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說過移動學習,也接觸過移動學習,甚至有些人正在做移動學習,那麼問題來了,移動學習到底是什麼?在企業培訓中到底起到什麼作用?上周五下午,「中國學習發展技術」QQ群圍繞「移動學習」展開了一次激烈的討論,討論話題涉及移動學習的定義、對企業的價值、內容建設、應用案例等,移動學習前沿小編有幸參與了此次討論,並做了內容整理,分享給大家。

培訓人該如何理性看待移動學習?

廣義上講,所有使用移動設備進行的學習都歸為移動學習範疇。從字面意義上看,移動學習由「移動+學習」兩個片語成,當「學習」與「移動」觸電,傳統的學習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但變的只是形式,不變的是學習的本質,無論形式如何變化,更好、更有效的完成學習才是培訓人關注的重點。

在整個組織的學習範疇里,移動學習只是因為技術和環境變化而產生的一個分支。移動設備作為一種新的工具,有其天然的技術優勢,也有其局限性。具體到企業中的應用,就是要利用其優勢,規避他的劣勢。如何將移動學習的意義延伸到組織本身大的學習概念需要所有培訓人思考。

提高效率&提高效果?

評價一個工具是否會引起用戶的購買興趣,有兩個標準:第一,是不是能夠提高效率,第二,是不是能夠提高效果。滿足這兩個條件,任何企業或個人都會感興趣。那麼移動學習平台作為企業培訓中一種新的工具,是否能滿足這兩個條件呢?

某網友(生產型企業的培訓負責人)表示,自己企業內部曾經就移動學習的價值問題展開過討論,大家認為,移動學習在某些條件下,例如碎片化學習時間的充分利用,及時分享、及時反饋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可是在呈現學習效果方面,優勢並不明顯。

還有網友表示,移動學習對於學員來說有一定的優勢,如它學習成本低,且非常便利,但從培訓組織的角度講,管理難度比較大,需要學員的高度自覺性和學習力,能否在培訓管理和學習平台運營方面為培訓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值得思考。

關於移動學習能否提高培訓效果,更多人的觀點是,移動學習只是培訓的一種存在形式,能否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與學習的內容存在較大相關,和員工工作相關的培訓內容,對於提高效果會有較大的幫助。而目前很多引入移動學習的企業來說,平台內容主要以通用類課程為主,課程無法接地氣,導致員工興趣不高,效果非常不理想。

如何讓移動學習的效果更理想,網友Amit認為,利用員工自己產生的資源,實施全程管理。然後對沉澱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和管理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因為,這些沉澱的知識才是對員工改進績效有直接影響的知識。

移動學習在企業中如何應用?

到底該什麼時候引入移動學習?網友(微信號「培訓經理指南」主編南哥)認為移動學習引入企業的前提應該是企業已經有正式的培訓體系,如果正式的培訓體系無法落地,移動學習在企業中的存在難度會非常大。

關於移動學習在企業中如何應用,在某金融類企業負責培訓工作的一位網友分享了他所在企業關於移動學習的應用案例,該企業藉助移動學習建立起了4000多名營銷人員的O2O培訓圈,除了線下培訓外,這些營銷人員還可以在移動學習平台上進行學習和考試,平台上有各種關於業務和產品類的知識,所有營銷人員在平台上完成學習後需要參加考試,確保營銷人員知曉有關產品和業務的所有基本知識。為了保證學習的效果,培訓部門還與營銷部門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旨在幫助業務部門更好地通過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最後,正如前文所言,要確保移動學習輔助培訓的效果,內容的建設非常重要。網友周雪峰認為:移動學習的特點更適合做輔助學習或者問題點的學習,而非系統學習,所以,碎片化的本質要求移動學習的學習內容要相對短小,知識貴精不貴多,對學習內容的整合和學習體驗的設計要求更高,而不是簡單把課件或視頻傳到手機平台上就完事了。

某生產型企業Richard認為,企業若能把員工切實需要的、主動回去尋找的知識在移動學習平台上提供,讓學員的知識需求與組織的業務需求進行匹配,可以切實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所以,培訓工作者應該培養自己的產品經理思維,像思考客戶需要找什麼樣的內容,如何方便地幫助大家找得到內容一樣思考如何理解學員的學習需求,幫助學員完成學習旅程。

如何提高學習的熱情和參與度?

有網友問:當知識存在於微信圈、微博圈的時候,每個人都在接受著這類的移動學習,但是當企業辛苦開發了一個學習課程放到移動學習平台上,大家的熱情度,參與度就會低很多,原因在哪呢?

「中國學習發展技術」群群主段士瑞認為,學員在移動學習平台上的熱情和參與度與企業內部知識學習內容以及員工本身需求的相關度非常大。微信、微博上的學習多是偏經驗及非正式的學習內容,而企業移動學習推的是正式的學習內容,所以這類內容是否是基於員工真實的工作需求設計會直接影響到學員學習的參與度。

當然,參與度低的問題是所有學習形式都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共性的,而非特性,移動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只是方式的變化。此外,任何學習都是基於學員的內在需求而來,外部強加的學習很難讓人接受,這是所有學習形式所遇到的問題,而非移動學習獨有的問題,因此,我們無法對移動學習在提高學員參與度和熱情方面寄予過高期望。

還有網友認為,根據調查統計,移動設備用戶用於碎片化學習的時間不足12%,更多時間在放鬆和娛樂,那麼,是不是碎片式娛樂化的移動學習平台才會受到學員的親睞?移動學習是否應該通過遊戲化(給學員娛樂化、有趣體驗)來提高學習的熱情和參與度?多數網友持反對意見,在大家看來,學習最大的樂趣來自於學習所獲得的自我滿足感,只有在不知道學員想要什麼,想學習什麼的時候才會想到娛樂化設計(有趣),但這種有趣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在某個時刻的體驗而已,對學習幫助並不大。

不盲目高估、不隨意拒絕

總之,對於培訓工作者來說,培訓的目的是解決人才培養以及組織績效的相關問題,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會有多種解決方案,哪種最適合自己的企業,就可以採用哪種方式。移動學習只是技術上的進步,由於其技術特點導致它有自己的使用環境、使用條件、適合的內容等等。我們不能忽視它,因為技術會改變生活,我們又不能太高估它,畢竟生活靠我們自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