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IC行業,所以只能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回答:世界是模擬的

有幾個領域數字是不可能取代模擬的:

1.電源和功率器件:再高性能的數字器件,沒有高性能的電源也沒法用,電源的核心還是模擬,數字只是輔助

2.前端:各種模擬前端、射頻前端、感測器等,沒有這些前端做信號調理,數字技術再強大也沒有用武之地,數字放大器放大個擺幅只有幾個LSB的信號結果能用?

3.模數混合器件:ADC和DAC這些模擬和數字之間的橋樑,沒有這些東西數字技術拿來幹啥,自己生成隨機數據自己玩麼

至於模擬IC的出路,能做到一定的級別當然不愁出路,Linear Technology幾乎只做模擬器件,而且大部分器件獨一無二,在和Analog Device合併之前Linear的凈利潤率應該是半導體公司裡面最高的了

不過確實得接受一個現實,模擬技術領域很多應用被數字技術取代了,誰都願意用更低的成本去獲得更好的性能


數字ic相比模擬ic有很多的優勢,抗幹擾性強,容易在不同工藝和平臺上移植,便於系統集成等等

但是,世界是模擬的。也就是說,需要模擬ic將真實世界中的模擬信號轉為數字信號進行處理,或者將數字信號轉變為真實世界的模擬信號?(ADC,DAC等)所以,模擬是不可避免的。

在此之外,在對速度,功耗之類的某些參數有極致要求的一些領域裡,數字電路也很難滿足。

從實現的難易度,模擬&>數字&>軟體

從需求量 軟體&>數字ic&>模擬ic

最後,我覺得,模擬出大佬,數字好就業。


作為一個模擬IC從業者,我來說說,其他同學的回答都是模擬的重要性,而不是模擬的未來怎麼樣。

首先模擬這門技術是否會消亡,當然不會,比較世界是模擬的,無論電源,ADC/DAC,時鐘,高速介面肯定都會繼續存在。

但是對於模擬從業者而言,未來前途是渺茫的。因為越來越多的function已經集成到IC中了,所以模擬硬體工程師的活越來越少,職位當然也越來越少,價值當然也越來越低。

再談談模擬IC,模擬各個方向其實除了電源外(電源後面談),都是依附於數字的,所以模擬的趨勢必然是IP化。IP很大程度上是與最終的需求解耦的。而需求越多樣化則代表市場越大,未來空間越廣闊。

而IP呢?可能不同的頂層需求拆分到模擬IP的指標都差不多,對IP的開發者的需求量當然也就不會那麼大。

原來的時候模擬IP的開發還可以跟著數字工藝的迭代往先進工藝轉,這些工作量還可以養那麼一撥模擬IC從業者,但是現在工藝發展變慢,我認為未來IC必然從工藝發展驅動變成更細分的需求驅動,很多東西指不定就卡在65/40/28這個性價比比較高的工藝節點了。工藝不發展,當然對模擬IP工作者的需求也會降低。

PS:上面描述只是說的這行的一個大的趨勢,NB的個例牛人哪行都有。


出路在哪兒?說的好像沒路可走似得。

所有非數字的信號和激勵都需要模擬電路,範圍比數字的龐大不知道多少。所有智能化的需求全部都需要模擬電路把物理世界和數學世界鏈接和啟動起來。

未來誰的天下也不是,智能化的時代意味著需求的更豐富多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數字喫三年,模擬喫一輩子

在技術實現上,模擬很難,但是一旦做出一款,基本上就是喫一輩子了,比如ADC、DAC,中國現在也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做出了。

數字,應用廣泛,但是更新快,你看看,原來的MP3.現在都不知道在那個角落裡了。因為數字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大量消費者需求被激發,這也使得數字IC需求激增。但是,參與的人很多,競爭也非常激烈,你看看,手機時代的數字晶元還有幾家,比如當年基帶之王的德州儀器。

一般,問這個問題的,應該不是做模擬出身的人。

因為,無知方可無謂。模擬有多難,多痛苦,做過才知道。

模擬電路,模擬IC,哪裡都有用到,大量的IT設備、工業領域,都離不開模擬,經典的DAC和ADC,還有很多的電源管理IC等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