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某位社運名人在某屆總統大選呼籲投廢票,還組成廢票聯盟,意外的是竟然還人去響應。許多方面來說,這樣一種缺乏民主概念的人士,也反映出三民主義的民權教育與民主理念,在臺灣的推動並不確實。

自總統大選後,每次投票,凌銘都參與,參與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這個國家能在這樣的制度下被建設的更完善更先進。

回想投票的根源,會讓凌銘想起辛亥革命,那一場革命爭的,說穿了就是爭這個,爭這個選票而已。許多教科書與政論文章都沒有提到這個,但是隻要一翻開鄒容著作的革命軍一看,就知道原來辛亥革命不但是爭漢族的復國,同時也是在爭這個選票。

雖然凌銘早在教科書中學習到辛亥革命的歷史,但是意識到那場革命是發生在父祖的祖籍地,卻是在成年以後‧‧‧。我,這一票,來自於一百年前發生在湖南的血腥革命,廣州二次革命,以及來自於臺灣人反抗威權統治而犧牲所獲取。

雖然這樣說,我在臺灣參加過的投票,還是曾發生幾次,只有一位侯選人,並無競爭者的選舉,那真是非常糟糕的體驗,那種選舉我連門都懶得出,直接棄投,一想到這,不禁可憐十萬頭顱血,爭來的民主還是有缺陷。

至於該社運名人所提的「爛蘋果」理論是講不通的,世上哪有完美的候選人呢?廢票的表現只會讓我感受到民主的悲哀。其實凌銘想過,該社運名人應該出來參選總統,凌銘也許會考慮支持那樣一位憤世忌俗的社運名人,畢竟他對社會的許多看法,也與凌銘的心情重疊。

其實民主政治本來就是在很多「爛蘋果」當中選擇比較不爛的,雖然民主政治更要求所有候選人的過去行跡受到選民的檢視,不過這個前提是在,要有兩種以上,甚至更多種的「爛蘋果」,民主政治才得以成立,如果侯選人只有一位,民主政治必然破局,那這個「爛蘋果」理論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凌銘衷心感謝每一個出面來爭取競選總統的侯選者,謝謝你們的參選,讓我很樂意出門投下這富有神聖意義的一票,至少讓我能夠擁有不一樣的選擇,不論凌銘對這些侯選者的個人與政見有多少的不滿。感謝總統的侯選者的踴躍參與,讓這次凌銘的選擇能夠高達三個,讓凌銘擁有比上一屆,2008年時的選舉多了一個選擇。

這次的考慮無論正確與否,相信不但在未來三年影響全臺灣人民的生計,乃至於凌銘的生計,凌銘當然是如坐針氈的做出慎重的抉擇。

現在凌銘要出門去投票所了,期望當選政府的領導者能好好運用凌銘的納稅錢,來造福臺灣的公共事務建設與環境,晚上時準備看每四年一次的精彩轉播,在宣佈選舉結果的這一剎那,真是令人感到心醉神迷又刺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