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建國70週年,有人說中國用70年的時間走完了其他歐美國家幾百年的路,請深入總結中國從建國時的一窮二白到今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成功經驗。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你能解釋一下什麼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嗎?」

似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一個反駁「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但是其實不是,要理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你必須把以經濟建設文中心這句話給掰碎了,去揉進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去,纔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什麼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這句話似乎是廢話,但是是最正確的解釋,為了方便你們理解,我來列舉一下為什麼其他國家不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美國現在最大的事是什麼?建牆,建一個很大很大的牆,避免那幫墨西哥人跑到美國來。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法國現在最大的事是什麼?黃背心,不停的鬧, 這是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我們旁邊的臺灣地區,最熱鬧的事是什麼?兩岸關係,「臺灣價值」,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有些國家和地區抱怨說經濟成長慢,要「拼經濟」,但是他們說拼經濟,他們做的事,不是拼經濟啊,而是種族問題,邊界問題,勞工問題,XX價值。他們嘴上說的,和手裡做的,不是一回事啊。

什麼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當哪怕一個官員是貪官的時候,他是這樣的

當整個中國社會開始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候,會一切為經濟讓路,社會的能量是有限的,顧得了這個,顧不了那個。

官員是經濟為考覈,地方城市因為經濟而互相競爭。

像這種問題

如何看待亞馬遜取消在紐約建立第二總部(HQ2)??

www.zhihu.com圖標

在八九十年代中國絕對不存在。

為什麼不存在?因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我不去討論這個事情的對錯,正如同有些人講得

一個西雅圖的Amazon這樣的公司,在紐約建HQ2,這是個什麼概念?類似於一個體量相當於阿里巴巴的公司,一個巨大的HQ在杭州這樣的二線城市,而在其他城市只有零星分部,這時候突然要往全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北京,建一個2萬人的HQ2。

你以為這是給北京注入全新活力了啊?結果恰恰相反,北京有5%的人具有Computer Science的學位可以跳槽來阿里巴巴寫代碼,還有10%的人有可能在飯館、健身房、超市、機場、電影院裏工作,還有5%的人有兩三套甚至更多的房子,可以趁房價暴漲大賺一筆。那麼剩下的80%的人呢?剩下80%的人,只能承擔猛漲的房價、房租、房產稅,還要承擔更加嚴重的交通堵塞,飯館物價猛漲,好學區的房子都被阿里巴巴的人買走了,自己只能住垃圾學區,承受垃圾治安。

20%的人受益,80%的人受損,你認為這在任何意義上都算是一件好事兒?你認為代表民眾聲音的議員老爺們會為了「紐約科技中心的長遠發展」而故意逆著民意來?

講得對不對?對,沒錯。少數人受益,多數人受害,因此民主黨的主張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這不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讓我們看看2019年2月17日《印度經濟時報》的新聞

為什麼貧窮而非平等是印度真正的問題?

裡面有一段話是這樣的

你寧願選擇下列哪個國家:美國還是孟加拉國?顯而易見的答案是美國,窮人比孟加拉國的窮人好得多。然而,儘管孟加拉國的貧困程度更高,但美國的不平等程度更高。

事實上,看一看基尼指數衡量的世界各國,這是用來衡量不平等的標準指標,你會發現美國,香港,新加坡和英國的不平等程度都高於孟加拉國,賴比瑞亞,巴基斯坦和獅子山,它們更加貧窮。然而,雖然孟加拉國的窮人願意遷移到不平等的美國,但我沒有聽到太多人希望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

這個印度經濟時報的觀點被留言的印度人所贊同

裡面有個留言是這樣的

不幸的是,只有具有學過經濟學的讀者才會完全理解本文的內容。

八十年代的中國,儘管沒什麼人學經濟學,但是人人都知道這個。

其他國家多少都不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我不評價好壞問題,因為很難評價,各國不一樣,有些國家就是更重視宗教,有些國家更重視種族問題,有些事情不能去光看口號,關鍵還是做。


中國經濟六十年來,前三十年,被人拿蘑菇彈威脅,為了活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後三十年,賣苦力賺血汗錢,發了點小財。現在命保住了,也發了點財,開始嚮往星辰大海。中國經濟經歷了前三十年的活命經濟,和後三十年的發財經濟,現在未來三十年正在走向老闆經濟。以前,中國在和蘇聯利益捆綁的時候,蘇聯派佔上風。在和美國利益捆綁的時候,美國派佔上風。在和蘇聯利益解綁的時候,蘇聯派失勢,在和美國利益解綁的時候,美國派自然也要失勢。等和美國這一輪利益解綁完畢,中國派,將橫掃蘇聯派和美國派。

一、中國經濟的大歷史節律

中國經濟的大歷史節律,是三十年一個週期。從1949年建國到1978年改革開放,是第一個30年,師從蘇聯,經濟發展採用蘇聯模式。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是第二個30年,這個週期,中國經濟發展,師從美國,採用美國模式。目前所處的,是第三個30年大週期的開端,在這個階段,蘇聯模式和美國模式,都無法再適用於中國經濟的現實和發展,中國需要走出一個既非蘇聯模式,也非美國模式的中國模式。第一個三十年,相當於給中國經濟建了個混凝土框架,打了個大形。第二個階段,是中國經濟的砌體階段,主體工程基本完成,用素描來說,結構都交代清楚了。第三個階段,是裝修和細節刻畫。經常有人說,為什麼中國經濟這裡不如歐美,那裡也不如。這是不在一個階段的比較,歐美的經濟都是已經完成好的作品了,掛在畫廊裡面展覽,怎麼看怎麼光鮮,而中國經濟,不過剛完成第二個階段結構造型,細節和上色都才開始。新中國剛成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業國。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上,炮兵方陣還用毛驢拉著大炮。可見,工業的底子有多麼貧弱。中國社會混亂了幾百年,終於天下太平,可以不用打仗安心搞生產了。一方面是經濟發展上面,有一百多年的欠賬,另一方面,百廢待興卻一點基礎和技術積累都沒有。這便是新中國開國之後最基本的經濟現實。這麼低的起點決定了,中國要發展經濟,必須得向先進國家學習。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美國和蘇聯。問題是,中國想給他們當學生,他們憑什麼要教給中國發展工業的技術呢。除了利益置換,作為農業國的中國,並沒有更好的東西能拿得出手,和美蘇交換工業技術。對美蘇兩強而言,中國繼續混亂下去是最符合它們的利益的,其次是中國劃江而治。一個統一的中國,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中國的統一,尤其是國民黨的失敗出局,讓美蘇都感到意外。它們都得重新權衡一個統一的中國,作為一支龐大的地緣力量,對美蘇的冷戰格局,意味著什麼。

斯大林的如意算盤是,中國需要出讓東北的利益,置換蘇聯的工業技術援建。毛澤東的原則是,先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概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和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這意味著,斯大林要拉中國加盟入夥,對抗美國,雅爾塔協定的既得利益,東北這一塊大肥肉就要吐出來。這筆生意,斯大林認為自己做的喫虧了。中國在東北主權問題上的寸步不讓,其實已經讓表面上親密的中蘇關係名存實亡。

斯大林失去了中國東北的地盤,在他的冷戰全局裡面,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需要在東北亞重新經營一個據點,朝鮮半島。一個完全受蘇聯控制的朝鮮半島,不僅是美國和日本的惡夢,也是中國的惡夢。毛澤東訪蘇期間就很明白了,美國人不是好東西,蘇聯人也不是好東西。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全面控制朝鮮半島,都不符合中國的利益,所以毛澤東曾勸金日成不要冒險,會招來美國人,不過金日成聽斯大林的指揮。果然美國的反應很激烈,很快加入了戰局。斯大林按兵不動,它和美國馬秸稈打狼兩頭怕,把美國這頭狼引來了,然後讓中國去打狼。中國顯然知道這是一個坑,所以遲遲拿不定決心,打還是不打。但最後還是為了自身的地緣安全,不得不往裡面跳,蘇聯不打可以,但是中國不能不打,拿下朝鮮,美國人的戰鬥機離中國的政治心臟太近太危險了。朝鮮戰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中國也不是美國,更不是朝鮮半島,而是斯大林。中國遭受莫大的犧牲,使他出了吐出東北這塊肥肉的一口惡氣。美國在朝鮮被中國狙擊,也打破了美國在東北亞進一步擴張的妄想,這讓斯大林在冷戰全局中,又往前邁了一步。斯大林這個一點虧都不能喫的人,找回來了便宜之後,真正的開始對中國進行工業援建。這是中國和蘇聯進行的第二次利益置換,第一次是入夥加盟幫蘇聯對抗美國,從蘇聯手裡要回了東北和一些不痛不癢的援建項目。朝鮮戰爭,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置換的利益是蘇聯對中國的大規模工業技術援建,以及一些核技術的輸出。在朝鮮戰爭中,美國一度對中國進行核訛詐,一個核大國,跟一個無核國家說要扔核彈,跟威脅說殺人全家是一個意思。理論上,這個被人殺全家的可能是存在的。中國只能寄希望於蘇聯對中國進行覈保護,跟賭命一樣,把命交到了別人手上。為了能把自己的命掌握在自己手裡,中國必須得擁有核武器。蘇聯遮遮掩掩輸出過來的核技術,再加上海外歸來的科學家的努力,中國算是初步掌握了核武器技術。斯大林之後,赫魯曉夫掌權,這個人比斯大林還粗暴,但是沒有斯大林的才能。是個比較平庸的人。他的傑作是看美國種玉米的農業效益很好,就強行在蘇聯全境大面積種植玉米,因為地處寒帶光照不足,很多玉米連個穗都結不出來。玉米小王子對斯大林進行了鞭屍清算,也停止了政治經濟方面的一切斯大林主義。他停止了輸出革命,還打算讓蘇聯經濟,從過於偏重軍事工業,調整經濟結構,這個調整,使得蘇聯國力開始下滑。從種玉米這件事來看,他並不是發展經濟的一個好手,而是個搞經濟的臭棋簍子。蘇聯國力下滑,為了拉攏中國制衡美國,玉米小王子只得再次對中國進行技術援助。在美蘇爭霸中,蘇聯最大的瓶頸是人口太少,他們有資源有技術,但是人口短缺。人都用來搞軍工國防工業,搞重工業,那麼輕工和農業,就沒人幹活了,所以這導致蘇聯雖然作為一個強權國家,但是國內卻經常因為鬧饑荒餓死人。蘇聯如果要贏得和美國的爭霸賽,它需要得到更多的工業人口。作為當時蘇聯盟友的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口。但是在蘇聯看來,中國是一個民族主義國家,只講現實利益,不講意識形態,不好哄。把中國人工業化了之後,一個強大起來的中國,反而比美國更可怕。所以蘇聯的歷任領導人都批評中國的領導人,太熱愛自己的國家了。這是他們的底線,中國如果不讓渡部分主權,蘇聯不可能全面工業化中國,讓中國變成強國。中國顯然無法和蘇聯人做這種利益置換。蘇聯去哪裡獲得更多的工業人口呢,赫魯曉夫的繼任者,勃列日涅夫,受曾經的沙皇彼得大帝的指引,定下了南下戰略。控制阿富汗,再向南衝破巴基斯坦,擁抱印度洋,控制波斯灣的產油國,然後和印度連成一片,這樣蘇聯就可以有源源不斷的人口了,而且不用擔心強大起來的印度,會威脅到蘇聯的國土安全。這看上去是個好主意。雖然印度人口很多,全要素生產效率卻很低下,但蘇聯如果能佔有了這麼多人口,對贏得冷戰總也可以有個盼頭。

勃列日涅夫有個怪癖,特別喜歡強吻別人,不分男女。連他的下屬和同志,都被他親得敢怒不敢言。熱吻狂魔一改玉米小王子收縮的對外政策,再次開始向外擴張,恢復了斯大林主義,他看到中國的核工業開始有了初步的成果,他的不安全感爆發了,弄出來了珍寶島戰役,使得中蘇關係惡化到了歷史最低點。

熱吻狂魔和美國談判說,趁著中國現在覈武器技術還沒成熟,我們一起去殺他全家吧,不然以後再也沒機會了。美國被熱吻狂魔咄咄逼人的擴張,搞得壓力很大,所以它需要中國幫它來化解掉蘇聯的一部分壓力。美國不同意做這筆生意,無形中,美國和中國做了一筆利益置換,以覈保護來置換中國制衡蘇聯。這也給後來的中美關係正常化,做了鋪墊。繼朝鮮戰爭被美國人威脅殺全家之後,中國人再次被蘇聯人核訛詐。為什麼建國後的前三十年,中國人都顯得那麼亢奮呢,因為那種被殺全家的涼透脊背的恐怖感覺,讓人不時刻枕戈待旦的,就沒法活下去。中國甚至連做日本韓國這種附庸國的資格都沒有,因為這麼大的國家,即便做附庸國,也會造成宗主國的不安全感,依然還是會被肢解成很多塊纔行。肢解完了,還會再讓不同的傀儡國之間互相不停的打仗,以消耗掉中國過多的人口。如此一來,中國人建國前幾百年的戰亂,又要重演了。近現代中國的命運就是這麼艱難坎坷,不站起來不強大,連跪的資格都沒有。很多中國人羨慕日本人被美國奴役了,能有那麼好的生活水平,口水吧啦的認為中國也能被美國奴役就好了。這種想法太天真,中國如果變成傀儡國家,中國的參照樣本不是日本,而是伊拉克。在被稱為帝國墳場的阿富汗,熱吻狂魔的帝國夢破碎了。蘇聯無法南下,印度被巴基斯坦擋著,也無法北上,得不到印度的人口,冷戰這盤棋,蘇聯已經算是輸掉了。當時蘇聯加東歐,總人口3億出頭。而美歐日加起來,工業化人口是蘇聯的三倍左右。隨著工業化的技術越來越複雜,體系越來越龐大,美國可以有足夠的人口來進行全生產分工,但是蘇聯不行。蘇聯因為人口所限,只能偏重於發展保命的國防工業和重工業。結構缺陷導致,蘇聯的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讓蘇聯真正解體的,不是美國人的和平演變使然,而是經濟崩潰所致。美國在兼顧和蘇聯進行軍備競賽的同時,因為工業人口規模上的優勢,其他的工業生產,可以照常運行。但是蘇聯不行,隨著冷戰軍備競賽的升級,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所佔據的蘇聯人口與資源越來越多,其他的工業部門,就更加無法兼顧,這樣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經濟,就難以為繼了。先是東歐劇變,然後接著就是蘇聯解體。自從中蘇關係全面交惡,中國的經濟建設,也只能在有限的技術積累和儲備中,自己摸瞎瞎了。得不得技術和資本的支持,中國巨量的人口,只能休眠在一畝三分地上,並不能形成人力資本。美蘇都對中國進行了技術封鎖。為什麼日本可以在二戰後快速的成為發達國家呢,因為它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戰後日本的工業技術,90%都是從英美引進的。中國呢,除了跟斯大林與赫魯曉夫利益置換的那麼點有限的技術儲備,就再也沒有其他的技術來源。資本上,和技術一樣貧窮。在工業文明時代,光靠賣大蘿蔔,換不了幾個錢。蘇聯陣營的技術援助枯竭,中國要想獲得新的技術來源,只能倒向美國陣營。但是和蘇聯對中國變強大的擔心一樣,中國也會給美國帶來不安全感。所以中國向美國尋求技術支援,無異於與虎謀皮。中國1978年宣佈改革開放,意思就是說,我不跟蘇聯玩了,美國,我要來跟你玩了。美國人說,我為啥要和你玩啊,你那麼窮。所以,還是得要利益置換。這次和美國的利益置換,也是一場戰爭,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打敗「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後,既給美國人在越南的失敗報了仇,也和美國一起抗衡了蘇聯的全球擴張,中美關係迎來了蜜月期。在這段短暫的蜜月期裏,美歐像擠牙膏一樣,向中國進行了有限的技術輸出。美國和蘇聯一樣,對中國採取的策略也是喂幾口,馬上就再勒脖子。因為在80年代末,中國未能像美國預期的那樣,發生東歐式的的劇變,所以中美的蜜月期結束了。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不再需要聯閤中國抗衡蘇聯,和中國也就沒了什麼可置換的利益。蜜月期結束後,整個90年代,美國開始對中國進行了一系列的鎖喉勒脖子動作。勒得最嚴重的一次,是臺海危機,差點勒斷氣。中國和美國之前的蜜月期,讓臺灣很難受。隨著冷戰結束,中美關係開始降溫,臺灣認為它又可以邀寵了。95年中國成為關貿總協定觀察員國家,這次突破,刺激到了臺灣,他們自稱皇民的李縣長,開始用訪美和臺獨等問題,離間中美。

中國加入關貿總協定的復關談判,黑頭髮談成了白頭髮,依然沒談成,隨著關貿總協定升級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復關談判也就變成了入世談判。為了入世這件事,中國用了15年。橫向的對比下,日本入世,用了兩年半。香港只用了一天。社會主義國家波蘭,在67年申請,當時就加入。可見,這不是人權問題,跟是不是市場經濟也無關,也不是社會制度問題,只是個單純的勒脖子問題。

臺海危機最大的受益者是臺灣。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國。中國的復關申請,眼看著勝利在望,被李皇民縣長這麼一攪局,隨後世貿組織成立取代了關貿總協定,復關變成了更艱難的入世談判。門檻和價碼再次抬高。劍拔弩張的臺海危機,使得中美關係,也一度降至冰點。甚至險些釀成一場戰爭。從全球格局看,蘇聯解體,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從此它可以橫行天下。其次是歐洲,隨時都會被蘇聯碾壓和吊打的軍事風險解除了。第三是中國,不用再承受來自北方的巨大威脅。這時候的世界格局,美,中,歐,俄,幾支力量的心態十分微妙。美國想一超獨霸,中俄歐當然不服氣,認為一個多極世界更符合大家的利益,畢竟,大家都受夠了冷戰那種枕戈待旦的日子。美國想要一超獨霸,它就得除了勒中國的脖子,還要勒俄羅斯和歐洲的脖子。俄羅斯,直接被勒得斷氣了,國民經濟陷入癱瘓。中國呢,雖然被勒得很難受,但是還能憋得住。歐洲這時候心思最活絡,它認為蘇聯一解體,歐洲就可以恢復二戰前的輝煌,通過政治和經濟一體化,讓歐洲成為世界的一極。歐洲一體化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最後在東南歐的地方,南聯盟這個釘子拔不掉。因為那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雖然蘇聯分裂了,歐洲在軍事上依然無法和俄羅斯抗衡,在戰略上,歐洲既然無法接納俄羅斯進入歐盟,那麼俄羅斯就不是朋友,就無法在拔釘子這件事上,和俄羅斯進行利益置換。這時候歐洲認為,可以借刀殺人,用美國的力量,扒掉這個釘子。哪裡想得到,借刀殺人,演變成了引狼入室。科索沃戰爭,是冷戰後中美俄歐國際四支力量的大匯演,此戰過後,多極化世界格局的肥皂泡被美國刺破。中國在科索沃戰爭中,大使館被炸,死了三個人。這裡面不僅是鮮血,更是屈辱。俄羅斯在這一局中,也極其的屈辱,軍隊開過去準備幹預,美國對葉利欽說,你敢動一動,我就不貸款給你了。人窮志短啊,葉利欽馬上乖乖的打道回府,這麼窩囊地回去估計葉利欽能憋出一場病,還得蒙著被子哭幾天。歐盟呢,也被揍醒了,想恢復二戰前的輝煌,沒有獨立的軍事力量,那麼就只是個幻想,歐洲總算弄明白了,它只是美國的附庸,不能想太多。經過科索沃戰爭的教訓,中俄歐要想實現多極世界格局,除了抱團沒有其他出路。不然大家都得永遠被美國勒脖子。對美國來說呢,他的全球統治戰略,是防止出現另一個強權國家。他的更大的戰略,是防止歐亞一體化,歐洲有資本和技術,俄羅斯有資源,中國有人口。這麼一整合,美國就被邊緣化了。航母再強,也不能開到陸地上和中俄的陸軍打仗。對於海權興國的美國,如果歐亞一體化了,它的航母編隊,也就再無用武之地。為了防止中俄歐抱團取暖,美國需要分化中俄歐。它要和中國再做一次生意,進行利益置換。這個生意是,美國放中國入世,換中國和美國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美國認為,通過這一招,它就可以一勞永逸的消除中俄歐對多極世界格局的幻想。柯林頓是怎麼想的呢,放中國入世,中國有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強大。不放中國入世,只會把中國逼向歐亞大陸一體化這條路上,整合起來的歐亞大陸,比一個單獨強大起來的中國,更可怕。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他忌憚中國的潛力,但他沒有更好的選擇。把中國和自己的利益綁在一起,另一邊讓歐洲和俄羅斯去互相掐脖子。本來美國需要不停的勒中俄歐脖子才能維護一超獨霸的格局,現在美國可以翹起二郎腿什麼也不幹,就能維護它的全球霸權了。這個構想美不美?不得不說,美國人的這步棋下得真漂亮。中國入世,標誌著多極世界格局的破產,美國終於實現了它天下共主的霸權夢。入世對中國經濟有多重要呢,從一個數據可見一斑。1990年-2000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的餘額是5000億美元。2001-2010年,中國FDI的餘額是1.8萬億美元。入世的十年,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活力和能量,甚至可以說,超過了建國後的前50年的總和。這十幾年裡面,中國地表以上的建築新增加量,可能超過了中國過去5000年的總和。資本,人力加技術,工業化的魔力,讓中國經濟,從只有骨架,變得血肉豐滿。

在美國人的設想裏,中國只是一個大號的馬來西亞。如果中國只是用褲子換飛機,那麼如論如何,中美經濟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衡。入世後的十年中美蜜月期,為中國經濟帶來了瘋長。出乎美國意料的是,中國的產業升級太快,競爭優勢太強大,只不過用了十幾年時間,中國的出口導向戰略使得中國商品,所向披靡,中國從一個大號的馬來西亞,變成了一個工業強國。

隨著中國產業升級的加速,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越來越嚴重。08年次貸危機宣告,美國主導的現有的全球貿易格局,已經崩潰。如果出現了超出掌控的意料之外的狀況,那麼顯然說明,美國的這盤棋中,它一定漏算了什麼。它漏算的是中國的人口規模效應,以及中國人可怕的全要素生產率。

二、人多真的力量大

光有人口規模,沒有全要素生產率,即便有了資本和技術,也是無法成為工業化強國的,這個例子是印度。光有全要素生產率,有資本和技術,但是沒有人口規模,也是無法成為工業化強國的,這個例子是韓國。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具備全要素生產率和人口規模優勢的國家。所以只需要資本和技術條件齊備,中國經濟就會爆發。全要素生產率是什麼呢,用三句話可以概括,物盡其用,人盡其能,花錢花在刀刃上。舉個例子來說明下中國人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可怕程度。一隻雞,作為要素資源,國外人可能把大腿肉喫了,雞胸肉喫了,其他的就都扔了,或者乾脆做肥料。而中國人則不然,不光雞肉喫光,腿骨頭裡面的骨髓還要吸掉,雞頭喫了,雞脖子喫了,雞雜碎喫了,雞毛也要用來做雞毛撣子,以前還經常用雞毛裝在風箱裡面拉風箱。這種近乎本能的可怕的資源利用高效率,是中國人幾千年進化出來的生存智慧,不是其他民族可以短時間能學會的。前面已經說到,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短缺。它不缺技術,也不缺資本。但是隨著工業技術的升級,生產鏈變得越來越長,技術變得越來越複雜,分工就要求越來越細。到了後來,一輛波音飛機的零件總數,可以多達幾百萬個。沒有足夠的人口來支撐,那麼就無法完成生產分工和協作。工業化發展到這一步,美國心知肚明,即便它不放中國入世,讓中國加入到美國陣營,那麼對人口同樣如饑似渴的歐洲等發達國家,也會把中國納入他們的生產和分工體系,進而形成一個新的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和貿易標準。事情到了那一步,美國就被涼一邊了。中國加入全球分工和貿易體系,是工業化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美國出於自身的地緣考量,曾嘗試使用東南亞等國的人口來參與分工,但是並不成功。再來看蘇聯是怎麼因為人口短缺而失敗的。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熱吻狂魔勃列日涅夫出訪埃及。安瓦爾·薩達特總統請求蘇聯提供三筆經濟援助。第一筆是100萬噸煤。說沒問題給給給。又還要20條遠洋貨輪。給給給。最後埃及總統想要一輛自行車,送給他的孩子做生日禮物。熱吻狂魔一聽自行車就癲了,你要啥自行車啊,我們的同志,波蘭人不生產自行車。蘇聯和它的盟國,為什麼不生產自行車呢,因為輕工業的門類太多,分工也太複雜。他們有限的人口,只能用來發展重工業,重化工與國防工業這種保命產業。自己不生產,就只能靠進口,進口拿什麼跟別人換呢,不可能拿自己保命的技術和產品,和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貿易。只能用資源,來和西方世界換輕工產品。這也正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落入資源陷阱的根本原因。自己不生產自行車,又不能拿導彈去換自行車,只能拿石油天然氣來換自行車了。

民國的經濟結構,和蘇聯相比,則陷入了另一種很極端的結構性失衡裏。在民國的黃金十年,中國並沒有優先發展保命的重工業,重化工和國防工業。而是選擇了發展麵粉和紡織日用商品等輕工業。這十年的機遇一閃即逝,等到日本人打上門來,不要說坦克飛機和大炮了,連個槍都造不出來。

一個國家,要成為大國和強國,首先,得有足夠的工業人口來進行重工業,重化工和國防工業的生產。其次,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又需要有完備並發達的輕工業體系。等工業生產和分工越來越複雜,那麼就需要一個為生產做服務的第三和第四產業,這又得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口來支撐。這也就註定了,韓國日本這種國家,技術再發達,也不可能造出來波音大飛機這種產品。因為工業化人口沒那麼多。中國的規模巨大的人口,在變成工業人口之前,一直都是處於休眠狀態,主要的人口都是作為農業人口,被低效率的空置著。在工業社會,人力只有與資本和技術相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人力資源要素的價值。中國作為後進國家,先進國家喂點餅,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就往前拱一步卒,再喂一口,再拱一步。雖然國內的科技研發,也在自力更生的奮鬥著,但是沒有技術儲備情況下的自主技術創新,很難追上和超越發達國家。而當入世的閘門一開,不光資本蜂擁而至,技術也跟著資本一起進來了。這些餅大部分都可以敞開喫,如饑似渴的中國經濟,像餓狼一樣地撲了上去。十幾年時間,資本積累完成了,產能積累完成了,技術儲備和積累基本完成了,農業人口轉變成工業人口,產業工人隊伍有了,工程師隊伍也在生產的鍛煉中,成長了起來。這進一步提升了中國人口的人力資源的價值。更具長遠價值的是中國經濟活動生態化了。中國經濟先是出現了區域產業集羣生態,然後這些產業鏈縱橫交織,連成了網,規模經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降低了成本,它更神奇的地方在於出現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它會自組織,自適應,自迭代,自創新,自實現。連成一體的中國經濟出現了一體化現象,它有了生命,開始作為一個有機的系統而存在,並向前自我驅動。至此,中國經濟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進入了後工業化的階段。

三、從活命經濟到發財經濟的轉型

看中國近現代經濟的歷史,事後用後來的一套,會老覺得以前的經濟模式,這裡不對,那裡也不對。跨歷史週期,跨階段,如同在大宋的審美觀評價著大明朝的風情,對於經濟分析來說,穿越是一個大忌。中國經濟在第一個三十年,之所以會那樣,是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比如說,為什麼中國科技不如美國,因為中美兩國當前的經濟現實,各有個的週期,不在一個階段,沒法比。中國經濟在第一個三十年,最大的主旋律,不是繁榮富強,而是保命。在這個階段,重工業,重化工,國防工業,纔是永恆的建設主題。而且,為了防備工業太聚集,擔心被美蘇一鍋端了,又要搞大三線建設。因為不能寄希望於美蘇的仁慈,他們要是真來殺全家了怎麼辦呢,為了不被一下子把人都殺光,還要挖防空洞,還要鼓勵生育。整個前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基調,都是如此。有限的資源都用在發展保命工業上,那麼輕工業就比較落後。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和輕工業商品來發展國際貿易,很多時候,農業就得反哺工業。一直到70年代末期,中國的核工業,和導彈技術等國防工業基本成熟,這條命算是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了。如果還像50-60年代那樣,連命都保不住,一打仗就被人威脅殺全家,跟美國人談改革開放,沒資格談。第一個三十年,枕戈待旦的活命經濟,為第二個三十年叩開國際市場,打下了基礎。第一個三十年,中國的保命經濟,使得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從實力上,真正的站起來了。第二個三十年,保住命了,站起來了,纔可以談謀求變得強大,才能去闖世界。以中國的人口規模,和全要素效率優勢,只要世界敞開了懷抱歡迎中國,中國經濟,在國際競爭上,肯定會表現的一騎絕塵。可是,這並不是一個友好的世界,它不僅不友好,而且很強硬很冷酷。80-90年代,中國只能做點小生意,掙點小錢。這滿足不了中國,因為窮得太久了,中國想發大財,中國為了發這個大財,已經準備了很久。出口導向戰略,早早的就制定與籌劃好了,無奈,世界只給開了個門縫。而當入世的那扇大門一開,接下來,就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得住中國人了。和美國利益捆綁在一起,使中國積累了大量的外貿盈餘,和資本賬戶盈餘。外匯佔款,是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的主要原因。加了美元槓桿的中國經濟,使得信貸狂潮湧入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裡,它在消費層面,造成了房價等資產的暴漲,在出口方面,摧垮了發達國家的需求市場,在投資方面,擴張了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基本上,國內外的所有問題,都是來自中美之間的一次蜜月。這次大歷史週期的經濟轉型,內外部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難。在第二個三十年大歷史週期中,頭十年美國跟中國蜜月了一把,接著的十年,美國勒了中國十年脖子。第三個十年,又蜜月了一把。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中美的蜜月期,又要結束了。

四、從發財經濟到老闆經濟的再轉型

中美關係有著很強的規律性。十年一個大週期,蜜月期,勒脖子,蜜月期,再勒脖子。不過目前所處的這個十年,美國想重返亞太勒中國脖子,可能沒法再像90年代勒的那麼隨心所欲。90年代,第七艦隊可以大搖大擺的開到臺灣海峽耀武揚威。現在,估計能開的進來,不一定還能開得出去。如果牀破上臺(本文寫於2016-03-04),繼目前這個勒脖子週期過後,中美關係,可能會有所緩和。瞎使勁也勒不出來個什麼所以然,除了自己累半死。所以,美國不會這麼無畏的空耗在和中國的鬥雞式纏鬥上。中美關係,將進入下一輪的利益置換。中國的開價,不外乎是人民幣國際化,一路一帶整合歐亞大陸。中國現在有錢有技術有產能了,要從發財經濟向老闆經濟轉型。而美國在下一輪利益置換中,能得到什麼呢,它得到的是,一個沒落帝國再多十年的虛幻的安全感。美國人喬治·凱南認為蘇聯是個瘋子,還專門研究了蘇聯人的行為根源,得出的結論是,蘇聯人之所以這麼喪心病狂,是因為他們極度的缺乏安全感。其實美國也和蘇聯一樣,也是一個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國家,他們自己也非常喪心病狂。再多十年的安全感,對美國來說,即便它虛幻,也很受用。安全感對美國人來說,和多蘇聯人來說一樣值錢。中國的國力,將在下一個中美蜜月期的階段,再次大幅增強。對於臺灣,和東北亞的那些國家來說,他們的心態,現在很微妙。美國需要再多十年的虛幻的安全感,但是這些傀儡國家和地區不需要。它們感受到的是驚恐,日本想要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並不是信口開河的玩笑話,而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地緣驚恐的外現。這種驚恐,韓國和臺灣都有,朝鮮也有。中國經濟,從目前形勢看,將勢不可擋的從發財經濟,向老闆經濟轉型。這個老闆經濟,包括一整套的全球貨幣體系,全球貿易體系,全球政治體系和全球安全體系。十年時間,應該夠用了。我們當前所看到的國內國際的大動靜,大熱鬧,都是這個大歷史週期,轉型和切換的關口,所帶來的難以避免的牽動,和舊秩序的碎裂聲。

五、美蘇派的終結與中國派的鼎盛

歷史上中國人向來厭惡打仗,打仗的目的也是以戰止戰,根本目的是為了天下太平,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不過呢,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令人哭笑不得,不是你想好好過日子,別人就會給你送來一陣春風。中國一建國,身邊就站倆瘋子,蘇聯和美國。這個歷史現實,決定了我們的政治現實,政治現實,又決定了我們的經濟現實。如果中國不理這兩個瘋子,那麼就會被他們聯手殺全家。所以,中國必須得靠著在倆瘋子中間找平衡來保命。在一開始,中國幫助一個瘋子打另一個瘋子。後來又幫著後一個瘋子打前一個瘋子。好不容易,幫著一個瘋子把另一個瘋子打死了。剩下來的這個瘋子還想勒死中國。看勒了十年沒勒死,又攤上瘋子家裡活太忙,人手不夠用的,這瘋子便悻悻然的讓中國去給他搬磚了。和蘇聯那個瘋子站一起打美國那個瘋子,中國的國家利益就要和蘇聯捆綁在一起。那麼,中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得跟蘇聯這個瘋子接軌。後來,為了打蘇聯,中國又不得不和美國這個瘋子站在一起。和美國站在一起,也同樣意味著,我們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得跟美國人接軌。和美國進行利益捆綁,那麼之前和蘇聯捆綁在一起的利益,就得進行利益解綁。無論是利益捆綁還是解綁,都會造成社會上的大動蕩。尤其是人們思想上的大動蕩。現在,中美關係的上一輪蜜月期結束了,中國要對之前和美國捆綁在一起的利益,進行解綁。從思想到文化,再到經濟與生活,方方面面的都要進行解綁。這就造成了很多人的思想震蕩,中國和美國利益解綁,一些人覺得,那豈不是要回到和蘇聯捆綁的老路上去了呢。這是一種很典型的二極體思維,非此即彼,非美即蘇,理解不了第三種可能性。蘇聯那個瘋子,早就被打死了,和美國利益解綁,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回滾到蘇聯那一套。中國和美國利益解綁,是為了徹底擺脫瘋子的淫威,真正的做回自己。當初和美國捆綁在一起,不過就是為了利益,這是一樁生意買賣。現在生意做完了,大家各數各的錢,也該各回各家的散了。做生意,最忌諱的就是感情用事。國與國之間的生意,更是如此。在和美國捆綁的這些年,很多人難免會對美國產生感情,甚至認為美國對中國有恩,還有人認為,蘇聯對中國也有恩。這就是感情用事了。中國什麼也不欠這兩個瘋子的,中國得到的來自美蘇的一切技術支援,都是用血與屈辱跟這兩個瘋子換來的。都是等價的交換,所以恩情無從談起。朝鮮戰場上的英靈,越南戰場上的英靈,被炸大使館的英靈,南海撞機的英靈,他們都是因為美蘇的霸權淫威而犧牲。並不是說中國主動的要拿鮮血做籌碼和這倆瘋子做生意,而是這兩個瘋子認為,中國你這麼窮,你除了命和屈辱,沒有其他的東西和我交換。國家如此,人也如此,當一個人落魄窮困的時候,除了命值錢,除了尊嚴值錢,其他的都不值錢。沒有人會願意和窮人談理想談人生。中國沒有左派,也沒有右派,用法國大革命的那一套政治譜系,套用中國的社會現實,是十分幼稚的做法。中國只有蘇聯派、美國派和中國派三派。在和蘇聯利益捆綁的時候,蘇聯派佔上風。在和美國利益捆綁的時候,美國派佔上風。在和蘇聯利益解綁的時候,蘇聯派失勢,在和美國利益解綁的時候,美國派自然也要失勢。等和美國這一輪利益解綁完畢,中國派,將橫掃蘇聯派和美國派。中國派,在文化,政治,經濟,金融,軍事,等各方面,都將全面的體現中國利益和中國意志。中國不再需要低頭哈腰的為了能和別人接軌,從黑頭髮熬成白頭髮。中國派,要走的是中國道路,要體現的是中國精神,要建立的是中國標準,未來不再是我們求著跟別人接軌,而是別人求著和我們接軌。這便是中國派的中國道路。現在所看到的很多經濟現象,比如股市異常波動,房價異常波動,就是眼下正在進行的和美國利益解綁所導致的動蕩。尤其也包括,一些人思想上的動蕩,和情緒上的歇斯底里。和美國這個瘋子捆綁在一起久了,很多人內心裡也把自己也當成了瘋子,產生了感情,不願意解綁,經濟利益上,也更是如此。思想上與美國解綁,很多人會覺得普世價值護體很好,不能丟。普世價值論,跟基督教的福音書一樣,都是無稽之談,它是新版的福音書。如果熊貓統一了地球,不要懷疑,喫竹子也會成為普世價值。所謂的普世價值,不過就是地球統治者的私人性的,強行推己及人的惡趣味。自己喜歡喫竹子,就讓全地球的人都喫竹子,自己喜歡尿炕,就讓全球人民都熱愛尿炕。中國人認為,只有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這樣才能大家都過的好。等這兩個瘋子都死了,天下也就真正的太平了,想好好過日子的人,纔能有條件好好的過日子。好好過日子,纔是真正的中國道路,美蘇那種基於精神深處的不安全感導致的瘋狂行為,與各種歇斯底里的思想,對好好過日子,並沒有什麼現實好處。對於個體的人來說,想更好的過日子,就要與這些瘋子思想解綁,重塑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經濟現象,就像一隻插在水盆裏的溫度計。如果擋住下面的水盆,把水盆變成一個黑箱。那麼只盯著溫度計看,一會看它呼呼呼的溫度上漲,一會看又呼呼呼的溫度往下掉。只盯著溫度計,能預料溫度計上的刻度下一步是漲還是跌嗎,顯然無法做到,甚至連溫度計的溫度為什麼漲跌,也無法解釋。脫離下面的水盆研究溫度計的溫度變化,那麼這就是一門類似占星術的學問。同理,脫離經濟現象下層的政治與軍事博弈來理解經濟,也是一門神學。為什麼經濟學家無法預測經濟危機?因為他們的思維訓練和經濟學系統教育,教導他們只需要盯著溫度計看就行了。目前比較令人們普遍感到焦慮的是,中國經濟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房價和股市為什麼這麼異常,未來又會怎樣,等等問題。要理解中國經濟現狀,就要弄明白中國經濟為何會演進到現在這樣,它背後的推動力又是什麼。推動中國經濟演進的深層驅動力,並非經濟規律,而是大國博弈的血火奔流。如果只盯著中國經濟來理解中國經濟,看到的無非是股市和房價波動,進出口數據,GDP數據,CPI,PMI,等等,這些指標和數據的上下浮動與變化。而真正的要揭開中國經濟這個溫度計下面的黑箱,看中國經濟這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與演進,會發現真正驅動著它的,不是經濟規律,而是更底層的全球政治的大國博弈,這個驅動力,從建國到現在,它一直都像血與火一樣的在奔流。未來,也仍將繼續向前奔流。作者:白雲先生鏈接:中國經濟的血火奔流六十年來源:至道學宮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有雄心壯志的人,一定要學習韜略之術

因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沒有像中國這樣擁有極大數量,任勞任怨,勤勞刻苦,低工資低待遇,沒人權,沒有法律保障的,高素質的農民工羣體,都說西方世界是資本主義國家,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對資本家最友好的國家是tg。同樣韓國,日本也是靠人,幾乎整個東亞圈都是這樣。現在這批農民工漸漸老去而且普遍沒有社保養老金也不會給祖國添一點麻煩(不要說人家沒有交什麼的,資本家沒那麼好心和各種各樣的客觀條件,不過說回來現在領養老金跳廣場舞的,年輕的時候也不見得交過,這批人是中國最幸福的羣體,幾乎沒喫過什麼苦)。

制度優勢但是是輔助條件,因為離開了人,你什麼制度都不好用,三天兩頭罷工,今天發了工資,明天就見不到人,每天五個祈禱禮拜,你什麼制度都不好使。

政府優勢,世界上怕是找不出第二個像中國政府這樣,為了招商引資,免費給地皮,免費建廠房,極大的稅收優惠,基礎設施配套齊全,並給予極大的政治法律傾斜,招不到工人,下發基層公務員政治任務攤派,國內三流大學和各專科院校是重災區.

這一切是中國迅速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


首先,推薦一本書 美國人寫的的。《開放社會:改革全球資本主義》。作者:索羅斯

索羅斯在書裏提出一個觀點: 自由市場經濟在滿足個人需求上作用巨大並且不可代替,但是在公共需求上表現明顯不足,這就需要政府帶頭去滿足公共需求。(也就是政府主導的計劃經濟)索羅斯還對西方發達國家提出的自由市場萬能論, 美國在國際事物的雙重標準和單邊主義提出嚴厲的批評。(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這個問題很龐大,按我個人的思路要分三個部分解答;理論部分,前三十年部分以及後三十年和前三十年的聯繫。不過文字太多就沒人看了,所以就說說理論部分。當然,以知乎讀友的水平大部分都能舉一反三,後面的內容大概什麼樣子了也差不多能瞭解個一二三的。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並極有可能成為最大經濟體恰恰是中國的制度優勢 :計劃經濟市場經濟並行,並在不同時期相互轉換或者共存。

衣食住行最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我們基本上可以把喫飯,交通,住房 ,教育 ,醫療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歸到公共需求裏,這些行業可以用計劃經濟滿足,或者計劃經濟滿足基本需求,市場經濟滿足更高的個人需求。(比如推進教育的市場化作為基礎教育的補充可以推動高端專業人才的轉變)

我們看到除了住房外中國其他三個方面都存在計劃經濟的影子 ,而且大多數都做的相當不錯。此外還有醫療教育能源通訊等。現在中國要推進的住房,幼兒教育的公共化。雄安就是住房公共化一個試點。幼教公共化已經開始推進。(如果雄安的住房公共化獲得成功,那麼大部分人的基本住房需求就可以得到解決,我說的是基本需求,不算改善性住房。教育上基礎教育會與專業教育分開,基礎教育依然保持公共化,個人專業教育會通過市場化依託龐大的市場解決成高本和資源浪費的問題)。


內因

一.持續不斷深入的市場經濟改革以及維持

說起市場經濟,很多人就覺得是政府少管,錯,政府要維持市場經濟是非常難的,需要非常多的持續性投入和監管,很多時候你覺得政府管的多了,但是市場越來越自由是真的。

因為任何經濟學在理論上都認為人是純理性的,但是你只要在人世間活一段時間,不是靠喝仙露活著,就明白人作為經濟活動體,那是各種不靠譜。

信息不對稱,地頭蛇,既有利益者,市場經濟市場不起來。

具體措施

1.持續的警察力量投入

比如打掉黑社會組織。

黑社會組織對當地的市場經濟打擊極大。

舉個例子,我小學時候本地真實發生的。蔬菜批發市場,有一幫「菜霸」黑社會組織,壟斷的白菜的批發,規定來這裡採買的蔬菜一定要買他家的,結果本市白菜每斤高了三毛。

正常市場經濟,一個地方菜價貴是因為供應量不足,外地的菜商會運更多的菜過來平抑菜價,但黑社會的存在讓他們賣不掉自己的便宜白菜。

人是惜命的,怕痛的!不是純經濟動物。

市場調節機制咋搞,你把一打經濟學家來也降不了這裡的白菜價。

等警察叔叔幹掉了黑社會,菜價就自動降了,市場經濟的調節機制才會恢復。

同學們,大嘎要記住,壟斷纔是最賺錢的!

所以黑社會組織會不斷產生,因為有利可圖啊,警察叔叔要不斷打黑,因為要維護市場經濟(這是目的之一啦)。

什麼禁槍,攝像頭,打黑除惡,事實上幫助了市場經濟的維持。

自由是很貴的!

2.反腐和不達標撤你職

權力尋租大家不稀奇了,還有就是無能官員。

為了反腐,需要大量的後揹人手。

大學擴招了解一下!

來,百萬大學生了解一下,組織培養一下,上崗吧!

充足的人才供應纔是反腐的第一前提條件啊。所以公立大學怎麼能沒有馬列毛概,必要時刻你們都得去當領導崗位待著啊。

3.穩定的外部和內部環境

打仗打到資源匱乏的時候得配給制,市場經濟個頭啊。為了穩定的環境,需要加強軍隊建設,國際斡旋。

打仗真的燒錢!美國要是不打仗在國內建高鐵,建水壩,幫助墨西哥一帶一路,美洲人民一心一意跟你走~(冷戰你不是這麼乾的嘛,為啥你現在改變心意了……)

4.不斷擴張海外市場

外交,投錢,軍事,國際宣傳,個人就發揮主觀能動性吧,這些事一件也幹不了。

二.足夠數量的市場經濟動物

市場經濟以人為本,正確的說是以經濟動物為本,高效率的勞動力是推進

1.宗教荒漠

宗教因為產生年代的問題,對人的教育就是讓他忍著,熬著,好上天。

對經濟發展建設有啥貢獻嗎?

生產?消費?教育?

小麥信了xxxx,畝產一萬八?

xxx來念經,我家母豬產子多?

哦,好像有機房念經報設備平安的……

2.拜金主義

錢能買到一切,階級躍升靠錢。

來,當經濟發展的燃料吧

3.婦女能頂半邊天

拍自己胸脯說,幾個老公給他的全職太太買買買。女人能幹活纔能有消費,萬不可少了一半的市場啊!

三.我們也不是按兵不動的

事實告訴我們,經濟危機期間,資產價格最低。

你覺得我國對世界的商品銷售,有沒有增加各國的經濟危機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