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2日電(冷昊陽)今年3月11日,中辦印發的《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爲基層減負的通知》公開發布,通知決定將2019年定爲“基層減負年”。記者梳理髮現,文件公佈一個月來,針對文山會海、督查檢查考覈過多過頻、重留痕輕實績、隨意追責問責等突出問題,多地出實招開展整治。

  資料圖 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文山會海怎麼破?

  ——多地推“無會周”“無會月”,限制文件字數

  自中央確定“基層減負年”以來,記者發現,多地省委都以出臺相關文件的形式,對整治形式主義,確保基層減負作出相關部署。

  針對“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的問題”,不少省份對文件、開會的數量進行大規模壓縮。其中在壓縮文件方面,黑龍江、浙江、湖南等地還規定了字數。

  例如,湖南省明確,除中長期規劃等文件外,其他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綜合報告不超過5000字,專項工作報告不超過2000字,確保2019年發給縣級以下的文件減少30%-50%;從省級層面做起,層層大幅度精簡會議,確保2019年開到縣級以下的會議減少30%-50%。

  浙江也提出,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一般不再層層制定貫徹落實意見和實施細則。發揚“短實新”文風,省委、省政府政策性文件字數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內。

  在會議方面,除了多省份要求“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之外,河北、青海兩地還專門規定了“無會月”。

  其中,河北提到,堅持“無會月”制度,省級每年8月一般不召開全省性會議。2019年會議數量較2018年減少30%~50%。

  青海則明確了“無會周”和“無會月”:確定每月第一週爲“無會周”,確定每年4月份、10月份爲“無會月”。“無會周”“無會月”期間,原則上不安排全省性會議。

  資料圖:姜山 攝

  文風會風怎麼改?

  ——陝西要求省內會議活動對領導稱呼不加“尊敬的”

  在多地減少發文、開會數量的同時,改進文風會風同樣也被多地提上日程。

  其中,在文風方面,河北提出,各級各類文件要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堅決壓縮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長空洞,突出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江西則要求,除有明確規定外,各地各部門貫徹省委文件一般不制定實施意見和實施細則,切實解決照搬照抄、層層發文問題。

  在會風方面,青海提出,除省委書記、省長召集的會議活動外,不請各市(州)、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省直部門召開的常規性會議活動,不請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作批示,不請省委、省政府領導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陝西還特別提出,省內會議、活動對領導同志稱呼時不加“尊敬的”、講話不稱“重要講話”,一般工作會議發言時不鞠躬致意。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督察檢查過度留痕

  ——整治微信羣、政務APP截圖、錄視頻等亂象

  觀察各地提出的“減負方案”,針對督查檢查考覈過多過頻、過度留痕的問題,基層幹部使用的微信工作羣、政務APP則被頻繁“點名”。

  例如,黑龍江提出,改進督查檢查考覈辦法,全省各地各部門均不得以微信工作羣、政務APP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錄製視頻來代替對實際工作評價。

  河北也提出,堅決糾正機械式做法,不得隨意要求基層填表報數、層層報材料,不得簡單將有沒有領導批示、開會發文、臺賬記錄、工作筆記等作爲工作是否落實的標準,不得以微信工作羣、政務App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錄製視頻來代替對實際工作評價,不能簡單以留痕或開展督查檢查次數的多少作爲評估衡量工作的主要依據。

  此外,浙江則要求,不得把有沒有領導批示、開會發文、成立領導機構、增加人員編制、機構牌子和制度上牆、安裝政務APP、關注微信公衆號等作爲考覈內容;不得把電話訪談、網絡投票、滿意度測評結果作爲硬性考覈指標等。

  資料圖:基層幹部調研。 周沛龍 攝

  調查研究怎麼搞?

  ——調研不得安排“羣衆演員”“背臺詞”

  調查研究同樣是多地部署爲基層減負的重要着力點。記者發現,多地的舉措中都提到了嚴格控制調研的數量、規格、規模、時間,要求幹部做到“真調研”。

  例如,陝西明確,省委常委每年調研不少於60天,提倡蹲點式、解剖麻雀式調研和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的隨機調研。省級領導下基層調研,用餐、住宿等嚴格按規定執行,各調研點要保持原貌,堅決杜絕“羣衆演、領導看”,堅決杜絕爲迎接調研製作展板、裝飾佈置等現象,不懸掛歡迎橫幅或用電子屏顯示歡迎標語,不使用無線話筒、耳麥和便攜式音響。

  青海則提出,調查研究力求全面、準確、真實,不得爲調研而調研,不得設計所謂“精品調研線路”,不得安排有關人員當“羣衆演員”,不得要求幹部羣衆統一口徑“背臺詞”,避免集中或輪番到一個地區、一個點、一條線路重複扎堆調研。倡導不定線路、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直奔基層和直插現場等形式,多開展隨機調研和蹲點調研。

  黑龍江也明確,防止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堅決反對“盆景式”調查、“花架子”研究,杜絕“走秀”、“作秀”現象。同時,該省還強調,要切實減少低水平、重複性的調查研究,避免同時或頻繁到同一地區、同一調研點(戶)調研,減輕基層和羣衆負擔,不斷提高調查研究的質量和效率。要輕車簡從,不搞迎來送往,不搞層層陪同。(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