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雅虎搬来痞客邦

竟然有点当年离家念书,事事需要重新熟悉的感觉

当然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距离上一篇更新也久了

这段时间

在教学上、工作上、人生经历上各有进境

既然新家需要点新气象

就来慢慢跟朋友们分享吧!

 

就从最近我深入参与,在国家演奏厅的一场音乐会说起

我是这样看世界.jpg  

「我是这样看世界」系列讲座音乐会----纽约边城的流亡者

  KYAW KYAW NAING(念成:久久迺)

音乐会的主角KYAW KYAW NAING先生是位缅甸人,

旅居纽约之前担任缅甸国家乐团团长。

在一次代表国家出访美国的演奏行程当中,他突然谜一般地从团里消失了,

接著,在美国以寿司师父的身分讨生活,一切重新开始。

 

这位流亡围鼓演奏家在缅甸开放之后,拿著美国护照重回缅甸,

一一探访从前的老同事、年迈的恩师、家人等等

并重组过去辉煌的演出阵容,一同前往台湾演出。

 

令人玩味的是,当初是什么原因让他下了留在美国的决定?

作为一位音乐家,在异地用完全陌生的技能打工谋生,是什么心情?

阔别多年再次踏上自己成长的土地,是否充满强烈的复杂情感?

大家一定都很想知道吧?

其实,而这场音乐会的源头,都从研究缅甸音乐多年的吕心纯老师开始

(就是在音乐会中说故事的那一位),

有一组拍摄团队从吕老师那儿听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便动身和KYAW KYAW NAING先生坐上同一班回缅甸的飞机,

记录了过程中充满异国情调与真情流露的生命片段,

完整的纪录片将会在完成拍摄与后制之后再跟大家见面。和我一起期待吧!!!!

 

KYAW KYAW NAING先生主要演奏的乐器,

是一种外圈围著一圈金碧辉煌的木质饰栏,里圈按音律高低排著一圈木身皮面的鼓,称为「围鼓」

(久久迺先生与围鼓,摄于中和缅甸街,中和国中)

久久迺与围鼓.jpg  

这围鼓呢

演奏起来能像狮王一般威猛,也能像溪水漱石般轻巧

于是在缅甸古典乐团之中位居领导的位子

演奏时,轻、重、急、缓都由围鼓手用肢体带领

乐团尚有其他乐器

分别是金属制、同样负责演奏旋律的矩锣、围锣,

(图右:围鼓组装及调整,图左:围锣)

组装调整围鼓,左边是围锣.jpg  

同样吹旋律的缅甸唢呐,据说有八片簧,我的吗呀!光听就搞不清楚怎么发出声音来。

属低音节奏乐器的六音鼓,也有音高,按西洋音乐的语汇来说,

负责低音域的主音、属音、三音(我个人的观察),但是功能上又很像爵士鼓的作用,

听团奏时若是单独将六音鼓独立出来欣赏,也非常过瘾!

其他小型节奏乐器如钹,

负责正拍,稳住阵脚的木块(wood block)以及小手钟(或手铃)

 

有趣的是,

有时会加入钢琴一起合奏,

钢琴?没搞错吧?怎么会有钢琴?

没错,自从英国殖民缅甸,西方乐器传入之后

缅甸音乐家就自行将演奏法改了,

不但是钢琴,连小提琴都充满缅甸音乐的味道!

(缅甸的喇叭小提琴,好重,其实不好拉!)

喇叭小提琴.JPG  

 

这场音乐会中间,因为需要呈现KYAW KYAW NAING先生在美国时期与当地音乐家合作演出时,

在音乐思考上的相互影响,所以需要一个小提琴手和另一位受西方音乐训练的钢琴家一起加入缅甸乐团的演奏。

小提琴就由我本人担任,钢琴是洪藜祯老师负责。

(图右是洪藜祯老师)

和洪藜祯合影    

拉什么呢?和演奏西方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呢?

就是有趣的地方,不过要下回跟大家说分明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