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特別是中後期,皇權高度集中,皇帝一個人要管理那麼大的天下,實在是忙不過來,既要防火防盜,還要防大臣。

  按照層層管理的原則,皇帝只需控制好朝廷就可以了。但那個朝堂可比任何江湖都兇險,爾虞我詐、明槍暗箭,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於是,歷代皇帝出於監察和威懾的目的,大多會設一個自己的私人辦事機構,它獨立於司法系統之外,它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那麼歷史上到底有哪些這樣的存在呢?

  1、繡衣使

  在漢代以前,皇帝設立私人辦事機構的意識還很弱,或者說貴族還太強橫,時勢不允許這樣做。

  但到了漢武帝時期,就出現了皇帝的“代言人”——繡衣使。

  繡衣使身着繡衣,持節與虎符可以代理天子行使生殺、予奪大權,見繡衣如見天子也。

  但繡衣使在當時只是皇帝的單一代言人,還沒有發展爲一個規模龐大、功能複雜的機構。

  2、校事

  到了漢末,曹操爲了和漢室對抗,專門成立了一個私人機構,名爲“校事”。校事官主要乾的事情就是充當曹操耳目,負責監察百官與吏民。

  曹丕稱帝以後,校事的功能更強大了,“上察百官,下攝衆司,官無局業,職無分限,隨愈任情,唯心所造。法造於筆瑞,不依科詔,獄成於門下,不服復訊。”

  3、侯官

  南北朝時,不管是北魏還是南齊,都設立了一個機構,叫“侯官”。北魏分得更細,還分爲內外侯官,一個主京師,一個主州郡,人數也發展到了上千人。

  4、內衛

  唐代女皇武則天爲了剪除異己、鞏固統治,也成立了一個特殊機構,叫“內衛”,只對她一個人負責。

  內衛這個名字大家可能聽得不多,但武則天時期血腥的統治大家一定是有所耳聞的。這其中,內衛就扮演了讓大家聞風色變的角色。

  5、皇城司

  宋朝得國不正,皇帝最害怕別人在他背後說三道四了,所以從宋太祖趙匡胤開始,就設立了專門的監察和軍事機構——武德司(後趙光義改爲皇城司)。

  終宋一朝,皇城司對皇帝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連禁軍都拿他們沒辦法。趙匡胤是靠禁軍奪得天下的,所以他在禁軍之外設了這個皇城司,皇宮禁衛也主要交給皇城司來負責,禁軍都得靠邊兒站。

  這時候,皇城司的人數也達到了7000餘人。

  6、廠衛

  明朝的廠衛大家就再熟悉不過了。它分爲東西廠、大內行廠錦衣衛。不要以爲我們最熟悉的東西廠和錦衣衛纔是最牛的,其實大內行廠纔是當時終極的特務機構,它連前3者都要查,只是存在時間不長,不爲世人熟知罷了。

  皇帝私人機構發展的頂峯也就是明朝了,“三廠一衛”的人數加起來最多的時候達到了9萬多人,這也給皇帝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所以後來進行了大幅地裁撤。

  7、粘杆兒處

  喜歡清劇的朋友或許聽過這個名字,它就是雍正帝設立的特務機構,其組織比較神祕,已經轉入了幕後,表面上是給皇帝打雜的,這樣就不會引起大張旗鼓的輿論壓力,但其乾的還是法律之外的事情,所以人送它一個外號——血滴子

  這就是家天下的產物,這種制度若是遇到了一個好皇帝或許不是壞事,但遇到一個昏君的話,那就該萬民遭殃了。

  不管怎麼說,以上這些機構無所謂對錯,存在即是合理。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