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如何思考了,而發出這個疑問,是你走向不普通的第一步


例如看到這個題目,

如果不思考的話,看在眼裡就是這幾個漢字的組合;

如果思考的話,看到這行字就有在大腦中構建一個景象——一個被「思考的意義」困惑著的人,在Ta面對要不要「思考」的時候,有些猶豫了,若找到了支持思考的解釋,那就是對應的意義了,人也神清氣爽起來了,若沒有找到支持思考的解釋,就會產生如此困惑「思考有意義?」而這個過程就是在思考,在探索思考的意義。畢竟「思考」的行為在問題產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難度普通人不用思考嗎,那怕是對錯那麼簡單也都要經過思考啊


顯然你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勤奮有意義嗎?我想這個答案,大多數人都是一致的吧!

勤奮有兩種,一種是思想的勤奮,一種是身體的勤奮,思想上的勤奮就是善於思考,那麼問題的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只有身體上的勤奮,也就是外在了,別人看起來你很努力,但遇事不思考,進步是非常細微緩慢的;只有思想上的勤奮,是內在的,只有你自己知道,但卻不行動,是沒有用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所以子曾經曰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現在流行的詞語,擴大認知、改變思維、擴大世界觀、改變價值觀,不都是隻有思考才能帶來的嗎?這是你光靠重複性的工作無法得到的。一直重複一件事,可能會讓你非常熟練,但如果想舉一反三,發現其中的規律,總結出其中的方法,必須思考不可。思考會讓你的勤奮變得更有價值。

你會做的事情,怎樣教會別人也會做?必須思考總結出方法論纔可以,否則你就只能一直自己做,沒有進步的空間,自己為自己設了一道天花板。

但是,如果只思考,不行動,終究一事無成,渾渾噩噩,善於誇誇其談,卻沒有真材實料。如果只是身體上很勤快,只能去做一些出力、省心的事,但因為勤快,也能滿足溫飽,確不能讓一個人跨越階層,得到大的提升。

所以說,思考很重要,行動也很重要。不要做一個只思考不行動的人,也不要接受身體的勤快,縱容思想的懶惰。假裝很努力纔是最可悲的。


你認為有意義,就有意義;你認為沒意義,那就沒意義。端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不思考,做不了普通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