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邦山戰諸地紀念碑 登高山名: 馬拉邦山(馬那邦山)
官方標高: 海拔1406 或 1407M
山系位置: 苗栗縣大湖鄉、泰安鄉
經度:120.913841 度
緯度:24.367254 度
隸屬區域: 雪霸國家公園內
山系級數: 4級(小百嶽)
三角點數: 一等三角點×1
公廁位置: 第一停車場、第二停車場、天然湖登山口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山系特色: 櫻、楓、雲海、大霸-雪山聖稜線、古戰場、觀光果園……
建議工具: 登山杖、護膝、帽子、水、防蚊液、雨衣、乾糧、相機……

 

馬拉邦山山頂的雲海與稜線
沒有楓紅的馬拉邦山還有美麗的雲海、起伏的稜線與蜿蜒的溪線

呃…難道是因為最近看了電影《賽德克‧巴萊》,所以連登山也要選擇泰雅族的抗日古戰場?---→這一切真的都是巧合啊!

某D:為什麼你最近會想要開始爬山…

沒辦法,死魚從去年開始,身體狀況就不斷,後來又很悲哀地發現,我的膝蓋比人家生過好幾個小孩的還糟,兩根豬小腿有時還會莫名其妙地痛到無法行走,所以,一旦有機會去爬山,通常都是上山喘得要命,下山痛得要死。

某狐狸:都已經這樣了,幹嘛還要自虐啊?…

關於這點,身為一隻被好男人豢養的居家狐狸是不會懂的。咱家雖然不是小王子,但也不想一整個人生過得糊裏糊塗的……就是因為「事已至此」,所以纔想拚一下,趁著還能勉強走走的時候,儘可能地看過這塊土地的美;或許,除了當朵蘑菇外(典故詳《小王子》),我也能種出一株驕傲的玫瑰花。

廢話不多說,既然只是「走走」,而不是「爬爬」,那麼各位看倌就別太要求以下這篇分享文的專業度了……

 

▂▁ ::: 選錯登山口?多走冤枉路? :::▁▂

呵呵……這次有幸邀得忙到焦頭爛額的某D與自己同行,真是太幸運了,因為全程都是他在開車~~真是過意不去。

不過,都要怪我,沒事先做足功課,第一次造訪這個被專家評為「4級」難度的登山路線,我們卻偏偏選了一個最迂迴的登山口:『上湖登山口』。

比起「珠湖登山口」或「天然湖登山口」,要通往這個登山口之前,必需先經過一大段窄得要命、完全無法會車的產業道路,所以,熟門熟路的登山客,大多不會選擇從此處入山。再加上可能還沒到賞楓的熱門時節,所以沒看到有人在提供其他山友所說的「接駁服務」;而且更詭異的是,馬拉邦山一般來說會被歸類為「熱門路線」,更何況9月24日是天候良好的週末假日,但在整整6小時的登山過程中,並沒有遇到太多的登山客。

官方提供的導覽圖
官方提供的導覽圖(點了可看大圖)

雖然某D有小唸了我一下,不過我們2人都是「既來之則安之」的性格,而且又不是以後都不來了,所以,就很駝鳥地就當做是在累積甜美的記憶囉。

首先,我們很勉強地想將車開上「錦雲山莊」前的小小小停車場,途中“很幸運”地只遇到一次下山車輛,在對方主動禮讓、且中途遇到好心大姐的指引下,硬是順利地把我的小可開了上去。雖然從這裡開始,還是要走大約1.3K的產業道路才能到達登山口,但總比走4K來得強……

錦雲山莊旁的導覽圖
某D說要拍一下山莊張貼的導覽圖,萬一迷路時可以對照一下……還真是一語成讖啊…… 【標高:799M】

而且,這段產業道路也不是沒有可看之處,沿路雖然沒有密林覆蓋,但是二旁的樹木(是櫸樹嗎?)還是交織出一段朦朧美的步道,再加上一些小花小草跟不知名果實的相襯,所以在景觀上並沒有這麼無趣,中途還有幾段破口可以俯瞰東興村的聚落與梯田農作之美,也算得上是賞心悅目。

鳥瞰東興聚落
產業道路沿途景緻 產業道路沿途景緻
上:往下俯瞰東興村聚落的視野【標高:827M】
下:產業道路兩旁也有樹林、果實、小花可欣賞

 

▂▁ ::: 我們在桂竹林與蜘蛛網間迷路了……真是鬼打牆…… :::▁▂

從產業道路到登山口的導覽牌為止,我們走走停停拍來拍去的……大概花了40多分鐘,在此要小小抱怨一下:這條路線大概是我到目前為止爬過的小百嶽中,路標指示最不清楚的一座,這個意見到底要跟哪個單位反映啊??───→唉呀,我真是個愛抱怨的山友啊!

方向指示牌
產業道路沿途的指示標誌並不多

接著,跟某D研究了一下導覽牌,最後決定往右手邊走去……再接下來,我們就迷路了XD。因為導覽牌之後的道路並沒有任何的登山口指示,而我們二人又是那種「一路向前看」的個性,完全沒注意到在某一處的左手邊,靜靜蜿蜒著一條向上伸展的竹林步道……於是,我們就這樣錯過了它,然後,直直的,不疑有它地,義無反顧地迷路下去。

登山口導覽牌
看到這座大導覽牌後擇右邊那條路走去,大約2分鐘就可以看到左邊的登山口【標高:1044M】

呃……這真的不是我們的錯,誰會料到在正式的登山口前,除了零星懸掛的幾條登山帶外,會連一根像樣的指向椿都沒有?!那……我們到底是怎麼個迷路法?!

其實,我們總共迷了 2 次路,正確來說,是我們做了 2 次錯誤的抉擇。第1次的錯誤是當我們進入佈滿青苔石路的竹林後,在二條岔路之中,選擇了左邊那條小路前進,途中遇到了一根亂有藝術氣質的橫木,還熱情地為它拍了照,纔再繼續往下走……接著卻發現前路只剩雜草漫漫的羊腸小徑,保險起見,我們最後決定折回岔路口,然後,做出了第2次錯誤的抉擇──重新往右邊那條結了不少蜘蛛網的小路走去。

竹林裡的青苔石
竹林裡的個性樹幹
儘管沿路青苔盎然、超有個性的枝條橫陳,卻還是阻擋不了我們想迷路的決心……

說真的,有時進行登山活動時,真的要相信自己的「懷疑心」……因為這時我們已經覺得不太對勁:沿路竹枝橫陳、不像經常有人健行的樣子,而且在兩側的竹枝上,連一條登山帶也看不到,更遑論是像樣的步道或石階;但這時就像是鬼打牆一樣,我們嘴邊雖然不停叨唸著,卻沒想到要折回原來的那條大路,而且在看到色彩斑斕鮮艷的毒蜘蛛時,居然還悠閒地停下來狂拍了一陣,然後,繼續執迷不悔地往路面寬度越來越小的竹林深處走去。

色彩斑斕鮮艷的毒蜘蛛
別懷疑,就連毒蜘蛛也動搖不了我們正在迷路的興致……

搞到最後,我們是以「闢路」的姿態在迷路著……直到走到了一大面的陡峭石壁後(照片拍起來可能看不出它的傾斜度),左看右看都找不到「生路」,這才終於死了心,決定重新返回大導覽牌前,再來決定之後要走的方向。就在這段折返的路程中,才突然在右手邊發現了那條砌了石階的登山步道,然後跟某D對照了相機裡拍下來的2張導覽圖,終於確定這裡就是登山口。

有陡到的石壁低調的登山口
碰壁之後(左)終於讓我們清醒,然後在迷途知返的過程中,意外地看到了“失蹤”已久的登山口(右)! 

到此為止,我們共花了1.5小時在走產業道路+迷路,而時間卻已經逼近中午12點……就在我們纔要開始拜訪馬拉邦山的同時,終於遇見了一對正在下山的登山客,心裡突然覺得踏實了一點。

 

▂▁ ::: 自然與人文資源交織出馬拉邦山的多樣性! :::▁▂

這條北線的登山道,第一段也是以桂竹的林相為主,在我們往上爬了5分鐘後,就決定先填飽已經在「哭夭」的五臟廟;而說到這頓午餐,也要感謝某D事先準備好的飯糰呢。

眾看倌:那你到底準備了什麼啊.....
死魚:呃,下次我會盡力張羅的,請某D原諒小的粗心大意唄。…

我們從容地呷飽後,繼續往上走。漸漸地,步道開始從砌石轉變成枕木道,林相也從原本單一的幽致竹林,慢慢地摻入了其它的樹種,因為沿路也沒設什麼解說牌,所以不確定都是些什麼樹,不過,大致上應該不脫櫸木、杉樹之類的吧。雖然這是一段大約10多分鐘的爬升,但因為林相漸濃,途中偶有巨木矗立,又有舖滿一地的枯黃落葉與綠意盎然的姑婆芋、雜草相映成趣,走在其中真是愜意萬分……途中也陸續遇到了二、三組的登山人馬,不過人家都是下山,只有我們2隻還在慢慢地往上爬。

桂竹林低調的登山口
隨著高度上升,林相從桂竹林(右)慢慢變成闊葉林的景觀 

雖然來的季節不對,沒有看到艷麗的梅、桃、櫻、楓在山林中張揚,但像這樣走停由心,偶爾停下腳步來拍拍美麗的森林,間或貪婪地呼吸著奢侈的芬多精……這些都是求之難得的高級享受呢。然後,就在我們向上奮爬了25分鐘後,接著來到了1KM的立碑處,不僅看到了沿途來第一支的指向椿,也拍到了一抹搶著早熟的楓紅,更與一羣年輕朋友、一對熱情的夫妻山友相遇,此後的山路又多了幾分人氣。

指向牌
一抹楓紅
爬到1K處終於看到了指向椿(上),也捕捉到了一抺楓紅(下) 【標高:1196M】 

不過,別誤會……大家當然是各爬各的,因為以我們這2隻的龜速,大概沒幾個人受得了……不過,美景總會讓人流連,而有故事的地方,更是容易吸引有緣人──於是,我們這一羣人又在『馬拉邦山古戰場紀念碑』相遇了。

馬拉邦山之所以熱門,除了賞花時節能提供濃厚的遊趣外,它也是一條代表著臺灣歷史縮影的古道,其背後逾幾百年的歷史故事,則由原住民、漢人、日人所共同譜寫。此地很久以前就是泰雅族人的世居之地,而「馬拉邦」之名也來自泰雅族語(Manapa、Malapan)的譯音,不僅用來形容她的壯麗山容,其中蘊藏的豐厚資源,更提供先住民狩獵與生存所需,整條生命的脈絡向北綿延至今中興,向南可銜接象鼻士林等區,與北坑溪古道鹿場連嶺古道努呼古道象鼻古道等通衢聲氣相通。

後來漢人移民來臺時,也曾有部分墾民深入此山,從事設隘、抽藤、焗腦等開發行為,與先住民之間或有零星的侵墾衝突,讓“戰場”的命運悄悄啟動……不過,如今立在這裡的「古戰場紀念碑」,最主要還是與馬關條約乙未割臺後的「抗日」歷史相關。當時全臺各地的義軍因不敵日本的軍火大砲,紛紛遭受鎮壓而宣告失敗,但泰雅族人一向驍勇善戰,再加上熟悉此山地形的優勢,在兩次大規模的抗日事件中,讓日軍傷亡慘重,所以事平之後,日本人就在此戰區豎立了多處的紀念碑,用以悼念在戰役中亡歿的日本士兵。

馬那邦山古戰場紀念碑
充滿故事的紀念碑憑弔那段泰雅勇士抗日的歷史【標高:1219M】

而當年日軍也曾於此平坦腹地設立「弔魂碑」,只是後來該碑在時間的洪流裡逐漸毀失,直至西元1984年才由民間團體重修,改豎立『馬那邦山古戰場紀念碑』,憑弔曾在這座山裡消逝的生命與歷史的傷痛。而今日的戰場已聽不到昔日殺伐炮火的喧騰聲,只看見饒富詩意的古樸立碑與休憩木椅靜立其中,與上下山道的石階構成一幅寧靜的畫面。

色彩斑斕鮮艷的毒蜘蛛
沒有昔日戰場的殺伐聲,只餘寧靜致遠的自然聲息

 

▂▁ ::: 熱情登山友教我們知道自己有多幸運…… :::▁▂

此時,早我們一步到達此地的年輕山友,毫不藏私地向我們指引了旁側低調的平臺,讓我們幸運地捕捉到了雲海環繞的山景;而後來到達的夫妻山友則向我們透露:此處的雲海其實難得一見,夏季尤其如此,直說我們真的很幸運,還預告山頂會有更大的驚喜;而現在靜靜佇守在我們身後的兩棵青楓,將在不久後的深秋時節,化身為馬拉邦山道裡最火紅的兩道迎賓門。

古戰場紀念碑旁的雲海
我們的第一幕雲海(是細道邦山嗎?)

拍個過癮之後,我們緩步離開了『馬那邦山古戰場紀念碑』,繼續向上爬升,這時才發現途中的枕木步道似乎是由鐵軌拆除而來……大約12分鐘後,我們就來到了古戰場的另一個象徵地──『日軍軍營遺址』,而從紀念碑到軍營之間的坡度落差大概是40M左右。不過,雖說是「遺址」,但我們沒看到昔日此處做為「隘勇線」與「砲陣地」的遺跡,只能透過解說牌的圖示淺薄地想像一下曾有的光景,而安矗在這裡的休憩椅則維持一貫的優雅味道。


馬拉邦山的步道有不少是用鐵軌、枕木舖設而來

日軍軍營遺址草坪與座椅
日軍軍營遺址沒有軍營與砲陣的遺跡,徒留草坪與為遊客準備的木椅【標高:1264M】

再接下來的一段山路則相對平緩,走起來較不費力,林相除了杉、櫸等常綠闊葉林外,又加入了臺灣特有種的「臺灣紅榨槭」,為山友秋冬賞楓的遊興再添一筆;接著再走走拍拍約莫10分鐘左右,我們就來到了古戰場第三個象徵地──『石門』。這道『石門』其實是臺灣「造山運動」中的一道標記,主要是因為地表抬升過程中產生的垂直節理,精準地將這塊橫陳於山坡上的巨石一分為二,中間變成只餘一人可以通過的窄道,再加上巧妙的微升降地勢,讓這對分家的石頭成為泰雅族後來對抗日軍的「天然隘口」,在血淚斑斑的抗日史詩中佔有一席之地。

石門
某D說太胖的人還真過不了這道『石門』…【標高:1292M】

通過『石門』後,我們繼續向馬拉邦山山頂進攻,途中先經過一段由樹根盤節而成的山道,這麼有fu的景,當然又讓我們二人駐足拍了一陣。但從此之後的地勢就較為陡峭,除了由鐵軌、枕木、木椅交織而成的步道外,蒼鬱的林相也在提醒我們離山頂越來越近了……等看到了0.18K的指向椿後,就來到了某D口中有點“硬”的『好漢坡』。這段坡道是由鐵軌+軟土砌成,環繞著山壁、繫縛著繩索而上,在5分鐘的爬升過程中,地表高度相差大約40M左右。但這條『好漢坡』最特別的不是它有多累,而是它的視覺有別於前面的幾段步道,由翠綠到不行的芋葉與不知名的粉紅小花蔟擁而成,浪漫到覺得可以在這裡拍婚紗了。

盤根而成的泥土
這段山路看起來也很有fu吧......

大約是從『好漢坡』的上段開始,就可以從樹枝的間隙中看到層峯疊巒的美景,等再爬到0.08km的指向椿時,那片美景的視野更加清晰誘人…彷彿在對遊客說:『快點繼續爬啊,寶藏就在最上頭呢!』不過,因為先我們一步下山的年輕朋友,好心地告知山上的虎頭蜂有點多,就算站著不動也會被叮……所以,我還真是抱著八分興奮、二分戒慎的心情在“趕路”呢。

好漢坡
雖然名為『好漢坡』, 但其實還頗為嬌美浪漫的…...

『好漢坡』旁看到的山巒美景
『好漢坡』旁看到的山巒美景向我們預告著山頂的寶藏有多豐厚.....

過了指向椿,再往上爬一mimi的木棧道後,就是『徐慶榮紀念碑』所在的草坪平臺,然後往上還有一小段木棧道要爬,接著就來到馬拉邦山的山頂了!不過,事實上,在爬最上面那段棧道時,我就完全顧不得山頂在哪裡了,因為遠方大安溪上游溪線從峯谷中蜿蜒而出的美景,已經讓我完全失去理智,失心瘋般地狂按快門,徹底貫徹標語牌上所寫的:「只留攝影,不留垃圾」的理念。

眾看倌:你好歹介紹一下『徐慶榮紀念碑』啊?!跳過是怎麼樣啊??

昏倒,這個大家孤狗一下就好了嘛……因為我是初初初級山友,所以真的不知道這位嶽界名人,但能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創下國內海外的登高記錄,還同時擔任玉山救難隊員、馬拉松長跑員,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令人惋惜的是,徐慶榮先生於1983年在印度匹古巴特峯登頂途中墜崖失蹤,為了感懷他對嶽界的貢獻,苗栗山友們才自發性地在馬拉邦山頂設立紀念碑供後人追念。

徐慶榮紀念碑
『徐慶榮紀念碑』彷彿在提醒我們:山谷真的是戰場!!【標高:1401M】

 

▂▁ ::: 山頂流連40分鐘,只為難得一見的雲海山景!! :::▁▂

還深刻記得今年七月時拜訪合歡山的情景:一片白茫茫。雨霧不停的山區,儘管在溽暑時節,仍帶著一絲削骨的寒意,伸手不見五指,再加上不怎麼好爬的山路,所以儘管登上了主峯與東峯,卻仍然看不到雲海繚繞山巒的美景,更別說是無情的雨勢,讓人連拍照的興致都沒了……

但今天可不同了……某D說是因為他把幸運帶給我了,否則這等連來爬過好幾次的山友都無緣一見的美景,怎麼偏偏就讓我遇上了。我們的幸運在於舒爽的天氣、輕盈的空氣讓登高望遠的視野清晰異常,不僅連左邊雪山、大霸尖山的聖稜線一覽無遺,就連右邊大安溪上游的蜿蜒曲線也十分搶鏡,彷彿有幾千座的山峯連接到天邊,一眼望不盡……這時候就會覺得,除了廣角鏡外,沒帶望遠鏡跟腳架上來還真是可惜。

山頂美景
山頂美景
山頂美景
山頂美景
由東而綿延至西的山線,怎麼樣都看不膩呢.....

不過,以上這片美景還不是最大的報償,忽然升起的山嵐與雲海更是讓人大開眼界。他們就像遊擊戰士,快速地掠過好些個山頭,剛才還在西邊,不過幾個快門的光景,又去到東邊,這等奇景真是登山人最大的報償,世上有什麼寶藏能比得上這些老天才能賜予的珍寶?所以,什麼話都不用多說,拍、拍、拍就是了!

山頂美景
山頂美景
山頂美景
山嵐與雲海更增添了唯美浪漫的神祕感

另外,在這塊平坦的山頂觀景平臺上,安有一顆一等三角點,來此一遊的山友,總得跟它留個影;而解說牌旁還有一塊已斷裂為二的『馬那邦山戰諸地』紀念碑,隨著歲月的風化,原來刻劃的字跡已經越來越模糊了……

在山頂流連了40分鐘後,我們決定下山返回停車場,但由於有「迷路」的前車之鑑,我們不太敢走南線的「天然湖」下坡,因為不知山友們提供的「聯絡道路捷徑」現況為何,所以二人討論了一下,還是決定原路折返。在這段1小時40分鐘的下坡路段中,我們二人都不禁在想:剛剛我們真的有爬這麼多山路嗎?真是不可思議啊……

山頂美景
山頂美景
已經斑駁的『那邦山戰諸地』紀念碑 與 『一等三角點』【標高:1407M】

整座馬拉邦山的山脈,北起鷂婆山南勢山細道邦山馬拉邦山司令山大克山卓蘭壢西坪,陡降於大安溪,全長約20公里,而我們這次所走的步道頂多2KM(不算產業道路的話),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安排個長假,或許可以考慮把附近的幾條古道一網爬盡呢!

鍬形甲蟲
回程意外拍到一隻可愛的鍬形甲蟲

 

▂▁ ::: 約莫在深秋,還要再造訪這條我心中的 2 級路線…… :::▁▂

現在一邊打著這篇分享文,一邊在懊惱著:回程沒走天然湖線…還真是失策啊!不過,我一直秉持著「有遺憾,下次才會再來」的旅遊宗旨,所以,在心中悄悄擬定了深秋再來造訪此山的計畫。

眾看倌:有沒有搞錯,死魚你是有強到可以把這條路線列為 2 級登山道吼?

死魚我當然是弱到不行,要不然最下面那張測錄表中的 6 小時是怎麼來的?(雖然這個數字有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二個愛亂拍的傢伙,花了不少時間在拍照的緣故…)

但是,怎麼說呢,我覺得馬拉邦山遠比七星山(小百嶽第3級)、八里觀音山(小百嶽第3級)好爬很多,因為它的起伏其實沒有很大,也不是一路 UP UP 的那種路線,而且還有幾處比較平緩的部分穿插其中;再加上沿路的步道設施很完善,以軟土跟枕木為基底的階梯,也不至於對我的膝關節造成太大的負擔,比起硬梆梆的七星山石階,真的是好走太多了。

也或許這是我的錯覺:因為這一次有某D的相伴,所以感覺起來沒那麼孤獨,走起來也輕鬆一些??

總之,我打算楓紅時節再去一次,除了彌補這次沒看到的南段風光外,最主要的是,死魚我嘛…想參加歐都納舉辦的登小百嶽抽獎活動,但這次拍認證照時,居然沒把那本藍色護照帶上去拍……真的是一整個粗心到爆啊。不過,我已經帶著一臺單眼+一臺類單眼隨行了~~主辦單位也太狠了,就不能做成一張小卡片就好了嗎,一本小冊子也是很有份量的.....Orz

那麼,已經敗了防寒外套的死魚,深秋再見馬拉邦山囉………

 


相片連環播放中……

 


錦雲山莊停車場--45min-->登山口大導覽牌--30min-->迷路,直到石壁山溝--17min-->折回,找到登山口--5min-->停下喫午餐--25min-->喫完午餐,繼續爬--25min-->終於到達步道1k處,也看到第一個導覽指向椿--12min-->古戰場紀念碑,看到雲海拍拍拍--12min-->日軍軍營遺址--10min-->石門--17min-->好漢坡,看到雲海拍拍拍--25min-->徐慶榮紀念碑--2min-->登上山頂,找到三角點,繼續拍拍拍--40min-->休息結束,原路折返下山--60min-->回到登山口與大導覽牌--39min-->回到停車場,結束馬拉邦山之行。


鍬形甲蟲
坡度與高度相對圖(點了可看大圖)

 

 

登山入口:
上湖登山口 總升高度: 650M
登頂日期: 2011/09/24 氣壓高度: 1405M
同登夥伴: 1人(某D) 消耗熱量: 1244.0 kcal
總計費時: 6hr18min 移動速度: 2.25 km/h(最快:6.20 km/h)
移動時間: 3hr31min 個人難度: 2級
總計里程: 7.9km 測錄工具: GPSport260 Pro
軌跡相片: Flickr相簿地圖)、Picasa相簿地圖)、Google-KML地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