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隨着國內復工復產進一步推進,政策穩增長、穩預期逐步提升,多家券商認爲目前市場估值依然偏低,投資者倉位不高,後續對A股走勢不必過於悲觀。

一家中型壽險公司股權投資經理對《財聯社•保險頻道》記者表示,"目前這個位置專業人士喊加倉的應該不多,沒有看到加倉的大邏輯,即使在兩會前後估計也不太會有明顯變化,基本面預計到半年報之前都不會有大的改觀,大家都控制好風險在等着。"

同時其坦言,"目前險資投資主線不明顯,市場還沒找到明確的方向,比較混亂,消費、醫藥、新能源、科技方面各自有人關注。"

一位中小型險企資產管理中心、研究與配置室負責人表示,"A股4月份從2750點上漲到2860點,僅上漲4%,5月上證指數一直在震盪,目前我們倉位相對穩定。"

新時代證券指出,"最近兩個月的上漲主要是疫情恐慌過後,機構投資者倉位的回補,這種補倉在沒有增量資金的情況下,力度會逐漸變弱。由此帶來的最近市場表現的猶豫,兩會前後這種猶豫依然會繼續,甚至可能會帶來尾部風險。"

同時其表示,"兩會過後到6月初,市場可能會選擇一個更爲持久的主線(增量資金或經濟恢復)。"

據記者獲悉的一份大型險企內部資管策略文件顯示,"5月A股大概率在2700點-3000點之間震盪,以結構性行情爲主,建議逢低加倉,逢高兌現盈利。配置上,繼續關注新老基建、汽車等內需提振相關行業,一季度業績確定性強的醫藥、必須消費板塊,以及低利率下高股息板塊。"

而此前一位大型上市險企資管宏觀與戰略研究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採取的是波段操作思路,整體策略是2700點以下加倉,2900點以上減倉。"

截至今日收盤,上證指數收報2898.58點,同比上升0.81%,這意味着上述上市大型險企近日未出現大幅度加倉、減倉現象。

國壽安保基金認爲,"目前隨着海外風險偏好趨穩甚至略有回落,全球流動性寬鬆也開始有所節制,國內政策也更傾向於促進資金脫虛向實,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環境難進一步寬鬆。6月股市開始將進入政策和經濟的'驗證期',疊加海外疫情因素、海外股市估值較高,可能在季末會出現一些震盪,需要防範回撤。"

對於後續投資思路,其表示,"二季度建議以業績確定性較強的行業作爲配置核心,後續可以開始逐漸佈局一些近期滯漲的部分科技和可選消費板塊的機會。方向上仍然聚焦內需板塊,儘管海外事件性衝擊對科技股可能有一些壓力,但不至於造成恐慌,仍可積極中期佈局。具體行業上,維持對電子、通信、電新、工程機械、建築建材、汽車、家電等行業的推薦。"

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平海認爲,在後疫情階段,應當發揮好保險資金的新動能挖潛作用和新風險削填作用。從產業投向看,保險資金應當成爲"新基建"的基石投資者和價值發現者;從地域投向看,保險資金應當重點圍繞近年來國家確定的六大區域發展戰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