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ID:nbdnews) 作者:袁園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喂,您好!聽說您是保險代理人,我們這邊是推廣平臺,可以幫你順利進行展業.....”

  這不是保險代理人的推銷電話,而是面向保險代理人的推銷電話。對於保險代理人來說,增員(擴大銷售團隊)和展業(拓展業務)是剛需,是本職工作,也是養家餬口的本事。

  就在這一來一去之間,有人看到了發財的機會。黃小芬就是那個人,爲此,她還專門成立了一家公司,全名“廈門齊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又名“齊保網”。於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由此開啓。

  涉案金額達2000多萬

  4月9日,廈門公安公衆服務網收錄的一篇“交6800元,給你優質資源”的報道顯示,3月中旬,思明刑偵大隊接到“有三名保險業務員被人以介紹業務爲由詐騙”的線索。經過調查,民警鎖定了廈門齊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對外號稱是一家網絡公司,背地裏只開展一項業務,那就是給保險業務員提供“資源”。

  截圖來源:廈門公安公衆服務網

  “嫌疑人自稱該項業務共分爲兩塊:一部分是增業,也就是給保險業務員介紹客戶,俗稱‘吸粉’;另一部分是增員,給保險業務員介紹想要從事保險業的優質人才。”民警介紹,想要獲得這些“優質資源”的保險業務員需要繳交會員費,一年6800元,兩年9000元

  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資源都是虛構的。近來,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保險業務員報警稱,他們遭遇了這樣的騙局。

  “根據該公司提供的客戶信息,業務員打電話過去,對方壓根就不想買保險。所謂‘優質人才信息’也是假的,業務員打電話過去,對方卻說是做水泥工程的。”民警說。

  爲了讓騙局更真實,該公司銷售人員還在朋友圈中發了許多交易成功的對話記錄。在這些記錄中,購買了信息的保險業務員無不感謝該公司提供的服務,讓他們簽下了許多保險大單。

  “這些交易記錄都是僞造的,是用專門的軟件編輯的。”民警介紹稱。

  據瞭解,辦案民警發現了3000多名受害人的信息。這些受害人遍佈全國各地,涉案金額達2000多萬元。

  目前,詐騙嫌疑人已被拘,案件在辦理中。

  腳踏實地方是展業之本

  既然走不了捷徑,那麼保險代理人在開展業務時該怎麼去拓展資源和做成業務呢?

  據瞭解,保險代理人拓展客戶資源主要來源於三大方面:身邊的朋友、陌生拜訪和轉介紹。

  第一條主要是通過熟悉的人來營銷保險,即你的親戚、朋友、鄉親、同學、同事、同好(即休閒、旅遊的夥伴)等等人羣來推銷你的壽險產品;

  第二條則是主動拜訪陌生的潛在客戶,以達到傳播信息、瞭解需求、建立關係的方式;

  轉介紹則主要是身邊的朋友和客戶介紹來的,這種一般已經有了信任基礎,比較好成單。

  “可能很多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會因爲某一刻的挫折沒能堅持下去。”有保險代理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接下來就是抓住客戶需求。“能不能抓住客戶的需求,是保險代理人能否成交的關鍵。”另一位保險代理人在跟記者交流時表示。

  而抓住客戶的需求看的是代理人的洞察力和專業性。她把這個過程比喻成病人去醫院就醫,一個代理人就是一個老中醫,通過望聞問切來了解客戶的需求,再挑選相應的產品,精準地服務於客戶。而能準確抓住“病症”、對症下藥的代理人,自然就是病人口中的“神醫”。

  總之一句話,客戶還是得一步一個腳印去開拓,展業從來都沒有捷徑可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