筆標記下這個卷我是200當800用的。

然後回家一看今天的卷,有一卷是200push到800,增感兩檔。

於是查查膠捲的官網或者盒子上的說明,沖洗的時候多衝洗一定的時間,就能讓欠曝的卷變回正常曝光。這個時間因為膠捲不同藥水不同和藥水比例不同所都會不一樣。

我選擇通過手機軟體來查出我需要的顯影時間。然後根據手機給出的結果已經個人經驗的一點補償。最後如果沒有以外的話這卷原定ISO200,欠曝兩檔的卷最後會和原定ISO800,準確曝光的卷的曝光結果基本一致。

相對應的還有減沖,迫沖減沖也可以叫增感減感。大致上就是整卷刻意過曝,然後沖洗的時候少沖。

我個人曾經試過400迫衝到3200,結果我覺得沒有明顯問題


一般是指黑白膠捲的push

黑白膠捲標識的感光度一般是推薦感光度,盒子裏一般會寫明更高感光度下的沖洗數據,一般顯影時間會延長。

比如一般的400度黑白膠捲,可以push到800甚至更高。用的時候如果打算把400的膠捲push到800,那麼拍的時候直接當做800的膠捲用,沖洗的時候按照800的參數沖洗就可以了


你們回答問題都不看問題的嗎...

對,把你相機調成想拍的感光度,然後記下加了幾檔。

沖洗的時候,拿軟體查對應的數據。


通過調整沖洗的時間,藥水的溫度和濃度去影響膠片原本的iso。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濃度越高曝光就會越亮,也就是說膠片的iso提升了,同時噪點會越多。

使用場景

你的膠片是400iso的,現在燈光不夠你想要讓他變成800iso你就要迫沖一度,然後你又發現快門有點慢你想要快一倍,這時候你就要迫沖兩度,相當於膠片變成1600

一般3度就最多了,再多效果就會很差。


用高ISO的沖洗方法去沖洗低ISO的膠捲,操作原理都是一樣的,主要是顯影跟定影時間更長了。


膠片重度使用者,但是沒有迫衝過。我理解的是,類似於數碼裏raw的操作(增加曝光度)。膠片本身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寬容度。攝影師們都追求準確曝光,但是如果因為種種限制因素沒有做到準確,那麼在後期(暗房)處理,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


迫沖的基本用法其他答案也說了,基本就是說可以把低感光度的膠片按高感光度的膠片拍,然後在顯影的時候進行迫沖就行了。(不是自己動手的話就理解前面一句話就行了,顯影時具體操作你不還是交給別人在操作麼。。)

迫沖還有個進階玩法,就是提高底片對比度。這個就比較專業了,特別是對於放大來說一張好的底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只能通過push或pull(我不知道pull中文是啥,所以就都寫英語吧。。)來提高底片的對比度。

當然了,對於一般愛好者而言,迫沖最大的意義就是提高拍攝的可能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