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直播的可不一定都是“網紅”,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醫生們本週也紛紛“試水”——8日至12日,來自一婦嬰產科、婦科、輔助生殖醫學科與護理部的5位專家走進位於濱江東岸其昌棧碼頭附近的“望江驛 遇見”文化會客廳,在鏡頭前與網友面對面。“在什麼時候開始備孕這件事上,產科醫生真的和你爸你媽站同一條戰線。”9日晚,西院產科主任李婷面對直播鏡頭,幽默地“爆出”金句。“您需要的,纔是重要的。”“我們只作接地氣的科普!”這是一婦嬰醫學科普志願團隊的共識。今天晚上,婦科副主任醫師嚴沁帶來又一接地氣話題——女性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子宮肌瘤要切還是留?究竟該如何防治?

  子宮肌瘤切不切?4個因素起決定作用

  嚴沁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近年來子宮肌瘤發病率逐年攀升,育齡期女性發病率超過50%,國外相關數據報道甚至可達70%至80%,且出現年輕化趨勢,本市發病率與西方發達國家及地區水平持平。“在日常門診中,我們也接診過不少尚未生育的年輕患者,但總體高發年齡段在40歲至50歲之間,女性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宮肌瘤大多出現變小或萎縮,屬於典型的激素依賴性疾病。”

  可以說,隨着大衆健康意識的提高,尤其是年輕女性對婦科檢查抵觸情緒的減弱,讓子宮肌瘤成爲了“常見病”。但是瘤是良性或惡性,是否需要切除,卻讓不少患者覺得困擾。今天,嚴沁細緻地對此進行了解答,“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以往公認的子宮肌瘤長大至5釐米即需切除如今在業內已有較大爭議,大小並非是最主要的手術指徵。”

  他介紹,第一要看肌瘤位置,“如果是宮腔內粘膜下肌瘤,則容易影響月經量變多或經期延長、淋漓不盡,則需要切除。”第二則看大小,“5釐米可視作爲分界線,超過5釐米的肌瘤並非都需切除,應遵醫囑定期隨訪,但若出現壓迫膀胱造成尿頻等症狀、或壓迫直腸造成便祕等症狀時,則必須切除。”第三則是看生長速度,“若第一年體檢時查出爲5釐米,第二年長大至7至8釐米,則建議切除,一般來說,超過5釐米的較大肌瘤若一年內生長超過50%則屬於短期內迅速增長。”第四是特殊情況,“若子宮肌瘤患者已絕經,仍出現肌瘤的新發或增大,則考慮惡性概率,應及時進一步檢查診療。”由於子宮肌瘤多發於育齡期女性,不少患者詢問:懷孕前是否需要切除肌瘤呢?“如果並非粘膜下肌瘤,且不影響受孕,一般無需切除。”嚴沁指出,但如果出現不孕不育情況,且排除了女性輸卵管、男性少精等問題後,則建議先行切除子宮肌瘤。

  據瞭解,子宮肌瘤的惡變概率極低,僅爲0.5%,但絕經後女性若出現新發、增大且有不規則出血、腹痛等合併症狀,惡變概率則有10%至20%,切不可掉以輕心。

  哪些食物是子宮肌瘤的“罪魁禍首”?

  雖然發病率高,但大衆仍對如何預防子宮肌瘤非常感興趣。“雖然已知其爲激素依賴性疾病,但目前學界對具體的致病機制尚不清楚,但在日常飲食中,女性應注意謹慎使用含有激素的食物。”

  雞鴨魚肉能不能吃?“原則上,肉類對子宮肌瘤無影響,但需避免養殖過程中的激素添加劑等。”蜂蜜能不能吃?“少量食用並無害處,但蜂王漿必須慎用,其雌激素含量非常高。”嚴沁一一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並特別指出,“愛美女性追求青春永駐無可厚非,但一些主打變年輕、變漂亮的保健品尤其需要當心,其中起效果的成分往往與雌激素密切相關。尤其是雪蛤,它的本質是東北林蛙的輸卵管組織,如已經是子宮肌瘤患者,則絕對不可服用。”不過,對於阿膠、燕窩等原本不含雌激素成分的保健品,他提醒廣大市民可挑選質量合格的商品即可。“豆漿等豆製品爲植物性雌激素,只要不是當白開水喝,每天一杯是沒有影響的。”他補充道。

  過去十年間,曾活躍於各大電視廣告中主打“靜心”等面向更年期女性的口服液也是子宮肌瘤的罪魁禍首。“雌激素不僅可能造成子宮肌瘤,對女性的其他疾病如乳腺癌等都可能有誘導作用。”嚴沁表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希望廣大女性朋友能理性科學地愛美。”

  開刀還是海扶刀?專家教你選擇

  如今,除了傳統手術治療外,“海扶刀”這一依靠高能聚焦超聲消融肌瘤的治療方式也逐漸被大衆認識。那麼,開腹手術、微創手術和海扶刀等,患者應該如何選擇呢?

  嚴沁介紹,若子宮肌瘤已超過10釐米、或處於特殊部位(如宮頸肌瘤等)、或已高度懷疑爲惡變肌瘤時,應選擇開腹手術;常規患者均可選擇微創手術,“目前這也是近九成患者的選擇,從四孔手術到單孔手術、宮腔鏡手術等,專業醫生會根據患者個性化症狀給予建議。”而“海扶刀”主要針對6釐米及以下肌瘤,其優點是不開刀、創傷小、恢復快、體驗好,但也存在一定侷限性,“由於不是切除肌瘤,複發率更高,且不能取樣活檢,若有惡變情況,容易出現漏診。”

  不過他也指出,子宮肌瘤的復發並不可怕,全患者人羣中,複發率約30%,其中需要二次手術的患者又佔約7%,“因爲只要仍處於生育年齡,卵巢時刻都在分泌雌激素。”嚴沁表示,培養健康生活及飲食方式、定期體檢隨訪、保持樂觀心情,可一定程度緩解改善子宮肌瘤的發展。

  據瞭解,這是一婦嬰與望江驛的第二次合作:去年11月,首季婦嬰健康科普系列直播也深受歡迎,直播的9期節目在多個平臺上獲得了近110萬的觀看數據。本次活動中,前3場觀看人數均已超過10萬人次,“如今,一婦嬰的醫生們已不再滿足於線下開展的流動學堂、參加各類義診活動等傳統渠道,越來越多的專家利用休息時間,開設健康微信公衆號、拍攝科普視頻、‘觸電’直播節目,我們希望,醫生們的健康科普宣教路越走越寬,受益的市民也會越來越多。”一婦嬰黨委書記楊新潮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