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微軟公司曾遭起訴其涉嫌壟斷,為何其最終仍躲過了被肢解的命運?

對經濟上有什麼有益或者有害的影響?


在回答這個有關」影響「的問題之前,首先我們必須了解:

壟斷為什麼會出現?我傾向認為壟斷是資本主義的直接產物。企業追求最大化利潤的願望導致競爭激烈,這反過來導致對競爭對手的併購,或者直接打敗他們的競爭對手導致其破產退出。壟斷的類型有哪些:

自然壟斷

當各種因素使競爭變得不可能時,就存在自然壟斷。許多電信運營商擁有自然壟斷權,因為支持電信服務所需的基礎設施對於新的競爭對手而言過於昂貴。電力服務和有線電視提供商也存在類似的自然壟斷,但政府通常會對自然壟斷進行監管,以確保為客戶提供公平的定價。

地理壟斷

當只有一家企業向當地提供產品或服務時,該企業就是地理壟斷企業。通常情況下,地理壟斷出現是因為客戶群不足以支持競爭的地區。例如,農村地區和小城鎮可能只有一個加油站。

技術壟斷

首先高科技和知識型企業會獲得專利或版權。這種法律保護使企業成為技術壟斷者。例如,如果一家電子公司擁有新產品就會擁有技術壟斷,並且競爭對手無法以不同的價格提供相同的產品。在許多情況下,競爭對手可能生產具有類似組件的仿冒產品,這些組件不能提供與原件相同的質量。

壟斷的優缺

在大多數情況下,壟斷沒有太多好處。當價格較高,利潤較高(消耗了大量的消費者剩餘)時,大多數情況下經濟效率較低(效率不高或分配效率高,且效率通常低)。然而,隨著規模經濟的發生,它可以在長期內帶來動態效率。此外,如果固定成本占很大比例,一些市場可從壟斷中受益。古典微觀經濟學認為,在競爭市場中,任何特定公司都將其商品的價格設定為生產該商品的邊際成本。完全有競爭力的公司不會利用市場力量來定價。價格取決於總供給水平上的供需互動。

然而,在壟斷環境中,由於壟斷企業是唯一的供應商,因此公司能夠以高於邊際生產成本的價格收取更多費用,因此具有明顯的定價權。儘管可能有許多人願意支付比壟斷公司購買該商品的邊際成本更多的錢(即它仍然構成一筆有利可圖的交易),但由於壟斷者的價格超過他們的價格,這些買家被擠出市場。從經濟角度來看,這被稱為無謂損失,這就是為什麼壟斷被認為效率低於完全競爭的原因。

隨著時間的推移,壟斷者往往會變得膨脹,因為定價能力,而不是效率或創新的收益,會帶來利潤。此外,壟斷更有可能參與價格戰(通常是因為他們積累了大量現金)和反競爭行為(捆綁產品等)以保持其市場地位。

這在任何一種經濟體制下都是如此。即使是政府監管下的壟斷,也更有可能發生腐敗以及大規模的低效率。

因為微軟曾經投錢給蘋果,扶植過蘋果。這樣蘋果的mac os操作系統才沒有消失,而linux是免費開源的,因此這樣市場上就存在windows 和 mac 兩個商業付費的操作系統,不存在法律上壟斷的前提。

有益就太多就不舉。

有害的舉一點,就類似於生物學上的物種單一性,一旦遇到bug,神馬的全球崩潰,千年蟲啊,比特幣勒索病毒。。。。之類的。

在某種程度上,壟斷髮展後,自身的強大也容易束縛著自身的發展,所謂船大難掉頭。特別是微軟的技術壟斷的,等到專利技術保護期到的時候,或許新的技術大航海時代又一輪新的開始。


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壟斷控制定價權,抑制行業創新,容易發生店大欺客等差評服務。


壟斷抑制競爭,壟斷企業憑藉壟斷地位獲得壟斷利潤,這些對國家經濟發展都是不利的。


去圖書館看看相關的書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