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別人的回答左右影響,因為當你無法保持平常心時,心會暗示你選擇你自己喜歡的答案。

首先,有人說雍和宮不能拜佛,我想說的是,並沒有這種說法,雍和宮作為存在歷史這麼久的大廟,也是北京人最常去的祈福之所,難道這些人都不懂得所謂的雍和宮的含義嗎?每年大年初一和正月十五,雍和宮的香火都特別旺盛,大部分都是老北京人,所以這一點題主可以打消顧慮。

第二,被別人借香,你借了,其實這是好事,這其實是結緣的一種,是你做了功德。因為你讓別人種下了拜佛的因,對他來說可能就是禮佛路上的第一步,對你來說幫助了其他人敬佛,是一個大功德。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以說,題主這是功德無量。


借就借吧,沒什麼說法?上邊有答主說了,借了是你的功德。怕自己不夠用?那你看看,每個殿門前的桌上都有,不夠的時候可以拿,可以拿放在託盤裡的,別拿別人敬的香就行了。


仁清法師:這個問題,幾乎所有的剛剛入佛門的人都會遇到,因為從事相上我們拿不準的話就會不敢去做,應該是非常謹慎,這是一種態度;其實這只是一種形式,對於這種事相沒有必要執著。

上香到底是上一根還是三根?就看你的因緣,三根也行,一根也行,表法。有的地方上四根了也可以,也講得通。關於這個問題我講過,如果上一根,我們可以叫做一心一意修行佛法,也可以全心全意供養佛菩薩。如果上三根,供養佛法僧三寶。都可以,表法而已。如果說上四根,有人說三根是佛菩薩的,另一根是供護法的,也講得通。

那天一個老太太說:「師父,我那一次一把的香,一塊點了插上了。你說有什麼罪過?」我說:「沒有罪過,說明你有錢啊。」燒了一把子香,如果我們在家上香,一根就可以了,家庭空間往往都比較小,一根就可以了。

有的人問必須上香才能修行嗎?必須上香才能唸佛、才能讀經嗎?不見得,我們供的是一瓣心香,就是一片虔誠,是通過事相上來代表的,我們的一片虔誠。如果有緣上香你不上,那份虔誠僅僅是一個藉口而以。如果是沒有這種因緣和條件,你的條件不允許你上香,那不上香了也不耽誤你對佛教產生恭敬心,並且起修。

至於上什麼香?顏色不重要,質量越好的越好,供養佛菩薩麼。記住,供養佛菩薩,我們要用最好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更快地提升我們的功德,更快地和佛菩薩那種功德相應。佛菩薩不是貪,是我們用這種形式來體現。寧可少,也要精,也要好。


別人要香可見別人無香或者香不夠。正好碰見你說明你倆有這個因緣。所以,給他就行了。既能夠讓他拜佛,又能夠積累你倆的善緣。生活中碰到很多問題,不要刻意,順其自然就行了。


留意一下雍和宮門前石碑上的字,還有裡面一些非常恐怖,猙獰的像,您就會明白那是不是真正的佛教了


願舍能得,不要著相。


借就借了,沒什麼說法,幹嘛放心上,有興趣倒是可以學學看香


純粹迷信,什麼用都沒有,真的,除了安慰自己,欺騙自己,沒別的作用。


沒什麼說法,他要借,你如果願意就佈施給他,他以你的香華供養三寶,自然也有你的功德。


古印度人習慣用香料供佛,天人也自帶香味,無量何種眾生都喜歡香味。用燃香作供養也是這個道理,將好東西去供養神佛,表達敬意誠意,也是一種惠施。一切佈施都需要恭敬心,清凈心,施捨身外之物時,也把內心的貪吝、嫉妒、瞋恚等等惡不善念一併捨棄。所以,如果有人向你借香,你應歡喜施捨,分享一些給他(她),既是成人之美,成人之善,也是成就自己的佈施,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正是時候,否則還要等待何時行善利人呢?不要考慮什麼說道,這不是很自然的應該隨緣去作的事嗎,不要患得患失。佛說四攝法就有個等利攝。把到手的財物或利益分給別人,很好的,沒有不如法。


問題不是借香,問題是雍和!不知道您是否知道雍和宮是什麼地方!也不知道您是否看見有一個被半遮蓋的像!

www.lvdumu.cn?

www.lvdumu.cn

看看這個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