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開這番一看,這番劇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集上都寫著"國王遊戲」幾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番都寫著兩個字是「惡意」!

番上寫著這許多字,作者說了這許多話,卻都笑吟吟的睜著怪眼睛看我。我也是人,這番又想要讓我糟心了。--《國王遊戲》觀畢

簡評:這個世界上最臭的東西就是《國王遊戲》,其次是硒化氫。


《國王遊戲》,就是一個以班級為單位,參與的執行絕對命令的遊戲。如果不執行命令,就會以各種慘無人道的死法死去。往日袍澤,今日仇敵,為了生存,同學們開始不擇手段的活下去。

設定尚可,畢竟這類為了生存是否要泯滅人性的話題,自古以來一直很受到創作者的歡迎。而且本身涉及到性與暴力的偏獵奇題材也很受受青少年歡迎。

序幕已經拉開,問題就從這裡開始出現了。眾所周知,小說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不要跟扯什麼留白,伏筆,吸引讀者興趣,這些東西都是建立在把故事講好的基礎上的)。而構築一個合理的社會環境,對一部作品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而在本作中,社會環境和背景描寫就十分詭異,用一句話表達就是「在作者強行設定的毫無邏輯的極端環境下,一羣人做著毫無邏輯的事,而所有局外人都視而不見」。

有人說:在二次元的世界裡尋找真實,不是一件非常可笑的的事嗎?

動畫如同小說、電影,人物的行為折射了現實社會的現象。既然生在地球就肯定是有相關啦。早期動畫沒有確立主流時的作品看上去更像是藝術品。

這裡的尋找現實並不是把二次元代入三次元,以現實世界背景去否定故事足夠背景。而是根據故事中人物的行為邏輯去判斷其合理性。


這部番中,刷新三觀的東西也是一個接著一個。

首先,這部番的賣點不在情節本身,而在於描述人的死法。選擇將筆墨過多的花費在人死的方法和種類上,毫無疑問是種糟糕透頂的決定。

這種情節非常令人不適,後期劇情不夠,死人來湊;坑沒法填,死人來填;人不飽滿,死人來充。這種低劣到極致的劇情,對觀眾沒有好處。

除了在死人方面刻畫過多以外,本作在情節合理性上也存在巨大問題。

舉個最受爭議的例子。男主的好朋友收到了一條命令——找一個人發生關係。但是這個人是個害羞的純情少年,因此沒有找到另一個女生。正當好友面臨死亡時,男主大公無私的獻出了自己女朋友的身體。在結束之後,男主和女友抱頭痛哭。

可能這個就是所謂的「聖人」吧,那種誰都想拯救,確誰都拯救不了的「聖人"。


私以為,比較快捷的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是改成裏番。

劇本的自由度可以拔升,受眾雖然減少,但此類設定卻一直很受歡迎。(另:本作動畫化製作為SEVEN社,以《蘭斯》系列出名)

當然,這部番好處也是有的,它告訴一些人不是所有黑深殘都是有意義的。

如果沒有足夠深度的內涵來支撐,黑深殘只能叫「獵奇」。而這種程度的獵奇,可能給真正的獵奇作品提鞋都不配。

黑深殘不是主體,而是為體現主旨服務的。一個是本身就是為了黑深殘而塑造的作品,另一種則是將黑深殘作為種佐料的作品,凸顯出的內涵是完全不同的。

而《國王遊戲》這部番,顯然屬於前者。黑:本意心黑。深:無病呻吟。殘:斷頭斷手。真正的黑深殘被這些作品給侮辱了。


近來也是常看到一些」喜歡黑深殘的都是中二病」的這種言論。這讓人很不理解,黑深殘難道不是「黑暗、深刻、殘酷」的簡稱嗎?這種映射現實的動漫,一般都是很優秀的啊。

縱觀動畫史上各個大獎的得主,此類動畫也是佔了不小的比例。

那麼是在何時,「黑深殘」動畫開始成了所謂」中二病「的代言呢?又是何時從「黑暗、深刻、殘酷」變成了現在的「心黑 」「深井冰」「畫風殘」 了呢?

先拋開廣義的黑深殘,把此類作品範圍放大,日式通俗文學裡還是有很多挖掘人性黑暗面的作家的,如國人耳熟能詳的太宰治,東野圭吾等。

而一部文學作品想要出眾,既要有藝術性,也要有嚴謹的邏輯以及強大的角色構建能力,且作者是基於不同的年齡段的讀者在創作,很難有明確的針對性。

但深刻的也不一定就是文學作品,二次元類也不一定就是單純刺激感官的東西。

但是番劇不等於文學作品,一些番劇的目的更多的這創造經濟價值,而這些作品的創作就是沖著「別人愛看什麼我就做什麼」去做的,所以在表達形式和創作目的上,根據角色來反映出的現象也多以表象居多,不能全面的進行角色內心的探索和塑造,甚至直接捨棄這種塑造。

然而優秀的黑深殘作品,則需要作者對整體劇情有極強的駕馭能力,但駕馭不好的結果就是無意義死人或者刻意悲情。

反映人性黑暗的作品不會直接赤裸裸的把殘酷和黑暗直接扔到你面前,然後摁著你的頭告訴你這是深刻。


說起黑深殘就不得不說一部祖宗級的作品一一《惡魔人》。

這部作品的作者說:《惡魔人》不是從腦中,而是從「靈魂中滲透出來"的作品,我雖然是這部作品的創作者,卻在創作過程中,我感到被無形的力量所推動。

以一己之力拯救全世界的高中生的故事,聽起來好像非常中二的,但永井豪卻利用大量血腥暴力場面,將人類的陰暗面淋漓盡致的呈現在讀者眼前,極端的筆觸下也完成了對人性的剖析。除了原作本身的瘋狂,湯淺也直接將人物回歸成極簡約的線條,使其動作更有爆發力與張力,那種極端的瘋狂,是將黑深殘推向頂峯的神之手。(這裡的惡魔人指《惡魔人crybaby》)

暴力、血腥、裸露等元素在《惡魔人》中都體現了出來,但卻不顯得刻意,反而會讓人因此而震撼乃至感動,而不是反感。

它告訴了我們,一部優秀的「黑深殘」作品是應該被詮釋。


在一部優秀的作品中,人性是善惡並存的,反應人性黑暗,往往是讓善一點一點被磨滅,惡一點點產生。那種黑暗的感覺,是那種灰色的,粘稠的,不斷地掙扎,卻又被吞沒的感覺。

故事之所以黑暗,不是因為人們突然變得邪惡,只是人性的脆弱,從而導致了人的底線被抹殺。然後惡就來到了它的舞臺,而不是惡突然產生。黑暗的不是作者的惡意,而是人類的本性。

還請所謂「黑深殘」作品的製作者多加思索——「我究竟應該怎樣做一部『黑深殘』作品」,而不是「看起來像』黑深殘」的作品。

還請您們對這三個字負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