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大衆汽車正考慮收購中國江淮汽車的股份。該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該收購計劃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大衆渴望能夠拿下江淮汽車的大量股權。對於這件事,江淮汽車表示並不知情。

  不過既然股權收購併非空穴來風,我們不妨一起探討一下,大衆汽車爲何要收購江淮股份?

  大衆和江淮是什麼關係?

  江淮目前是大衆汽車在中國除了一汽,上汽以外的第三家合資的公司。在我國雙積分政策的大背景下,國外各個車企爲了能繼續能留中國這肥沃的市場,紛紛都與手握政策優勢的自主品牌進行合資,江淮與大衆就是其中的一對。

  2018年,大衆與江淮進行了合資模式的創新,淡化了生產,強化了研發和銷售。並由三方共同持股,江淮汽車持有50%股份,大衆汽車集團與大衆汽車集團(中國)共同持有50%股份。

  成立合資公司之後,目前江淮大衆首款純電動汽車思皓已經下線。

  大衆一直想在中國增加話語權?

  目前大衆在中國的三家合資公司。上汽大衆和江淮大衆的股比都爲50:50的對等股比,一汽-大衆中外方的股比爲60:40。大衆汽車CEO迪斯3月12日在德國大衆總部新聞年會上就透露:“大衆正在評判與中國合資夥伴就合資股比調整的可能性,將最快在2019年下半年、最晚於2020年上半年宣佈在中國的發展之路以及合資股比的調整情況。”

  也就是說,大衆汽車想增加在合資公司的話語權。而一汽和上汽顯然不太可能把主動權讓給大衆汽車,因此實力相對弱的江淮就成了大衆汽車的目標。

  大衆收購江淮股份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大衆目前市值高達750億歐元,江淮汽車市值約爲17億美元。以國有企業爲主的幾大股東持有江淮汽車超過40%的股份,江淮汽車的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就持有24%的股份,該公司由當地政府完全控股。知情人士還表示,如果大衆能夠最終獲得對江淮汽車的控制權,大衆將計劃把在中國生產的大部分電動車生產轉移到在江淮汽車生產。

  2017年,江淮與大衆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計劃共同研發、銷售多用途汽車(包括但不限於皮卡、MPV、電動商用車等車型)。因爲大衆在商用車方面也有佈局,而江淮汽車最強的優勢也是在商用車領域,因此大衆收購江淮股份對今後進軍中國商用車市場也是很好的幫助。

  江淮會同意大衆的收購嗎?

  大衆目前市值高達750億歐元,江淮汽車市值約爲17億美元。江淮汽車前不久發佈的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虧損7.7億元左右。也就是說,目前江淮的日子並不怎麼好。

  因此我判斷,大衆收購江淮股份,江淮是會同意的。因爲兩家本身就是合資關係,大衆只不過是增加股比,而增加股比之後,對於江淮汽車來說好處很多。

  首先可以依託大衆汽車的優勢,提升自己的造車品質,比如江淮瑞風S4目前使用的就是大衆汽車的質量標準打造。其次,大衆的注資可以改善江淮汽車的營業狀態,扭虧爲盈。第三,對於大衆汽車來說,既可以通過江淮佈局新能源汽車,還可以利用江淮商用車的生產優勢,佈局商用車。因此對兩家公司來說,都是雙贏。

  大衆收購股權,對於江淮有什麼損害?

  自去年汽車產業股比政策放開以來,寶馬以36億歐元代價收購了華晨寶馬部分股權,其持股比例將提升至75%,寶馬集團也成爲了中國放寬汽車合資股比限制後的首個受益者。寶馬收購華晨股份,對於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兒。因爲擁有了更多股權和控制權的寶馬,會將更多的車型,更先進的技術國產,惠及中國消費者。同時,自主品牌也會感到競爭壓力,有利於自主品牌技術的提高。有利於中國市場的公平競爭與參與國際化競爭。而對於華晨汽車來說,目前華晨自主品牌的經營確實不怎麼好,華晨自主品牌也是持續虧損的。因此寶馬的收購,對於華晨來說,是雙贏的事情。

  因此大衆也想效仿寶馬汽車的做法,對於江淮來說也是利大於弊,可以看成是一次雙贏的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