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流傳在各大媒體的一張中國房地產總值的消息,刷新了我們的認知。

  不管從房地產規模,還是房地產總值。縱觀全球,中國已獨佔鰲頭,成爲名副其實的"房地產強國"。

  那麼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很多人對此褒貶不一。

  有人認爲,這是一件大好事,證明我國的房地產大幅度提升,居民財富更多,國民的居住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也有人認爲,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中國走進了誤區,國家不能扣上"房地產強國"的帽子,自欺欺人!你想想,一些國家不怕中國成爲"房地產強國",就怕中國成爲"科技強國",一旦未來國際競爭中與他國發生爭端,房子能解決問題嗎?

  (內容原創,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內容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立即修正,責任人:大程)

  2,

  當然,不管大家怎麼看待中國的房地產。

  理性來分析,中國發展房地產沒有錯,但是房地產沒有落實到居住層面,反而成爲了炒房者的"提款機",就走入了死衚衕。

  這將導致國內房地產市場急功近利。

  開發商只求快速拿地蓋房賺錢,購房者以炒房倒賣賺錢,而地方政府又以拉昇地價來保發展,這就像毒品,開始吸覺得很上癮,但後果卻想停,停不掉,最終將導致不堪設想的局面發生。

  房地產過度開發,過度功利化,一切以賺錢爲目的,而本身的居住屬性卻被刻意隱藏,長此以往導致居住矛盾突出,所有剛需都對房地產怨聲載道,房地產徹底脫實入虛。

  房地產原本可以成爲國內發展的"大功臣"。

  因爲以居住爲目的房地產,不僅帶動國家鋼筋、水泥、運輸等產業的發展,而且帶動了傢俱、家電、裝修、家居家紡等行業的進步。

  這些產業有更多的資金,就會增加員工工資,發展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形成技術壟斷,對國外"降維打擊",出口賺匯。

  而如果房地產只是爲了炒房,那麼只有開發商,炒房者,中介獲利,其他產業將日漸萎靡。所以,我們集中全力發展了房地產,卻不重視其他產業的發展,對房地產的過度炒作,將會讓其他行業失去生存的"土壤"。

  4,

  國家也明確釋放了信號,中國需要從房地產強國轉變。穩定樓市,房住不炒,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手段。這樣做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給其他行業讓路,讓房地產成爲利國利民的工具,而不能成爲少部分人牟利的渠道。今年年初黨媒提到"不走靠房地產拉動發展的老路",更是提出了"更好的解決羣衆居住問題"的新提法,這意味着,今年的樓市政策將有望向剛需靠攏。發展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的樓市長效機制手段,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通過公租房廉租房人才公寓解決低收入家庭居住問題,通過共有產權解決剛需居住問題,通過"一城一策"調控政策和房產稅抑制炒房,一方面穩房價,一方面降租金,中國的房地產,未來將更加美好。

  所以,綜上所述,國家明確信號,中國要從"房地產強國"轉變,住房問題將這樣解決。各位網友怎麼看?如有更好的看法,歡迎留言參與討論。

相關文章