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前提是分數夠讀清華北大。有人這麼說,真的嗎?


現在的行情不知道

七八年之前,由於清北在上海和其他省市一樣只招幾十個,而復旦交大同濟光理科加起來就三千多招生,導致北大清華的投檔線和交大的信安,安泰,復旦的金融,經濟分數差不多,比復旦交大的投檔線高出30~50分,如果是正宗的上海人,腦子壞了才會放棄復旦交大的王牌專業去北大清華接受調劑,等於放棄了上海人的優惠條件去和全國考生一起拼零志願,何必呢

真正會填清北的,都是全市top50之內的,超清北投檔線至少10分以上有一定把握選專業的,恕我不認識幾個四校的人,沒見過這種大神,當年630滿分要考到565+,太可怕了,不僅數學物理要145上下,英語要135+,語文也不能豁邊或者像很多理科生一樣戰略性放棄

壓線或者估分不到清北投檔線的,一般不會作死去填零志願,萬一多考幾分反而壞了大事

而且復旦交大同濟還有自主招生,預錄取,投檔線上加分等一系列政策,北清最開始是沒有的。我當年在大概是全市十名上下的市重點,如果本身是年級50名左右,估分大概是超復旦交大投檔線十幾分的水平。要是能果斷放棄北大清華,運氣不要太差都能混個優惠政策,整個高三一年都可以無比快樂的摸魚,我這種算翻車的,都有交大的20分投檔線上加分,很多人高三真的就沒見過下午四點之後的學校長啥樣

而外地考北大清華的分數也許就比復旦交大高個十幾分,那麼北清的性價比就沒有上海那麼低,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


假設遊戲規則回到志願改革前,清北劃出零志願,那感興趣的少很正常,換你會填麼,敢填只能說實力和膽魄都很老卵。變成零志願,那用上海話說就叫「譬是不是」,填的人當然就多,清北網羅的人分數不高?

我隔壁理科班恭喜有底子去清北的,也沒見人覺得復交有資格和清北比,但另一方面,去不了清北真留在本地讀復交的高分強勢專業,他們同樣很滿意,再往下層的學校類推,情況差不多,都是類似的心態。好比南浙我大幾率都能去,我更覺得同濟差他們不小一截,可留在同濟讀個滿意專業,完全ok。

去遙遠的地區讀大學,尤其向西向北,那當時大多數人真沒興趣,最熱衷的外流目的地還是周邊的部分江浙地區。可都是向北,北京也算特殊的,只是那種吸引力只侷限在清北人大北郵不多的學校上。


謝邀。的確是這樣的 因此上海很長時間把清華北大作為零志願 也就是說鼓勵高分生報考清北。 北清落榜還可以進復交。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很多。

1 很多上海人不習慣北方的生活。 家鄉足夠好 沒必要背井離鄉。

2 同學和朋友 復交裏上海人多 還很有可能和原來中學死黨在一起。

3 風險小。如果北清不是零志願 報考北清風險是很大的。 要知道很長時間內 第一批學校其實只有一個能錄取 錄不了就去第二批了。 北清上海招幾十人 復交招幾百人 因為志願撞車滑檔的可能性小多了。

4 職業發展 復交在上海有足夠的話語權 可以說是校友遍天下。 平臺不見得比北清差。


阿拉這個70後大叔來告訴你們九十年代末的上海高考生是怎麼填報志願的。

首先,我們是先填志願再考試,先填志願再考試,先填志願再考試,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也就是說這完全是一場賭博,你既不知道你考試發揮的水平,也不能預估自己的高考成績,只能憑藉你過往的「經驗」。因此除了一小撮學神來說(而且這些學神大都已經保送了),哪怕學霸也不能保證自己百分之一百進入自己最為心儀的學校。

因此絕大部分的高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會有所保留。

其次,每個人只能填報一個一本大學(本地外地皆可),落檔之後的第二志願是一個外地的一本大學,再落檔之後是本地或者外地二本,再再落檔之後是大專。

那麼第一志願選擇清北或者其他外地名校等於放棄了進入上海名校的機會。

其實當時相當多的上海考生是放棄第二志願的。

比如說我的第二志願就填了北大國經系……別笑,我知道自己進不了,不過這樣一來我如果進不了第一志願,就會落到第三檔的本地二本。(當然啦,我也不是不識貨,當時想著萬一上不了我的第一志願——和北大齊名的上大,哪怕接受調劑也是願意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吧,和北大齊名的上大是個玩笑)

沒錯,對九十年代的上海人來說,寧肯進入上海的二本也不肯去讀外地的一本。

最後,當時復交的錄取分數線和清北差不多,這個也是要劃重點的。


北大清華高出其他大學一等這件事,不超過20年。在90年代,復旦的分數線在各個省份有時比北大高。而且,那個年代清華基本上沒有文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