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虽然黑洞的阴影已经被直接观测到,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作出的预言,但这并不能让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只有健在的人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而爱因斯坦早在1955年已经过世。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黑洞是从爱因斯坦的理论中推导出来,但得出这个结论的并非是爱因斯坦本人,而是另一位天文学家——史瓦西。在1915年,广义相对论发表之后不久,史瓦西首先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中得到第一个精确解,由此预言了能够束缚住光的天体的存在。半个世纪后,物理学家惠勒把这种绝对黑暗的天体称之为黑洞,这个名称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

  如果史瓦西在世,他也是有资格拿到诺贝尔奖。但遗憾的是,在1916年,史瓦西在提出黑洞概念之后几个月,因病医治无效而去世。

  按照惯例,在直接发现黑洞的研究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望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就像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样,为直接探测引力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家最终摘得桂冠。引力波也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这是爱因斯坦本人推导出来的。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先后有过10次提名,但爱因斯坦在生前始终没能因为广义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已经有两大证据——水星近日点进动和星光偏转,可以支持广义相对论,但直到爱因斯坦去世之后数年,另一个广义相对论的关键预言——引力红移才被实验证实。此后,更有一系列的高精度实验可以进一步证实广义相对论。

  另外,之所以爱因斯坦没能因为广义相对论而获诺贝尔奖,还与当时爱因斯坦所处的时代有关。但考虑到爱因斯坦在当时的影响力,诺贝尔委员会最终以“光电效应”的名义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