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每當夜幕降臨,月亮就成爲人類舉目可見的最亮光源,擡頭仰望星空,它也是地球最忠實的夥伴。千百年來,人們習慣歌頌月球的美麗高貴,也會發揮無限的想象力,編出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

  到了現代人類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後,月球成爲人類探索宇宙的首選對象,載人飛船的登陸、探測器的繞月飛行,乃至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月球的神祕面紗被逐步揭開,人類對月球的瞭解也逐漸深入。

  科學家還發現月球有很多與衆不同的地方,作爲地球唯一天然的衛星,它與地球之間的體積比例在整個宇宙中都十分罕見。

  有觀點認爲,月球其實是外星人觀察地球的工具,而1997年發現的克魯特尼,未來有望成爲第二顆月球,這不得不令人懷疑月球的真實面目。

  據悉,克魯特尼原本只是在太陽系流浪的一個小天體,科學家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克魯特尼以奇怪的馬蹄形軌道不斷運行。相比於其他小天體圍繞某個行星做有規律的圓形軌道旋轉,克魯特尼現象十分反常,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科學家們更加肯定這種趨勢,同時也抓緊時間對其進行研究。

  根據相關理論,克魯特尼如果一直按照這個詭異的軌跡運行,在未來某個時間內,將會進入地球的引力範圍。並且,根據它的體積,它完全無法擺脫地球的吸引,從而它將成爲地球的第二顆天然衛星。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對它的來源產生了懷疑,如果克魯特尼是某個行星爆炸後產生的天體碎片,它馬蹄形的運動軌跡便無法解釋;也有說法認爲,克魯特尼是恆星周圍的塵埃粒子以及氣體組合而成,特殊的物質和構造都決定了它與衆不同的運行軌跡;更有說法認爲,克魯特尼來自平行宇宙的外星文明,他們早就可以藉助先進的技術到達我們的宇宙,並且通過地球周圍的衛星來監視人類……

  時至今日,克魯特尼的來源也是一個未解之謎,種種說法存在較大的爭議,人類暫時無法一一證實。

  克魯特尼的來源還需要深入探索,人們同時應該考慮到的是它到達地球軌道以後會出現怎樣的後果。科學家們設想的它會成爲地球的第二顆天然衛星,但是月球的軌跡是否會因此改變?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又該如何適應?更恐怖的是,假如克魯特尼適應不了如此大的引力,直接撞向地球,我們將面對更加殘酷的結果。

  因此,多一個衛星未必是好事,搞清楚它的來源固然重要,人類也需要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有一個更加充分的準備,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全自身。

  筆者:三體—小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